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韓宇航
5月6日,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公眾號發布關于企業管理合伙人董承非擬認購不少于4000萬元新基金的公告。
公告稱,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將運用不少于400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金,認購即將于5月9日開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產品。截至目前,睿郡資產及其員工合計持有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超過2億元。
今年以來,A股整體呈震蕩下行走勢,截至5月6日收盤,滬指跌2.16%,盤中再度下探至3000點下方。
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今年私募產品的備案情況也不容樂觀。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月度統計數據(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3月),2022年1、2、3月份新備案產品數量分別為2681只、1378只,2502只,月均為2187只,較2021Q4月均水平(2550只)、2021年全年的月均水平(2633只)均有下降。
相比于新產品備案數量而言,新產品備案規模下降幅度更大。今年前三個月新備案產品規模分別為401億元、138億元、242億元,而2021年全年月均水平、2021Q4月均水平分別為 654億元、576億元。同比來看,今年前三個月新發下降幅度則更為明顯,2021年1、2、3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分別為2214只、1903只和2785只,新備案規模則達到了691.83億元、730.73億元和730.01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董承非以個人名義認購不少于4000萬睿郡發行的新產品,也是為了體現對市場的信心、以及與投資人風險共擔的態度。
近期的一場直播路演中,董承非用“隆冬已過,春寒料峭”為題形容當前的市場。他在路演中坦言當前市場可上可下,很難做方向性判斷,而決定下階段市場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業績。并最終給出一條明確建議:“非專業投資者不建議此時賣出!”
董承非為睿郡資產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曾任興證全球基金(前興業全球基金、興全基金)副總經理、研究部總監,旗下基金管理規模一度超600億。董承非的長期投資業績優異,以其代表作“興全趨勢投資混合”為例,自2013年10月28日接管起,近8年時間累計任職回報超過300%,年化回報達到20%。董承非在投資中強調投資收益比,回撤控制和投資穩定性尤其為人稱道。
2022年2月14日,董承非宣布加盟睿郡資產。而這只以其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承非系列產品也是董承非“公奔私”之后的首只產品。
為提振投資人的信心,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止5月6日,2022年來私募合計有18家私募管理人自購旗下基金超27.36億元,其中百億私募成為自購的主力軍,一共有14家百億私募自購旗下基金超26.08億元。
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表示,私募自購,一方面是認可當前市場已經處于底部區域,對接下來的市場行情充滿信心;另一方面通過自購這種利益捆綁的方式,可以增強投資者信心,降低投資者非理性贖帶來的損失,提升投資者持有體驗。
睿郡資產是上海知名百億私募,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2020年,睿郡資產和興聚投資完成國內私募業首例實質性合并,杜昌勇(原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專戶投資總監)和王曉明(原興全基金副總經理、公募投資總監)強強聯合,董承非的加盟,意味著這三位前興全副總經理將同臺創業。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睿郡資產近一年平均收益為-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