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繼上周7家公司過會之后,本周將再有9家公司迎接考驗,這其中不乏有小米系公司、醫藥流通公司、分拆上市者、處于未盈利狀態的科創公司等。
創業板:小米系皓澤電子亮相
繼上周4家公司成功晉級之后,本周將有3家公司于6月10日迎接挑戰,分別為河南皓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皓澤電子)、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人健康)、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特科技)。
皓澤電子的預計融資金額為4.82億元,這是一家以微型驅動馬達為主營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單向開環馬達、雙向開環馬達、光學防抖馬達、閉環馬達、光學變焦馬達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及周邊、智能穿戴等眾多智能終端領域。公司與丘鈦科技、信利光電、同興達、舜宇光學、合力泰、三星電機、立景、歐菲光、聯創電子、MCNEX等國內外攝像頭模組廠商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將產品應用于OPPO、vivo、三星、小米、榮耀、諾基亞、中興等智能手機品牌及聯想、華為、Amazon、小天才等國內外智能終端品牌。
根據TSR研究報告,2018年至2020年全球VCM馬達出貨量分別為17.93億顆、18.03億顆和16.37億顆。同期皓澤電子出貨量分別為1.23億顆、1.62億顆和2.29億顆,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86%、8.99%和13.99%,皓澤電子出貨量及對應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上升。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5.11億元,凈利潤6988.29萬元。
華人健康的融資金額則為6個億,這是一家醫藥流通公司,主要從事醫藥代理、零售及終端集采三大塊業務。說明書顯示,華人健康主要從事代理業務上游合作廠家有上海醫藥集團、廣州醫藥集團、麗珠醫藥集團、齊魯制藥集團、四川峨嵋山藥業、辰欣藥業等。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合作的代理品規為502個。到2021年12月31日,華人健康已擁有880家門店 (877家零售藥店和3家門診)。上述門店主要集中在安徽省(省內門店數量850家),遍布省內13個地市,系安徽省最大的藥店連鎖企業。另外,華人健康還以全資子公司匯達藥業為主體,依托代理業務、零售業務已形成 的規模采購優勢和經營能力,專業從事醫藥終端集采業務,主要為單體藥店、小型連鎖等零售終端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務。
英特科技的預計融資金額為4.45億元,這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效換熱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包括高效新型殼管式換熱器、同軸套管式換熱器、降膜式換熱器等產品以及分配器等,作為熱泵、空調的核心零部件,廣泛應用于采暖、熱水、制冷、工農業生產等領域。 在客戶方面,該公司與國內的海爾、天加、美的、格力,美系的麥克維爾、約克、特靈、開利,日系的大金、日立、三菱重工等大型知名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科創板:海康威視分拆公司本周一上會
科創板方面,6月6日將有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外山)、杭州螢石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螢石網絡)攜手上會,6月8日另有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環科技)、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磁谷科技)站在舞臺中央。
此前界面新聞已經對螢石網絡做了梳理,不但因其融資金額高達37.39億元,還在于這家公司乃海康威視(002415.SZ)的分拆標的,且其與海康威視在客戶層面和供應商層面都有重疊,更控股方存有同業競爭現象,6月6日結果如何待解。
星環科技的融資金額也不容小覷,為19.61億元,遠高于山外山的12.47億元和磁谷科技的4.5億元。說明書顯示,星環科技是一家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商,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軟件及服務,已形成大數據與云基礎平臺、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的軟件產品矩陣,支撐客戶及合作伙伴開發數據應用系統和業務應用系統,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
不過這家公司目前處于未盈利狀態,2019年至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11億元、-1.84億元、2.4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1億元、-1.91億元、-2.38億元。另外,在報告期內,星環科技的銷售費用占比營業收入較高,分別為為85.59%、59.75%、61.42%,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公司表示,目前銷售體系和技術支持與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成熟,伴隨規模效應,銷售費用增速預計將逐漸放緩。
至于山外山和磁谷科技,前者是一家主營血液凈化設備與耗材的公司,并能提供連鎖血液透析醫療服務,該公司的血液凈化設備已在國內外累計實現裝機1萬余臺,累計在全國1000余家醫院實現了終端裝機。后者主營業務為磁懸浮流體機械及磁懸浮軸承、高速電機、高速驅動等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此公司主要產品為磁懸浮離心式鼓風機、磁懸浮空氣壓縮機、磁懸浮冷水機組,具有傳動無機械接觸、高速高效、節能等技術優勢,主要應用于污水處理、化工、印染、食品、制藥、造紙、電子、機械制造、建筑等行業。

主板:中環股份“小弟”歐晶科技闖關
主板方面上周錄得3過2,其中的中健康橋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獲得通過,而本周只有2家公司會走到聚光燈下,分別是山東嘉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華股份)和內蒙古歐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晶科技),上會時間為6月9日。
嘉華股份是以大豆蛋白為主要產品的大豆深加工企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與國內知名企業如雙匯發展、安井食品、中糧集團、金龍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銷往國際市場,主要產品大豆蛋白和大豆膳食纖維遠銷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中亞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上半年嘉華股份的營業收入達6.3億元,凈利潤4077.08萬元。
歐晶科技則立足于單晶硅材料產業鏈,主要為太陽能級單晶硅棒硅片的生產和輔助材料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提供配套產品及服務,具體包括石英坩堝產品、硅材料清洗服務、切削液處理服務。據歐晶科技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石英坩堝產品領域,公司與中環股份、寧夏協鑫、有研半導體、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挪威挪森(NorSun Corporation AS)等大中型單晶硅片生產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硅材料清洗及切削液處理服務領域,公司與中環股份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歐晶科技對中環股份有依賴性,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公司對第一大客戶中環股份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87%、86.79%、86.5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