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振芳
高考志愿填報賽道迎來新玩家。
近日,網易高考智愿APP在蘋果應用商城上線,華為應用商店未發現該APP。網易高考智愿目前僅提供大學查詢、備考指南、院校資訊、高招訪談等功能。與同類型APP相比,其內容略顯單薄。
網易此時入局,或與日漸龐大的高考志愿填報經濟有關。
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國有1193萬考生報名參考,同比增加115萬人,創最新歷史記錄。
“信息不對稱是高考志愿填報的一大門檻,尤其是四五線城市的考生家庭。”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儲殷此前接受界面教育采訪時表示。
艾媒咨詢2021年數據顯示,43.5%高考生通過高校官網及公眾號獲取志愿填報資訊,38.3%通過學校招生簡章了解相關訊息。其中,32.4%高考生/家長可接受200-500元志愿填報付費咨詢,6.9%的高考生/家長可以接受800元以上。

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達7.9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9.5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高考考生缺乏獲取高考填報信息的渠道,隨著高考錄取人數逐年增多,高考志愿報考行業付費需求增多,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共有2000家志愿填報相關企業,較去年新增超500家。2013年前,國內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僅為個位數。
目前,高考志愿填報賽道有優志愿、掌上高考、高三網、大象志愿、高考志愿君等產品。 其中,優志愿位列蘋果手機高考志愿服務下載第一名。其會員價為388元/人,提供大學及專業對比測評、智能填報、課程及考生社區服務。
互聯網大廠同樣瞄準這塊市場。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日前宣布上線2022高考信息服務,百度推出“AI志愿助手”,騰訊教育于去年4月推出“招生通”、“新高考通”等產品,其中包括智能志愿填報、報考熱度監測等板塊。知乎在“2022高考加油”模塊下設“AI志愿”模塊。
以夸克為例,圍繞高考其推出“大廠都招哪些專業”、“最牛專業”等模塊,針對當下熱門的互聯網、銀行券商、石油化工、新能源及熱門企業,給出行業分析、往年人就讀學校及專業的數據分析;并推出各類高考志愿填報直播,院校及就業特色榜單。
高考志愿填報市場同時也存在高額服務費、政策不準、信息不實、誤導甚至詐騙等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有的志愿填報軟件達數百元至千元,一對一咨詢輔導高達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但填報軟件依靠的大數據其實都是學校官網、教育部網站和陽光高考平臺上的公開信息,至于動輒上萬元的一對一咨詢,“含金量”存疑,“從業數年”“經驗豐富”的“名師”可能只參加了三四天培訓就速成上崗。
教育部明確,各地要聯合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或個人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活動的監管,加大治理收費不規范、價格欺詐及虛假宣傳等問題力度,提醒考生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