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娛 零壹
從產量來看,國漫番劇的發展是穩定向上的:據骨朵數據統計,2021年國產青少年動漫劇新作共上線114部(不含動態漫和動畫短劇),這一上新數量為歷年最高,比2019年的74部足足增長了54%。
但2022年的動畫番劇行業,與其他長視頻內容一樣面臨著大量挑戰:國漫番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觀眾的審美要求與日俱增,對“國漫”的寬容也逐漸消失;視頻平臺傾向降本增效,但市場頭部內容基本不減,內容精品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行業資金鏈普遍緊張和投資收縮,也給動畫公司帶來更多現實的生存壓力。
近日,ASK動畫創始人于沺受邀與讀娛君分享了自己對創作、公司運營以及行業前瞻的許多看法。ASK動畫早在2006年就開始正式化公司運營,制作過《萬古仙穹》系列、《今天開始做明星》等國漫番劇,是國內最為資深的動畫內容開發商之一,以自有漫畫IP制作的原創番劇《最后的召喚師》也已于4月開播。在當下階段ASK做原創項目的目的主要是什么?以于沺的行業一線視角來看,動畫產業的現狀和未來又如何?
“后疫情時代”的動畫行業怎么走?
疫情的影響是難以避開的話題。對動畫公司來說,于沺形容2020年是單純的“停下來”,就是原本10個月做完的事情變成15個月了;2021年則是“恢復期”,大家都希望追回之前的狀態,但一些中期影響已然出現:“為了讓現金流盡快豐沛起來,大家都會追逐盡可能多的項目,但許多項目出現了‘先立后砍’,所以對行業而言2021年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
到了2022年,就真的有一點偏向“生死存亡”的考驗了。不難發現,今年以來視頻平臺的主要策略基本都是“降本增效”,內容開支的收縮就成為了常態。“疫情對視頻平臺的影響,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就已經輻射到內容公司、制作公司,最直觀的表現所有內容開發的資金池體量都變小了,前幾年起碼還有可能挑著做項目,現在沒有那么多可以讓你去挑選的了。許多業內公司都遭遇了相似的情況。”于沺告訴讀娛君。
面臨這種情況,是不是要堅持?往哪條路去堅持?對行業來說,當下是一個危險又有些迷茫的時期。
一個有些反常識的現象是,2022年以來各視頻平臺推出的頭部內容并未變少,甚至感覺上是好內容不斷檔的。比如劇集方面,年初有《人世間》《開端》等全民爆款,近兩天的《夢華錄》和《警察榮譽》豆瓣評分達到了8.8和8.1,不同題材多點開花,甚至比疫情前更熱鬧;而動畫方面也不乏熱點,B站今年以來播出《鬼滅之刃:游郭篇》和《間諜過家家》均取得了超高的熱度和口碑。
除了生產周期、內容儲備因素外,視頻平臺的“降本增效”也并不是縮減所有內容開支,而是在盈利的基礎上繼續追求頭部內容,而不再去為了填充內容庫而忽視質量,這其實意味著“精品化”的要求被提高到了特別現實甚至嚴峻的程度。“平臺的變化其實倒逼所有動畫、影視內容公司必須精品化,而且要很高效的工業化。”于沺告訴讀娛君,“每一家平臺在做項目評估的時候都會非常謹慎,很少出現以前單純為了數量快速盲目立項的情況。”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平臺對于精品的投資還是積極的,但你怎么去獲取到這部分資金?在獲取到之前,你應該怎么讓自己‘活下去’?”
真正的精品是全方面的優秀,也需要大體量的資金投入,對行業中大量中、小規模內容制作公司來說其實越來越難以實現。對此于沺的建議是“先把某一個方面做到極致”:“要么是視聽感受驚艷,要么是故事、創意極好等等,真正的精品是全占的,但無法全部做到完美的情況下,起碼要把某一個方面做到極致,去符合基礎的精品邏輯。”
與此同時也要盡可能去優化成本結構,在過去行業中不少人會覺得項目虧損無所謂,還會有很多融資等機會之類的,但現在也要在良好現金流的基礎上去追求精品化。
面對新形勢,除非自己放棄了,那么‘想辦法活下去’就是第一位的。于沺認為隨著視頻平臺的改變,作為內容供應商也一定要主動調整策略。“在最難的狀態下,一定要讓最精銳的人、擁有創作能力的人以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態繼續留著行業之中,這樣才能為下一步的精品化運作做儲備,形成良性循環。”
從漫畫到動畫,原創項目的長期價值
在為未來趨勢做準備的前提下,《最后的召喚師》對ASK來說顯然就具備了更長遠的意義。在于沺看來,第一部從漫畫開始孵化、自制動畫的開發經歷非常珍貴,最核心的收獲是對整個團隊的磨合度提升巨大:資金如何規劃、人員如何排布,制作如何取舍……都是對公司制片能力的一次極大考驗。
“對動畫團隊尤其二維動畫團隊而言,團隊磨合度越高也就代表它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于沺解釋道:“做原創項目時會無限放大你團隊當中每一個環節上的問題,但所得的經驗也會就此影響日后做的每一件事情。”據于沺介紹,ASK接下來還會有《兼職神仙》等更多風格不同的原創項目。
《最后的召喚師》目前B站追番人數突破80萬,在2022年已開播的B站獨家國產動畫中排在第五名。這是一部比較典型的、處于市場中堅位置的作品——雖然不是《三體》動畫這種尚未開播就有近300萬追番的超級“頭部”,但它自身制作水平過硬,在同檔期中作品熱度和質量都在水準以上,又屬于ASK動畫開發自有IP的自研自制項目,因此無論是從單部作品的藝術創作角度還是背后公司的戰略思考而言,也具備相當程度的行業代表性。
