文 | 文匯
今年2月底以來,面對傳播性和隱匿性顯著增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我國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防控工作經歷了“武漢保衛戰”之后最為嚴峻的考驗。“防控傳染病離不開三個基本環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正符合傳染病防控的基本理念。”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沈銀忠表示,從我國兩年多來與新冠病毒斗爭的經驗看,“動態清零”是科學、合理、有效的,也是現階段控制傳染病最佳策略。當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階段,只有始終堅持“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才能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沈銀忠認為,當前,公眾必須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危害性有充分、正確的認識。截至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仍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對社會經濟發展所造成的沖擊仍是巨大的。“疫情并沒有因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而‘降級’,因此大眾仍不能掉以輕心。”
“從病毒本身的特性而言,變異是其不變的特點。”沈銀忠進一步剖析,從2020年最初的新冠原始毒株,到后來的德爾塔、拉姆達等變異株,再到如今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后者具有傳染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隱匿性等特點,給防控帶來很大挑戰。“病毒每變異一次,其傳播力通常都會明顯提高。而傳播的機會越大,病毒變異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這恰恰解釋了堅持‘動態清零’的科學性與必要性,發現一起撲滅一起,讓病毒無法大規模傳播。”
他進一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解釋說,奧密克戎造成的死亡總數已經超過了德爾塔變異株流行期間的新冠死亡數。“因為奧密克戎傳播力強,造成廣泛感染,感染的人數多了,發展成重癥、危重癥甚至死亡的人數自然也就多了。”
在上海本輪疫情中,60歲以上老年人在陽性感染者中占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礎性疾病,且新冠疫苗接種率低于全人群平均水平,感染新冠病毒后,發展至重癥甚至死亡的人數也相應較多。沈銀忠說,我國的健康方針始終是“以人為本”,關注和保護每一個生命,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就是在保護包括高危人群在內的所有人。
“奧密克戎一旦持續在人群中傳播,導致大量人員感染后,必將影響全人群的醫療資源獲取和醫療救治效率。”他分析,在遇到規模性、聚集性的感染疫情時,哪怕有再好的醫療資源和救治能力,要同期勻給大量人群,勢必也會顯得不足。因此,必須堅持“動態清零”,堅決快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擴散,降低疫情對公眾健康和生活的影響。
誠然,在執行“動態清零”的過程中,采取的防控措施或多或少會對市民個人生活有一些影響,但這些只是暫時的。“因時因勢對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升級,我們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疫情,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沈銀忠同時提醒市民,一定要相信科學,用正確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積極配合“動態清零”,疫情遲早會過去,人類終將戰勝疫魔。
來源: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