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富質點 李默然
編輯 | 肇 瑞
“做正確的事,即使困難重重?!?/p>
這是鏈家前董事長、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常說的一句話。去年5月20日,他走了。
一年后的今天,貝殼從美股“洄游”,5月11日登陸港交所主板市場,代碼“2423.HK”。
這次的敲鐘儀式上自然不會再有左暉的身影,但他提到的“正確的事”和“困難重重”仍在考驗著貝殼。
“出?!眱赡辏悮す蓛r從上市之初79.4美元/股的高位,下跌至2022年5月9日的11.37美元/股。中概股走勢低迷,成了貝殼對外解釋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4月22日,在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列入“預摘牌”名單之后,貝殼找房就一直在“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而雙重主要上市便是他們給出的答案。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貝殼沒有采用更常見的二次上市,而是采取雙重主要上市的方案,一旦方案完成,意味著公司即使在一個交易所摘牌,也不影響在另一個交易所的上市地位。此外,貝殼找房提出的方案不涉及發行新股,避免了攤薄,能更快進入港股通。
走進港交所的貝殼,解除了一個可能隨時引爆的炸彈。但是,業績下滑、“翻越第二座山”的壓力并未減少。
貝殼港股掛牌首日,截至中午發稿前,股價為31.60港元,上漲5.33%;當地時間5月10日,貝殼美股報收11.830美元,上漲4.05%。
01、誰在執掌貝殼?
赴美上市前,貝殼找房是在左暉的治下。
根據當時的招股書,貝殼找房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左暉個人持股8.85億股,持股占比46.8%;公司CEO彭永東持股為3.6%。
除此之外,左暉還通過家族信托Propitious Global持有28.9%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同時其個人享有46.8%的投票權。
機構股東持股最多的是騰訊,持有3.76億股,占比12.3%;軟銀愿景基金旗下SVF II Shell Subco (Singapore) Pte. Ltd.持股10.2%;高瓴資本持股為5.3%。
左暉離開已有一年的時間,根據此次赴港上市的招股書,左暉及其家族基金依然扮演著股東的角色。
公告披露,左暉通過其家族信托Propitious Global持股23.3%,騰訊聯屬實體持股10.8%,彭永東持股4.8%,單一剛持股2.7%。
招股書顯示,Propitious Global直接持有8.85億股A類普通股,約占公司投票權17%。彭永東持7182.42萬A類普通股及1.1億股B類普通股,約占公司投票權的22.5%;單一剛持5386.81萬股A類普通股及0.47億股B類普通股,約占公司投票權的10.2%,三者合計持股49.7%,共同為控股股東。
高層方面,彭永東、單一剛、徐濤、徐萬剛任執行董事,李朝暉任非執行董事,陳小紅、朱寒松、武軍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據接近貝殼找房的知情人士坦言,“目前來看,貝殼找房將進入彭永東、單一剛共治的局面,是1+1>2還是1+1<1,還要看貝殼找房日后的數據表現了?!?/p>
02、2021年并不平靜
左暉家族在貝殼中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左暉的去世,貝殼也開始經歷風浪。
業績說明會上,彭永東稱2021年為貝殼“空前艱難”的一年,貝殼官方亦用“凜冬散盡,星河長明”形容。
這一年,貝殼發生了什么?
