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富質點 八月
編輯 | 肇瑞
你的動力夠超威嗎?
這是功夫明星甄子丹多年前代言超威電池的廣告。那個時候,同一個縣城走出來的超威和天能,被稱為“電池雙寡頭”。
超威雖然晚于天能成立,但一度風頭大盛。其曾在年報中援引機構數據稱,
公司市場占有率已從2011年的約24.5%迅速上升至2013年的約38.3%,成為行業第一。
《財富質點》發現,在2017年公布的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上,天能第一,超威第二,那是比亞迪、寧德時代還在它們后邊。而在2020年公布的名單上,寧德時代排在了首位,天能第二,超威已經位居第四。
排位變動的背后,是業績的此消彼長。如今的超威,正面臨業績增長放緩的境地。
2021年,超威旗下上市公司超威動力實現收入294.89億元,同比增長8.0%;凈利潤5.16億元,同比下降28.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超威共聘用13062名員工,上年同期為15105名,同比減少2043名。而在2019年末,其合共聘用員工數為15296名。
在鉛酸市場增長空間現出疲態后,作為昔日鉛酸電池大王的超威,走向何方?
01、起伏超威
超威創立于1998年,創始人是周明明。
據浙江湖州市委統戰部網站信息,周明明出生于1968年,出身于電源研發之家、酷愛化學專業技術。
1989年,周明明從杭州師范學院化學系畢業,成為一名教師。后來他辭去公職,辦起了電池廠。
超威起家于湖州市長興縣,這里有電池產業發展的基礎。
據長興縣政府網站介紹,當地有幾大主導產業:新型電池、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紡織等。其中,新型電池排在四大主要產業的第一位。
周明明創辦的超威是長興縣的明星企業,也是當地領導調研名單上的常客。周明明本人曾是浙江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入選過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2010年,超威動力在香港主板上市。公開資料顯示,超威動力的主營業務為鉛酸動力電池等,是江蘇雅迪、天津愛瑪、浙江綠源、山東比德文、上海立馬等知名電動車的原裝電池供應商。
上市后,超威一度積極擴張,跑馬圈地。
2012年一年間,超威一口氣完成三項收購兼并。先后收購了江蘇永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60%的持有權益和浙江振龍電源股份有限公司28%的持有權益;同年7月,超威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河南超威,收購了沁陽市立標隔板有限公司85%的持有權益。
2013年,超威與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委會訂立框架投資協議,計劃投資5億元在該開發區建造新生產設施。其中,第一階段投資總額約1.5億元,預期可實現電極板年產能約1200萬套。
當時的鉛酸電池市場正在快速崛起,一通大動作下來,超威集團乘風而起,產能穩步增長。
據超威動力年報披露,2012年-2015年度,其鉛酸動力電池年產能分別為9000萬、1.2億、1.3億、1.4億。
快速增長的產能和業績,奠定了超威在行業內的地位。
超威曾在年報中披露,根據弗羅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超威集團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由2011年約24.5%迅速上升至2013年約38.3%,成為行業第一。
官網介紹,超威在全球擁有108家子/分公司和2萬多名員工,綜合實力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179位、中國制造業500強第7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50位。
風生水起背后,暗藏不確定性。
2010年前后,血鉛事件被廣泛關注,環境保護部隨后開始對鉛蓄電池企業進行督察。
超威動力曾在年報中提到,環保部于2013年4月和12月先后發布首兩批共24家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鉛酸電池及再生鉛制造企業名單公告,其中包括超威旗下4家附屬公司。
2013年11月,環保部與工信部共同發布第一批共6家符合《準入條件》企業名單公告,當中包括超威旗下江西新威動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集團有超過50%產能已正式通過環保部核查,獲評為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余下產能正待隨時通過核查。”
一年后,超威動力在2014年報中披露,集團有超過60%產能已通過環保部核查。“本集團有信心于2015年前,全部產能將通過核查。”
但到了2015年報中,超威動力則稱,“現時,本集團64%的產能已正式通過工信部及環保部的核查。”
緊接著,鉛酸行業迎來了一項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國家將針對污染型鉛酸電池征收4%的消費稅。
當時業內討論熱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考慮到環保等因素,鉛酸電池已不賺錢了,超威動力2015年的凈利潤率1.6%;天能動力2015年報顯示,凈利潤率為3.57%,表現好一點,主要原因可能是天能的鋰電業務比超威大一點。
