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螺旋實驗室 牧歌
編輯|堅果
在失去了賈躍亭之后,樂視似乎一直在努力求生。
對于一個沒有了創始人的企業來說,能夠正常運轉已是不易,更何況面對的還是賈老板這樣的創始人。
這一輪北京疫情開始時,樂視在內部發了一封全員信,宣布在居家辦公期間,對于全員依舊實行全薪,同時宣布不會進行大規模裁員。
除了在內部穩定軍心外,樂視在業務拓展上也不遺余力,最近他們甚至還發布了一款新手機。
在積極自救這方面,如今的樂視,看樣子可比人在異國的賈躍亭努力多了。
1境況慢慢好轉
5月31日,樂視商城內上架了一款名為樂視Y1Pro的新款手機,售價僅499元起,在宣傳海報上,這款手機打出了“拒絕性能過剩”、“入門旗艦”等核心賣點。
從手機的產品定位來看,這應該是一款面向下沉市場的低端機型,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樂視近年發布的第一款手機了,去年9月,樂視還發布了一款名為樂視S1的手機,售價1599元起,但市場反饋寥寥。
在這兩款手機發布背后,則是樂視于去年5月宣布回歸智能生態賽道,除了手機之外,樂視還發布了電視機、智能門鎖,甚至是油煙機、烤盤等新品。
雖然產品像是擺地攤,但是樂視推出的這些新品,卻極少能夠在市場上掀起波瀾,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品牌影響力上也沒有優勢,大多數產品只能存活在樂視自己的線上商城中。
盡管市場反饋不佳,但在樂視內部,似乎對于智能生態回歸的戰略還頗為滿意,去年年底,樂視在內部的公開信中提到,樂視的電視端運營、移動端運營、廣告商業化等業務均提前達到年度目標。
同時樂視方面還宣布,在不考慮歷史債務的影響下,樂視在2021年的經營數據實現了經營利潤和現金流的雙平衡。
在去年各大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企業紛紛陷入業績低谷的時候,已經快要被人遺忘的樂視還能取得如此成績,不得不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樂視的狀態好轉其實也能從員工一側看出來,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樂視對于月薪3W以上的員工進行過降薪,降薪幅度近10%,并取消了全體員工的補貼。
而在這一輪北京疫情中,樂視不僅宣布不會再大規模裁員,還承諾員工基本薪酬和福利保持不變,各項考核激勵方案仍繼續執行。
在去年年底,樂視甚至還為員工們漲了一波薪資。
不過仍需正視的是,如今的樂視依然還活在巨額債務的陰影之下,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樂視網負債總計為22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占近八成,主要為應付賬款。
樂視拒絕躺平
對于樂視的巨額債務,樂融致新CEO張巍曾表示,“歷史債務是很復雜的問題,我們只能接受現狀,先把業務做好,才能去解決更大的問題。”
目前,樂視系公司主要分為兩家,樂視網和樂融致新,樂視網目前主要以樂視視頻為主要業務,包括網頁端和APP端,樂融致新則還是以樂視電視的相關業務為主,從關聯關系上來看,樂視目前還持有樂融致新的相關股份。
而之前的巨額債務,也主要集中在樂視網的主體,樂融致新雖然也背負了一些債務,但對比樂視來說并不多。
樂視能夠在去年實現經營利潤和現金流的雙平衡,主要也是來自于這兩家公司的業務貢獻,其中樂融致新主要以智能硬件為主,前文所提到的手機等硬件產品都是出自于樂融致新。
而樂視網雖然現在已經沒有財力繼續買新的視頻版權,但依靠著過去攢下的老本,竟然也過得還不錯,去年上半年,樂視網還新增了300萬的注冊會員。
尤其是現象級劇作《甄嬛傳》,至今仍能為樂視網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和收益,除此之外,樂視網還擁有《太子妃升職記》、《羋月傳》、《白鹿原》、《盜墓筆記》等經典電視劇的獨家版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老本可以啃,但樂視網也并不甘心躺平,時不時還整出一些“花活”刷一波存在感,去年春節期間,樂視APP以“欠122億”的logo火出了圈,順勢還登上了一波微博熱搜。
據樂融致新CEO張巍透露,樂視APP的這波自黑式營銷,讓樂視視頻APP的下載量上漲了20%。
在沒有了大額資金注入后,用自嘲自黑的方式來引發關注,似乎是樂視能做的為數不多的事,這家昔日曾風光無兩的公司,在用這種方式宣示著自己的存在。
正如樂視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所說:“過去的幾年中,公司一度深陷困境之中,這使得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比在其他公司更多的努力和艱辛,有時甚至需要我們低下高昂的頭。”
給未來攢下籌碼
在樂視仍為了生存努力的時候,遠在異國的老板賈躍亭也時不時有消息傳來,但好消息并不多。
最近的一則新聞,是賈躍亭又新增了一則被執行人信息,自今年2月以來,老賈已經4次被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超25.78億元,平均每1個月就得被執行1次。
美國的造車事宜,也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雖然法拉第未來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但登陸資本市場后又出了不少鬧劇,此前由于一再推遲財報發布時間,還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發出了退市警示函。
對于這位昔日的創始人,樂視已經無法再約束和要求他更多,唯一能做的,是在賈老板還沒回國的日子里,把現有的一畝三分地經營好。
由于過去的歷史原因,使得樂視目前已經沒有辦法獲得更多的資金注入,這也使得目前在新業務拓展時將會面臨極大的壓力。
尤其是去年提出的回歸智能生態賽道,注定是一條燒錢的路線,想要復制過去樂視電視的輝煌并不容易,只能寄希望于在創新領域能夠有所作為。
不過考慮到樂視電視過去積累下的大批用戶,樂視仍然有希望通過軟件獲得收益。
至于樂視網,已經無力再和“愛優騰”們對抗,但依靠過去積攢下來的影視,也并非沒有想象空間。去年11月,樂視視頻推出了“鯨群計劃”,開始與二次創作者合作,通過授權樂視旗下影視劇版權的形式,實現對影視劇作品的二次傳播。
這種二創的內容形式,實際上也比較符合目前網友的觀看習慣,尤其是二創內容在短視頻平臺的傳播,也能夠幫助樂視引流,帶動APP下載量和注冊會員人數的增長。
從種種市場動作來看,如今的樂視,似乎在致力成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它不再講一些“生態反化”的龐大故事,反而專注于一些能夠穩定創造價值的板塊,盡管仍然有龐大的債務壓身,但眼下已經是他們能夠選擇的最好的路。
盡管未來,樂視仍然會和賈躍亭深度綁定,但當前樂視所做的一切,或許也只是為了在不確定的環境里,攢下更多翻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