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當前,NFT市場快速降溫。《華爾街日報》寫道,NFT市場似乎表現不佳,與去年9月的高點相比,下降了92%。NFT的活躍錢包數量也下降了約88%,上周的數據是14000個,而不是去年11月的高點119000個。
重視科技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NFT市場的賬戶數字一樣在去年11月創下高點,而在短短不到半年已經下跌了23%。并且,不久前的市場大跌中,一向與加密二級市場割裂的NFT二級市場也出現了劇烈波動,以無聊猿、Azuki 為首的主流NFT均出現了 20% 以上的下跌。
不得不說,雖然NFT市場的泡沫已經被預判再預判,但NFT市場的降溫依然比人們想像的還來得更快些。是什么帶來此次NFT市場的降溫?降溫過后,NFT市場又將如何重整?
從輝煌到降溫
NFT是映射特定資產的非同質化代幣,本質上是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通過區塊鏈標記了用戶對于特定資產的所有權,使得NFT成為該特定資產公認的可交易性實體,就像人們對房子持有房產證一樣。NFT的數字所有權意味著任何藏家都可以隨時訪問,數字物品不但能夠被擁有,而且所有權可以帶來價值。
支持智能合約的數字資產具有獨特、可驗證、可流動和可交易等特性,NFT基本上將數據轉化為流動性知識產權,從而賦予創作者和收藏者權力。而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虛擬化,從收藏品、游戲項目、藝術品、活動門票、域名、音樂到實物資產的所有權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NFT早在2017年就已經出現,而之所以會在2021年形成大爆發,一方面,是因為新冠疫情下,大多數人被困在家里,形成一個擁抱虛擬和數字世界的心理架構,加上元宇宙的出圈(NFT原生數字經濟是元宇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帶火了NFT。
另一方面,則是在于央行大量印鈔下,市場充滿了流動資金,再加上加密貨幣的牛市,帶動了投資者對于整個加密市場的熱情,這也讓數字收藏品與實體收藏品相提并論,甚至超越實體收藏品。
根據Coin Gecko數據,2021上半年,NFT整體市值達127億美元,相較2018年增長近310倍。根據Non Fungible數據,2021Q2 NFT交易規模達7.54億美元,同比增長3453%,環比增長39%,交易量實現爆發式增長。
熱門NFT項目陸續面世,據Nonfungible統計,2021Q2中,收藏品是NFT最熱門的領域,銷售額占比達66%,藝術品占比14%,體育占比7%。
此外,2021Q2 NFT二級市場交易額呈現增長態勢,反映出NFT市場不斷發展并日趨成熟,其中主要的NFT交易市場包括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NFT交易市場Opensea、專攻藝術品的SuperRare等。
與此同時,各大NFT平臺飛速完成千萬美元級別以上的A輪融資:3月份,OpenSea、SuperRare先后宣布完成2300萬美元、900萬美元A輪融資。隨后,NFT平臺Bitski、Rarible也快速跟進1900萬美元、142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國內互聯網大廠頁開啟布局,如騰訊、阿里巴巴、TME、網易等公司均有NFT產品上線。2021年,在《柯林斯詞典》的年度詞匯選拔中,“NFT”一舉奪魁,足見相關概念和市場過去一年的熱度。
當然,2021年是NFT市場充滿著投機的一年,每枚NFT的兩次交易間的平均持有時長僅48天,只有2020年(156天)的不到三分之一,甚至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上文中數以千萬計的新增內容,其中也充斥著為了收割資金而創建的低價值的項目。
無論是資本造勢,還是市場狂潮,2021年,NFT確實賺夠了人們的眼球,風頭無倆。但時間一轉,2022年已經來到第五個月,去年的“寵兒”似乎并沒有在今年動蕩的局勢中維持住自己的熱度,NFT市場雖沒有重現去年五月的“大跳水”現象,但似乎也難逃逐漸崩盤的局勢。
根據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市場分析平臺NonFungible的數據,NFT每日的平均銷售價格已經從今年1月2日最高的6889美元,下跌至2月28日的1263美元;整個NFT市場的活躍程度也在持續下降,每日的銷售次數也從去年八月單日最高的22萬次,降低至現如今的1.3萬次。
許多NFT所有者也已經發現,他們的投資回報并不像他們購買時那樣好,有些數字藏品4月份的成交價甚至對比炒作最猛時的價格不到零頭。
可靠性也成了問題,比如,在NFT平臺Metaplex Candy Machine的交易活動中,由于機器人大軍蜂擁而至,各路豪杰都希望用技術手段試圖贏得限量版的NFT,導致該區塊鏈癱瘓了七個小時。其中,Solana每秒受到600萬次交易請求的沖擊,最終內存被耗盡,區塊鏈1730個節點中的足夠多的節點崩潰,導致沒有足夠的票數來批準新的區塊。
這一波降溫怎么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波市場降溫下,去年五月,NFT市場已經經歷了一波低迷。
