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被投資者稱為“另一個丐幫”的恒生科技指數今日迎來曙光。截至下午16:00收盤,恒生科技指數(HSTECH.HI)今日報4272.95點,大漲5.78%。
今日,華夏恒生科技ETF聯接基金、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ETF聯接基金發布限購公告,自5月17日起,為了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加強基金投資運作的穩定性,單日單個投資人的累計申購金額不應超過1000元。目前規模較大的華夏恒生科技ETF則暫未限購。
去年5月份,易方達、華夏、嘉實、博時、華安、華泰柏瑞等6家機構申報的恒生科技ETF成立,這是首批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基金。恒生科技指數由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發布,成立于2020年7月27日,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3000點。
隨后,天弘、廣發、大成、匯添富、上投摩根、博時等多家公募上報的恒生科技指數相關基金也先后獲批。截至5月17日,市面上共有17只恒生科技ETF及聯接基金。

截至5月17日,該指數共有30只成分股,排名前十位的權重股分別為美團-W(3690.HK)、阿里巴巴-SW(9988.HK)、騰訊控股(0700.HK)、快手-W(1024.HK)、小米集團-W(1810.HK)、京東集團-SW(9618.HK)、網易-S(9999.HK)、舜宇光學科技(2382.HK)、中芯國際(0981.HK)、海爾智家(6690.HK)。
該指數自2021年2月26日創下11001.78點高點后,走出了連續下跌的瀑布態勢,這也讓不少不斷買入的投資者深深套牢。從成立以來回報率來看,僅今年4月份剛成立的華安恒生科技聯接、廣發恒生科技ETF、易方達恒生科技聯接等3只基金業績為正。
不過,雖然指數持續下行,但投資者加倉的決心不改。今年一季度,華夏恒生科技ETF凈申購份額為79.12億份,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的凈申購份額41.15億份,天弘恒生科技指數的凈申購份額為19.7億份,易方達恒生科技ETF的凈申購份額為17.39億份。
為何投資者執著看好恒生科技指數?在當前節點,基金經理又有何建議?
廣發恒生科技ETF基金經理劉杰表示,雖然年初以來港股表現整體弱勢,但在兩次重磅會議利好的帶動下,港股出現政策底帶來的“雙底”結構,“市場底”或也漸行漸近。業績方面,相關互聯網龍頭企業業績基本抗住了疫情的考驗,隨著后續疫情形勢的好轉,相應企業業績有望在二季度迎來反彈。估值方面,截至5月17日收盤,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為32倍,位于指數上市以來10%歷史分位數。
作為全年投資主線之一,在政策利好的催化下,港股市場有望進一步提振。首先是互聯網板塊,“支持平臺企業健康發展”的提出,有望帶動互聯網板塊出現反彈,后續進一步的具體支持舉措,也將會繼續推動港股互聯網板塊的估值修復。其次是消費等受疫情沖擊領域,在疫情形勢緩和后,消費等受疫情沖擊的領域將隨著生產生活回歸常態而迎來估值與盈利的雙重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