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王婷婷
記者|樊旭
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恢復生產生活正常秩序成為當前的重要議題。
5月29日,上海發布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在此次推出的八個方面50條舉措中,房地產領域相關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強城市更新要素保障、健全住房租賃體系、促進房地產開發投資健康發展、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優化土地出讓條件,以及優化人才直接落戶、居轉戶、購房等條件等。
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界面新聞表示,從此次上海出臺的方案來看,整體的政策基調更加側重于供給端,需求端則以落實國家層面政策為主。
在供給端的開發投資方面,《行動方案》中具體提到,要促進房地產開發投資健康發展,建立房地產項目前期審批綠色通道,及時啟動新一批次市場化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上市供應,進一步縮短前期開發、拿地、開工、銷售全流程時間。新開工建設的住宅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可順延3個月繳納。
除商品住房外,《行動方案》也提出要健全住房租賃體系,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籌措和供應,完善住房租賃法規政策,加強住房租賃管理和服務。
具體到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可進一步發揮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作用,落實好“上海REITs20條”支持政策,遴選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等開展REITs試點。
接下來,上海將全力推動在建項目的復工復產,具備條件的項目做到“應復盡復”,保障在建項目連續施工。加大新開工項目協調力度,優化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程序,促進新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在增加市場供給方面,《行動方案》還提到要繼續加強城市更新的規劃編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根據規劃,年內要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區改造,全面提速零星舊區改造,年內新啟動8個以上城中村改造項目。同時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城市更新項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界面新聞,從供給端看,方案提到的建立房地產項目前期審批綠色通道,以及壓縮房地產開發全流程時間和啟動住房項目上市供應,充分體現了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呵護,多舉措增加市場供應。
此次的一些列舉措,也涉及到上海即將迎來的今年首批集中土地出讓。
《行動方案》提到,對于公開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地塊,需加快建立線上交易機制。允許受讓人申請延期繳付或分期繳付土地出讓價款。優化土地出讓條件,合理確定住宅用地起始價,降低商業辦公用房自持比例。
同時,還要適當增加2022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加大凈增建設用地指標,支持保障各區的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界面新聞表示,受疫情影響,部分房地產活動更多的會依賴線上模式,這次明確提出加快建立線上交易模式,這對于以后土地出讓活動的推進有積極影響,這也意味著上海房地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嚴躍進指出,針對土地市場的三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企拿地成本,對改善房企拿地意愿將起到積極作用。
在需求端,《行動方案》明確提到,將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外,在人才政策方面,方案指出要全面落實各類人才計劃和政策,優化人才直接落戶、居轉戶、購房等條件。
李宇嘉表示,近期國家已經在需求端提出房地產相關政策,包括下調首套房房貸利率等,對上海來說,貫徹落實就可以了,本地政策沒有進一步發力的太大必要?!叭绻磥硪欢螘r間需求仍然較弱,那么有可能出臺其他政策,”李宇嘉說,但目前要防止出臺過多短期政策導致造成新一輪房價的暴漲。
在對購房者影響較大的房貸利率方面,上海的主要商業銀行均響應政策下調了房貸利率。目前上海地區首套、二套利率分別為4.8%、5.5%,此前分別為4.95%、5.65%。
嚴躍進認為,促進需求的的多項政策出臺,對于目前上海房地產市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受疫情影響,今年4-5月份上海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下滑,因此支持合理住房消費需求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同時也是眾多購房者所期待的政策內容。
李宇嘉還表示,隨著疫情消退,新出臺的供給端政策和已有的需求端政策,可呈現較大的疊加效應,對于提振房地產市場應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疫情對大量商戶的影響,此次《行動方案》再次強調了要擴大房屋租金減免范圍。
根據《行動方案》,將對承租國有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提交受疫情影響證明材料,2022年免除6個月房屋租金。對承租國有房屋、運營困難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也參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6個月房屋租金。
另外,也鼓勵引導商業綜合體、商務樓宇、產業園區等非國有房屋業主或經營管理主體,向最終承租經營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6個月房屋租金減免。對符合條件的非國有房屋業主或經營管理主體,按照減免租金總額的30%給予補貼,最高300萬元。
李宇嘉認為,此次上海整體政策基調很明確,即疫情對上海樓市影響較大,房地產供需兩端的信心目前比較弱,因此政策重點從供給端為開發商和購房者讓利,降低供需兩端的成本,同時需求端也有保障,從而達到提振市場信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