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從去年3家公司角逐A股“茶葉第一股”,到如今2家公司選擇撤回申請,1家公司1年多時間無更新,“茶葉第一股”的頭銜似“魔咒”,始終無人拿下。
八馬茶業撤下

八馬茶業是2021年4月15日獲得受理的,在保薦方中信證券的力挺下,來來回回三輪問詢,第三輪回復在2022年4月26日更新,然最終八馬茶業沒有撐到下一個環節,在2022年5月9日提交了撤回申請,最終IPO告終,也意味著公司退出了“茶葉第一股”的角逐。
說明書顯示,八馬茶業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品等,創始人之一王文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八馬茶業擁有直營店410家,加盟店2203家。這兩千多家加盟店的營業收入8.91億元,占營收的51.95%。八馬茶業2021年的營業收入17.44億元,凈利潤1.63億元。
雖然八馬茶業撤回很倉促,但從來來回回的問詢來看,公司存在著諸多問題。
比如公司創業板的定位,就被反復追問,之所以如此,其中一個原因還在于八馬茶業的研發投入與可比公司相較偏弱。天福、中國茶葉、瀾滄古茶的平均數據為1.11%,但八馬茶業的研發費用率為0.56%。對此八馬茶業的解釋系其他公司主要產品為自主生產,所以員工中直接從事茶葉生產的技術研發人員較多。除此外,監管層在第三輪對話中,還對公司收入確認、加盟模式、采購及成本、信息系統核查、網絡直播銷售,以及期后經營情況等一系列情況進行了問詢。另外,界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八馬茶業及其分、子公司還曾受到稅務行政處罰和消防行政處罰。
此次IPO,八馬茶業原本想募資接近7個億,投入到營銷網絡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中。
還余1家待更新
一直以來,誰是“茶葉第一股”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這是因為就在1年前,尚有3家茶葉公司在IPO的路上沖鋒,除了八馬茶業外,尚有瀾滄古茶和中國茶葉一同角逐。其中瀾滄古茶沖鋒的是深市主板,中國茶葉則在去往滬市主板的路上。2021年6月3日,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曾安排瀾滄古茶上會,但上會前夜,瀾滄古茶卻主動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最終終止IPO,八馬茶業和瀾滄古茶選擇了同一條路。
那么目前就剩下中國茶葉尚無消息了。但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茶葉2020年7月拋出說明書,在2021年2月20日進行了預披露更新,這之后,就再無更新情報,后續如何,仍是未知數。

材料顯示,這中國茶葉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主營業務為各類茶葉及相關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創造了暢銷海內外的“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倉”等子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綠茶及相關制品等。2020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7.71億元,凈利潤8408.87萬元。
再往前追溯,除了上述3者之外,爭奪“茶葉第一股”頭銜的公司還有不少,但都在A股IPO中受挫。公開報道顯示,早在2012年6月,安溪鐵觀音就向深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僅僅過了6個月,鐵觀音撤回了上市申請。此后,黃山謝裕大茶葉、安溪華祥苑同樣有意沖刺A股,但最終要么改道新三板,要么撤單。
需要指出的是,茶葉公司也有另一條出路。瀾滄古茶已經向證監會遞交了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審批材料,如果審核能夠及時通過,瀾滄古茶或許將在5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