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4月新冠肺炎確診65484例,死亡422人
國家衛健委5月24日通報,2022年4月(2022年4月1日0時至4月30日24時),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81403例,死亡2200人。其中,甲類傳染病無發病死亡病例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23種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11106例,報告死亡2200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肺結核、梅毒以及淋病,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4%。4月1日0時至4月30日24時,全國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65484例,死亡422人。
國家衛健委:我國實現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5月24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扶貧工作成效以及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進展。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介紹,我國以縣域為單位,根據服務人口和半徑,合理布局醫療衛生機構,打造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截至2021年底,全國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十年來,我國實現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健康扶貧工程累計幫助近1000萬個家庭擺脫貧困。我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更健全,群眾就近看病就醫更方便。 目前居民縣域內的就診率超過90%,鄉村兩級診療量縣域內占比長期保持2/3以上。
國家發改委部署開展2021年煤炭生產成本調查工作
據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5月24日消息,近期,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價格成本調查中心組織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區發改委,相關煤炭生產企業,行業協會召開視頻會,對開展2021年度煤炭生產成本調查工作進行部署。會議要求,相關地方和企業要高度重視煤炭生產成本調查工作,嚴格按照《煤炭生產成本調查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強化溝通協調,真實、準確報送企業煤炭生產成本、銷售情況。與會企業一致表示,將嚴格按照有關要求按時報送相關數據資料,積極配合做好數據分析等工作。
工信部、公安部調整《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品名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5月24日消息,為進一步完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依據《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對《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第五項“原材料”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對于增補調整的退役、拆解回收黑梯炸藥、單基/雙基發射藥、梯恩梯、工業黑索今和民用推進劑,要按照相應的產品技術標準進行管理,并符合國家危險貨物運輸相關標準要求。
5月中旬23種產品價格上漲,生豬價格環比上漲4%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5月24日消息,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5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2年5月中旬與5月上旬相比,23種產品價格上漲,27種下降。其中,尿素(小顆粒)上漲4.7%,生豬(外三元)上漲4%,焦炭、焦煤下降9.2%。
教育部:中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5月2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中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2021年高職學校招生557萬人,相當于十年前的1.8倍;中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招生489萬人,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全國1萬余所職業學校每年開展各類培訓上億人次,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服務的高職院校中,141所學校年培訓量超過5000人/日,86所學校年培訓量超過10000人/日。職業學校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并重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基本形成。
國家網信辦發布第八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
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5月24日消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第八批共106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國家網信辦表示, 根據《管理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其對外提供服務的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顯著位置標明其備案編號。備案僅是對主體區塊鏈信息服務相關情況的登記,不代表對其機構、產品和服務的認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用于任何商業目的。網信部門后續將會同各有關部門,依據《管理規定》對備案主體進行監督檢查,并督促未備案主體盡快履行備案義務。請尚未履行備案手續的相關機構和個人盡快申請備案。
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發布,將開展治理試點工程
據中國政府網5月24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方案》提出,針對列入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的化學物質以及抗生素、微塑料等其他重點新污染物,制定“一品一策”管控措施。2022年發布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落實國家任務要求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重點管控新污染物補充清單和管控方案。在長江、黃河等流域和重點飲用水水源地周邊,重點河口、重點海灣、重點海水養殖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聚焦石化、涂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行業,選取一批重點企業和工業園區開展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
中宣部版權局談“小滿廣告”:反對任何形式侵權盜版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微信公眾號5月24日消息,近日“小滿廣告”版權問題引發廣泛關注。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我們注意到,各相關方都表態尊重原創并采取積極措施解決糾紛,保護版權、抵制剽竊、打擊盜版已成為廣大網民主流聲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社會版權意識的提高。近年來,我國版權保護成效顯著,得來不易,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每一個市場主體都嚴格遵守著作權法,不斷增強版權意識,完善版權機制,規范版權運營,積極防范、妥善處理各類版權糾紛。這位負責人同時強調,國家版權局重視各類作品的版權保護,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反對任何形式的侵權盜版行為。今年6月,國家版權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啟動“劍網2022”專項行動,集中整治涉網絡侵權盜版問題,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
央行、銀監會:以適度信貸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央行網站5月24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5月23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召開主要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會議強調,金融系統要用好用足各種政策工具,從擴增量、穩存量兩方面發力,以適度的信貸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圍繞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落實政策要求,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增長,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貸款的放款進度。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平衡好信貸適度增長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中國三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5月24日消息,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通過線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認定我國3個傳統農業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分別是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和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