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剝離K12學科培訓后,高途(NYSE:GOTU)正持續加碼考研業務。
“將以兩年為期,成為考研教育行業第一。”5月20日,高途大學業務負責人劉文勇在“2022高途大學生年度盛典”上聲稱。
劉文勇介紹,2022屆高途正式學員達5萬人,學員錄取上岸率為51.2%,而全國平均錄取率為24%。從單科成績來看,2021高途學員英語(一)、英語(二)、政治的平均分較全國考生分別高25%、27%、22%。
在考研賽道,高途算新晉選手。高途于2018年立項做考研業務。2021年3月,正式以獨立事業部形式投入運營,并于同年4月22日正式更名為“高途考研”。2021年的目標是服務超10萬考生。
目前,高途考研已推出英語、政治、數學等公共課班型,以及經濟學、金融、臨床醫學、應用心理學、翻譯碩士等多種專業課班型,系統班價格在一萬至三萬元間。針對不同人群特征,高途考研新推出在職產品、二戰產品、保研產品等。
高途押注考研市場的一大原因系考研熱的持續升溫。
近五年來,研究生報考人數持續增加。2017年,報考人數首次突破200萬。2022年考研人數高達457萬人,同比增加80萬人,增幅為21%,創歷史新高。
“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各行業不斷提高人才標準、疫情下就業壓力增加,以及出國留學風險提高等多種因素催化了近年的‘考研熱’。”《高途大學生考研白皮書》指出。
據易觀分析去年發布的《中國考研培訓行業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中國考研培訓市場規模達112億元,同比增長33.3%。預計未來三年保持增長態勢。
“如今的考研市場應該更大了些,通用的估計是200億。”劉文勇告訴界面教育,“市場已進入寡頭階段,沒有新的大競爭者(出現)。”
中國考研培訓企業大致可分為四類:線上考研培訓品牌、線下考研培訓品牌、線上線下融合品牌(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與線下業務兼有品牌(online and offline)。
其中,以傳統面授課程為單一業務模式的多為區域型線下教育品牌,如易研教育、凱程考研等;全國性教培品牌已普遍發展出在線直播與錄播課等業務,構成線上線下授課模式兼有的OAO模式,如文都教育。
作為老牌傳統線下考研培訓機構,文都考研多以加盟實現全國范圍內擴張。疫情期間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2021年初,原屬文都的考研名師紛紛出走,成為新文道考研講師。
新東方(NYSE:EDU)在2020年拆分成人培訓業務,成立大學事業部獨立發展,并發力考研業務。中公教育(002607.SZ)也表示要加大對考研網點、研發、教學、平臺等方面的投入。
以線上四六級考試培訓起家的考蟲也瞄準考研賽道。創始人李好宇去年在媒體交流會上提到,“其付費學員完課率高達80%。彼時考蟲考研線上正價課總訂單量已位居行業第一。”
“我們比較在乎的是轉介紹率和學生上岸率。”劉文勇對界面教育說,相比市占率,口碑更重要。因為考研是一個以年為周期的慢節轉項目,短時間的市場占有率很難形成跨年優勢,口碑則可以。
劉文勇認為,相比那些老牌考研公司,高途的優勢在于系統化,“我們的運營及數據進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會上,高途還發布了“高途考研學生上岸率動態預測模型(GPDM)”,該模型能夠通過學情信息、外部形勢、學習情況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測算,隨時動態預測學員生上岸概率。
高途的另一把“利刃”是名師,囊括了一批國內知名考研名師,如李旭、唐靜、劉一男等。去年底,高途還公開宣布,考研主講老師劉源泉、李婧、連俊霞、衛旭、張紫胭等五位名師已加入團隊。
劉文勇向界面教育透露,有考慮將考研業務發展至線下,但因疫情耽擱了。對于一家具有在線教育基因的公司而言,拓展線下并非易事,除了要與傳統線下機構面對面硬剛,可能還將面臨疫情、高租金、高教師成本、擴張速度慢,難以規模化復制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