根據NonFungible發布的《NFT市場2021年度報告》,無論是加密藝術、NFT收藏品,以及元宇宙資產(NFT土地等)去年5月NFT市場暴跌后,在二級市場,即用戶間交易中,虧損轉賣交易激增,遠高于盈利轉賣交易。不過,即使是放眼全年,在NFT市場一片繁榮之時,就比如去年的9到12月,除開區塊鏈游戲,在二級市場虧損轉賣交易通常也要高于盈利轉賣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少數的盈利轉賣交易帶來的利潤卻相當之夸張,在盈利轉賣交易并沒有太陡峭的增長的情況下,受以太坊2021年下半年價格的激增,少數投資者獲得的利潤激增,并且這一趨勢沒有隨著以太坊價格的下跌而改變。
也就是說,整個NFT市場的資金依然遵循著馬太效應,大多數人投入其中的資金,僅流向了少數的交易行為和交易主體。根據《NFT市場2021年度報告》的數據,2021年玩家在交易中的總虧損為6.6億美元,每個虧損個體也并沒有虧損太多,但大部分參與其中的“玩家”其實也沒有賺到自己想要的第一桶金。
而從技術角度來看,實際上,任何技術都難以逃過技術曲線的規律。 Gartner 公司創建的新興技術成熟度周期曲線中,特意在2021 年版的圖表中新加入了 NFT 和去中心化身份。而在2021年版的新興技術成熟度周期曲線中,NFT正處于一個上升期的頂點,頂點過后,隨之而來的就是技術熱度的驟降。
實際上,自從NFT市場爆火以來,NFT也一直缺乏技術創新。NFT 市場在底層區塊鏈技術方面并無太大進展,其發展前景也因此受限。這也就是什么為什么很多 NFT 都給人一種重復的感覺。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NFT 市場僅僅經歷了幾次技術創新。最近一次創新要歸功于 Azuki,它引入了一個新的代幣標準(ERC-721A),大大降低了 NFT 在鑄幣過程中產生的 gas 費用。
同時,數字藝術品一直沒能利用好 NFT 的認證和溯源功能,音樂 NFT 在過去一年當中沒有取得任何實際進展,NFT 在其他領域也并沒有什么應用前景。在技術創新匱乏的時期,新的創意就很難得到迭代發展,而NFT市場的低迷可能也是促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NFT的衰退也就不難理解了。無論是大部分投資者不賺錢,還是整個行情隨著國際局勢一路走低的NFT,又或是技術上達不到市場和人們的期待,都似乎昭示了整個市場泡沫的逐漸破碎。
再加上作為主要購買方式的以太坊,從2021年11月至今(對美元)的價格暴跌了46%,無疑進一步壓低了人們交易的欲望,同時加大了投資者虧損交易的可能,也讓本就低迷的NFT市場進入了惡性循環,更加難以振興。
富人的游戲
雖然目前NFT市場看起來處于低迷的階段,但實際上,大公司、大資本近來的動作依然在繼續。
與普通投資者按兵不動,等待翻身的時機不同,大公司甚至是國資企業,都似乎瞄準了這個時間點,動作頻頻,開始了自己在NFT、數字藏品等領域的布局。比如,3月10日一天,包括Adobe、騰訊在內的國內外多家公司已經再度展示了自己對NFT的興趣。
韓國NAVER集團與日本軟銀2019年合資設立于日本的子公司Z Holdings宣布,在積極整合LINE與Yahoo,擴展二者全球業務,與谷歌、亞馬遜、百度競爭的同時,還將押注NFT業務,以此來推動該部門的增長。
同時,作為全球平面內容創作者幾乎離不開的一家公司,Adobe宣布,將在旗下的Behance社交網絡平臺,加入對加密貨幣平臺Polygon的支持。作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平臺,Behance已經擁有了超過千萬的用戶,其主要重點是展示和發現創意作品,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家和品牌的聚集地。這次加入對Polygon的支持,也可以方便藝術家將自己NFT項目的鑄造、展示、交易全流程盡可能地整合,擴大新NFT項目的影響力。
說到底,最后受傷的,總是普通投資者。隨著越來越多普通的投機者而非投資者在一次次的波動中意識到自己只是韭菜而離場,一個以大型、專業投資人或企業為主的市場或許才能迎來更加專業,大跨度的發展。
另一方面,NFT更像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要知道,一件物品要想成為身份象征,其需要跨過的關鍵障礙是:它要被小心隱藏但同時又必須被看到。被看到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與此同時,身份象征必須有所隱藏,以便擁有者接收到來自信號接受者更欽慕、崇拜的目光。從古至今,身份符號一直在發生改變比如,尊貴的顏色、寶石和紋身。
在今天,NFT 就是這樣一種身份的符號,用以在一個群體中展示自己的獨特,進而表明身份,這也是當前其他途徑很難帶給人們的。進一步的,根據一個人的身份獲得的地位往往是形成社區的先決條件,雖然這并不總能生效。于是,基于NFT而形成的社區又利用共同的地位感來對抗無意識的外部世界,他們借由 NFT 來表達共同的親和力,從而有別于部落以外的人。
可以說,NFT正在嘗試創建一個新的地位階梯,并從人們想要攀登不同符號的欲望中獲利。從這個角度說,NFT 的創造者和交易者正在制造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市場。但人們不確定回報是什么,計價方式是什么,或者適用什么規則。
當然,這依然可以是一個純粹的游戲。畢竟,隨著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多地發生在網絡上,既然人們過去常常從被人看到穿著華麗的衣服在廣場上散步獲得意義,現在他們也會因為在社交平臺上穿的花哨而感到滿足。
雖然NFT仍然是一個新興行業,但在數字經濟時代里,NFT依然代表未來。NFT市場的降溫也把整個市場推到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隨著大公司的入局,NFT野蠻發展的將逐漸休止,整個行業也將重新回歸技術的落地,進入規范化前進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