先是共同敲鐘的股東相繼離開貝殼,包括融創和高瓴資本。
2021年6月至12月,融創先后兩次拋售約4535.2萬股貝殼找房ADS。根據公告,自投資貝殼起至出售事項完成,融創出售股票實現稅前溢利約人民幣17.6億元,目前,融創仍持有逾300萬股貝殼股票。
緊隨其后的便是高瓴資本。2022年2月15日,高瓴披露信息顯示,其持有貝殼的股份8909萬股A類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3%,投票權為0。而此前,高瓴資本持有的股權占比為5%左右,換言之,高瓴資本已減持貝殼找房1.7%的股權。
股東拋售之外,貝殼還遭遇了渾水做空。
去年12月,渾水公司表示,據估計,貝殼從事系統性欺詐,將其新房銷售GTV增加了約126%以上,存量房交易額被夸大33%。
渾水還表示,發現了貝殼大規模欺詐行為,包括一項看似旨在掩蓋欺詐性收入的虛假收購?!芭c瑞幸咖啡類似,這是一個存在大量欺詐的真實業務?!?/p>
對于渾水的做空,貝殼很快作出回應:“確保財報數據的真實性和規范性,歡迎各種調查,但堅決抵制任何機構的惡意做空行為?!?/p>
除了資本市場上的失意,在業績上,貝殼找房開始下行。
據貝殼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貝殼找房由盈轉虧,凈虧損5.24億元,雖然調整后由負轉正,但相比上一年27.78億元的凈利潤,還是衰減了近60%;其2021年的毛利率也從上年同期的23.9%降至19.6%。
2022年一季度,貝殼找房預計營業收入將在125億-115億元之間,同比下降44.4%至39.6%。
貝殼找房2021年報則顯示,2021年四季度,貝殼找房總體成交額同比下降34.6%,為7324億元,存量房交易成交額同比下降39.4%,為3546億元。
相比當年提交在紐交所的招股書,貝殼找房在港交所的招股書遜色不少。
貝殼找房將一部分原因歸結于疫情反復所造成的影響,而另一方面,貝殼找房則稱,開發商資金斷裂也為貝殼應收帳款的回收埋了一個“雷”。
招股書內容顯示,根據行業慣例,貝殼找房在被聘銷售新房項目時,產生房地產開發商應收帳款且需要向開發商支付誠意金。截至2021年12月底,貝殼找房向房地產開發商支付的保證金結余為6億元,后者所欠的應收賬款為110億元。
除了外部的影響之外,市場認為,貝殼找房的業務觸底也成為了其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03、翻越第二座山
日前,貝殼找房提出了“一體兩翼”戰略,其中,“一體”是房地產交易事業群、“兩翼”為整裝大家居事業群和惠居事業群。家裝家居業務被CEO彭永東稱為貝殼要“翻越的第二座山”。
早在2015年,貝殼前身鏈家牽手萬科組建萬鏈家裝公司;2018年,貝殼打造了貝殼裝修平臺;2019年,貝殼上線了“被窩家裝”。
去年7月,貝殼找房宣布,斥資39.2億元人民幣現金及4431萬股公司A類普通股股權的代價收購了家裝家居品牌圣都。
就在上個月,貝殼稱完成了對圣都的收購。這意味著其將擁有圣都100%已發行和流通股權,而圣都正式成為貝殼的合并子公司。
布局多年,作為新興業務的家裝并沒有給貝殼帶來太多的驚喜。從招股書來看,2021年,貝殼找房的新興及其他服務的收入為23億元,僅占同期總收入的2.9%。
房產時評人坦言,家裝業務與房產交易業務的消費群體存在高重合度,雖然貝殼找房自帶龐大的用戶群體,但是也容易出現家裝與房產同步下跌的重合趨勢。
年初,貝殼找房簽約的首個青年長租公寓落地上海,占地近4萬平方米,達到2978套房間,月租金約2700元。
但在此前,多家長租公寓企業暴雷,行業運營模式遭遇質疑后,高投入、高杠桿的運營難點依然存在,這也給正在涉足長租公寓的貝殼找房設下了“入行門檻”。
貝殼找房目前的收入來自三個方面,和存量房相關的有銷售傭金、其他經紀公司的平臺使用費、一些特許使用費和增值服務費;銷售新房向開發商收取的傭金;包括家裝和金融在內的其他業務。
從招股書披露數據來看,新房和存量房業務依然是貝殼找房的支柱業務,但是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貝殼找房的線下門店和經紀人數量也開始出現縮減。
據貝殼找房公開披露的信息,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共連接5.39萬家門店,51.55萬經紀人;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貝殼找房共連接5.1萬家門店,45.45萬經紀人。換言之,在2021年第四季度中,貝殼找房連接的門店相比第三季度減少了2908家,經紀人減少了6.1萬人。
一體弱化,兩翼待成長,貝殼找房的運營似乎進入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
業內觀點指出,貝殼所延伸的金融、家裝等業務都屬于房地產產業鏈,因為大環境出現問題,所以整個產業鏈都為之承壓,而貝殼找房做出人員優化調整、關店的舉措,都是為了應對環境變化。
但如果貝殼找房成本仍居高不下,新業務有可能被關停。
校對 | 杜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