《最后的召喚師》漫畫版于2016年在各大平臺開啟連載,目前已經更新了320話,全網總人氣超70億。漫畫改編幾乎是最常見的動畫創意源,但動畫公司通常是接受來自視頻平臺等IP方的定制需求充當執行角色,相比之下,自有IP自制動畫的挑戰要大得多,《最后的召喚師》又是ASK的首個自制IP動畫項目,開發過程稱得上“困難重重”。
如今觀眾并不會因為國漫身份就像五六年前那么寬容。一方面,動畫公司的工期和資金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觀眾的口味卻是早已被那些全球范圍內頂尖內容“養刁了”的,就像今年《鬼滅之刃:游郭篇》里那酣暢淋漓的戰斗、《吉巴羅》里那炫技般的視覺盛宴一般。“現在的觀眾盡管對于專業的術語、流程不一定了解,但他的眼睛和耳朵都是見過‘好東西’的,因為在現在這個開放的環境里,能夠引進讓國內觀眾看到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全球最頂尖的。”
因此在制作原創作品的過程中,既要在有限的資金和時間內完成進度,又不能留下太明顯的觀感瑕疵,制作上就一定會面臨許多取舍,怎樣去做到“相對完美”,就是需要制作方不斷思考的。
同時和影視化改編一樣,從漫畫到動畫的過程中IP的“改編或魔改”的問題也會出現,比如在《最后的召喚師》的評論區,有的觀眾希望徹底還原,有的則寄望于改編后的內容能夠完善原作的某些問題,市場的意見并不統一。
“任何作品都有那種除非做顛覆性改編才能改變的原生問題,我們選擇盡可能保持原汁原味,所以當時定下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把不適合動畫語言表現以及一些BUG規避掉。”對于來自觀眾評論的影響,于沺的觀點非常清晰——作為成熟的創作團隊,一定要有自己的堅持和標準。如果真正要著眼于未來,就不能去看太多觀眾的評論,也不能影響你作為動畫專業人士的判斷力:“如果你的內容都沒能讓你自己堅持,那就更不用說再去打動觀眾了。”
在疫情帶來的新形勢下,于沺對于公司下階段的業務布局方向也比較明確:以內容孵化和運營為主,提升專業化水平,其他業務則作為內容孵化運營的輔助。比如虛擬偶像,ASK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運作,原因就是希望自有IP角色能夠有這方面出圈的可能性,而ASK在聲優領域的布局也能帶來現金流以及‘中之人’人才儲備等。
此外,ASK公司旗下還有《紅日》這樣的偏先鋒藝術的漫畫作品,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內出版規劃,成書質感相當高。在于沺看來,《紅日》這樣的厚重的美術風格如果要動畫化,目前的3D引擎制作番劇的常規模式是無法滿足的,未來可能會與外部合作以電影、OVA等形式打造。
國產動畫未來可期,但還需要時間
雖然短期內面臨著許多困難,于沺也坦言可能會減少并行的項目,但他對動畫市場的未來發展仍然是有樂觀一面的。以讀娛君理解來看,這種樂觀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其一是市場長期趨勢仍然向好。于沺告訴讀娛君,即使在近幾年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動畫番劇單價仍然是在上升的;同時據《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網絡動畫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205.2億元,是2016年市場規模的近四倍,而在2020年疫情期間,泛二次元內容社交媒體討論規模同比增長了75%。可見動畫市場仍然處于發展的上升期。
其二是國內動畫工業化進步明顯。“相比2017、2018年時期,近幾年來最大的一個進步是大家基本上能以本土資源以較高的完成度制作項目了。”于沺告訴讀娛君:“之前大家很推崇找了多少日本人加入作畫、演出,但現在不管是制片和制作各方以及觀眾,都不再把海外人員的參與度作為賣點或關注點,但即便現在再與日韓團隊進行合作,大家都可以非常流暢地銜接,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在基礎流程上出現磕磕絆絆的情況。”
于沺認為,在不到十年時間內,國內動畫番劇行業可能完成了日本行業四十年的演化。除了動畫人才儲備增長、聰明才智的因素外,日本半個世紀以來的流程也是有僵化的,有些習慣會一直保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不過在于沺看來,行業的發展也需要更多時間,有不少經驗積淀、市場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上先進市場的。比如頭部內容的差距客觀存在,于沺告訴讀娛君,《鬼滅之刃:游郭篇》最后的精彩制作水準給許多國內專業人士的震撼就相當大,“個性陽光點的人可能會想好好做下去,未來有一天條件成熟了也能做這么燃的作品,有的從業者可能會哭過一場后覺得自己放棄算了,永遠達不到這種程度。”
但他覺得從業者們也無需太過著急。因為這種頂級精品的出現不僅需要藝術水平上的積累,也往往是要集合大量優勢資源去做的,這就需要一個發展過程——需要行業人才的集中合作、更高級別投資來促成合作等。“日美等行業相對先進的高級人才流動是非常靈活和健康的,國內目前對于‘人才’與‘公司’之間的綁定意識過強”于沺告訴讀娛君。
在交談的過程中,最讓讀娛君印象深刻的是在行業面臨危機的情況下,于沺對動畫行業各類細節信手拈來,這種興趣斐然傳達出了一種既理性又樂觀的態度。在交談的最后于沺說:“由于科技的發展,很多行業的基礎原理都改變了,而動畫特別是二維動畫的核心邏輯一直沒變,所以它是一個很奇妙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