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根據英國地產咨詢商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中國是2021年奢侈品牌開店數量最多的市場。55%的奢侈品牌新增門店選址中國,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市場占比下降至10%,歐洲和北美均為14%。
第一太平戴維斯在解讀文章中指出,中國二線城市奢侈品市場表現整體優于一線城市,奢侈品牌開始加速下沉市場擴張速度。武漢恒隆廣場等高端購物中心開業為二線城市提供奢侈品消費機會,供應鏈完善和相對低的租金也是奢侈品牌進入下沉市場的原因。
較早控制疫情以及海外消費回流,讓中國奢侈品行業從2020下半年開始快速復蘇,而中國也成為2020年少數錄得奢侈品消費正向增長的市場。貝恩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中占比達到21%,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至27%。
奢侈品牌對中國市場的營銷投入加大,路易威登和迪奧等品牌在疫情后不止一次在國內舉辦時裝秀,多個限定系列選擇在中國首發。海南免稅市場蓬勃發展,則讓《鐘表與奇跡》奢侈鐘表展來到三亞。
大規模營銷背后,奢侈品牌期待在中國市場實現更高增長。
上海恒隆廣場、廣州太古匯和北京SKP等傳統高端購物中心業績加速增長。成都、西安和武漢等城市也出現奢侈品消費爆發,成都太古里古馳成為2021年品牌全球銷售額最高的門店,河南首家愛馬仕開業當日商品近乎售罄。
活躍的市場讓奢侈品牌和開發商加大對下沉市場的布局。路易威登在南寧和太原等城市接連開設新店,并將新的路易威登之家選址成都。SKP在成都和武漢的購物中心將在近年開業,恒隆和新鴻基也在非一線城市有所布局。
界面時尚報道過,加碼高端零售、引入奢侈品牌,已經成為當前部分城市推動商業升級的手段。奢侈品在特定領域有著號召力和影響力,如果城市能夠獲取類似的資源,對城市的定位有著標桿效應。
但現實卻有著另外一面。
武漢是成都和西安之后又一個高端地產商爭奪的城市,目前市內高端購物中心以恒隆廣場和武商廣場為主。2022年春季開業的武漢萬象城此前定位為奢侈品購物中心,但根據開業披露的品牌陣容,目前還未有指標性的奢侈品牌入駐。
愛馬仕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Luc Hennard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表示,未來武漢將有一家新店遷址重開。當前武漢只有一家愛馬仕門店,這意味著雖然武漢高端購物中心數量增長,品牌增開新店意向卻沒有因此而提高。
奢侈品牌開店流程復雜,通常需要經歷考察、裝修和鋪貨等持續2至3年的流程。在疫情局勢不穩定的當下,高端購物中心業績維持穩定增長的能力被削弱,原本極速擴張的奢侈品牌也會對開店計劃更為謹慎。
相較于購物中心本身,奢侈品牌在開店這件事上更具彈性。市場火熱的時候,奢侈品牌可以加快開店速度或通過快閃店的形式來進入下沉市場。當市場遇冷,品牌也可以快速調整布局。
對于高端購物中心,如果頭部品牌撤出,隨后的招商過程將會受到打擊,整個購物中心的前景也會受到影響。高端購物中心回本時間可能要10年以上,在充滿不穩定性的當下,供過于求的風險極有可能會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