2017年之后,超威就進入了營收增速放緩階段。2017年-2020年,超威動力的收入分別為246.54億元、269.48億元、271.82億元、273.05元;年內利潤分別為4.72億元、3.78億元、5.07億元、7.25億元。
02、擁抱鋰電
“超威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在做強、做優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整合全球新能源優勢資源,再造一個新的超威。”
2017年8月,周明明在中共長興縣委十四屆二次全體 (擴大)會議上這樣說。
事實上,2016年開始,超威開始求變。除了響應環保的要求外,還有電池技術路線的挑戰。
據華安證券的分析,自2017年以來,鋰電在兩輪車市場急速滲透,銷量占比從原來的不足20%,已逐漸擴張到超過40%,與之伴隨的是鉛酸兩輪車銷量份額被蠶食。

而從超威動力本身的業務來看,占據收入大頭的電動自行車鉛酸電池業務自2017年以來的營收增長放緩。2017年-2020年,鉛酸動力電池業務中,電動自行車電池營收分別為181億元、194.17億元、172.49億元、162.24億元。
超威也意識到了其中的風險。其在2016年報中強調,“本集團的鋰離子電池產能也在持續擴張當中。而啟停電池產品則于2016年第四季度投入生產。”
超威對鉛酸電池之外的布局緊鑼密鼓滴進行。
2017年1月,超威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簽約,投資1.025億美元在長興縣經濟開發區合資成立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鈉-氯化鎳(簡稱鈉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9年10月,超威集團對外發布電動車專用純錳酸鋰電池。2020年,河南安陽市新型動力鋰電池項目簽約儀式在浙江超威集團總部舉行,該項目的主打產品是超威新型錳酸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
除此之外,超威還與科研院所等機構展開合作,比如與上海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成立了“超威-上大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等全面推進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與普林茨教授(Professor Prinz)團隊合作研發高溫燃料電池等。
超威2021年報顯示,鋰離子電池業務本年度增長喜人,實現收入2.46億元,上年同期為1.41億元。
形成對比的是,作為超威動力收入大頭的鉛酸動力電池業務,增速明顯放緩。去年,其電動自行車電池板塊收入為160.38億元,上年同期為162.24億元;電動車電池及特殊用途電動車電池板塊收入為81.87億元,上年同期為80.54億元。
超威在求變,天能也沒閑著。
2020年8月,天能在浙江長興發布了天能SLFP超級磷酸鐵鋰系列和天能LMFP超能錳鐵鋰系列產品。
03、友商天能
行業變遷的這幾年,在資本市場上,超威也頗有故事。
同在一個縣城的超威與天能動力,可謂“一山二虎”。雙方經歷過長達幾十年的激烈競爭,將戰火燒遍廣告、渠道、電商等多個領域后。在代言人身上,超威引進了明星甄子丹,而天能則引入跑男李晨。
近年來,這對行業“冤家”頻頻出現交集。
2021年,天能與超威在當地政府牽頭的一個產業項目上達成合作。
工商資料顯示,浙江長興動力電池產業大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1日,股東分別為浙江長興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長興經盛實業有限公司、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據媒體報道,天能集團表示,長興公司系為響應浙江省首批行業產業大腦建設試點“揭榜掛帥”項目而成立。長興縣是動力電池重鎮,參股長興公司的天能與超威為國內行業龍頭,該公司今后或更多承接動力電池相關項目。
此前,天能動力還舉牌超威動力。
2018年2月,天能動力公告顯示,公司于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12日期間購入合共約1.214億股超威股份,收購事項的總代價約為5.576億港元。于收購事項后(經慮及出售事項)及于公布日期,天能動力持有合共1.1168億股超威股份,占超威已發行股本總額約10.08%。
2018年3月,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曾對媒體表示,“去年兩次增持股份,主要是對行業比較看好,而且超威估值確實很低,他(股價)掉下去我也會掉,從財務投資來說我也不賠,肯定能賺錢”。
對于浙江湖州或長興政府對于天能、超威這兩大同城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張天任還曾表示,“(當地政府)多次希望我們相互持股,不搞價格戰,這樣對行業有利”。
2016年,在天能集團30周年慶典上,超威集團還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祝賀詞,并表示“超威愿攜手同行優秀企業,圍繞行業整體價值展開合作”,當時就有聲音將之解讀為電池行業價格戰將終結。
在距離天能上一次舉牌一周后,超威動力2018年2月21日公告稱,公司擬向6名各自為獨立第三方的認購方發行1.32億股以“擴大股東基礎”,相當于擴大股本10.65%。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超威引入6名投資者的發行價格(4.48港元)遠低于市場股價,股份于彼時收市價每股5.45港元折讓約17.8%。交易完成后,天能動力持股比例將降至10%以下。
但這項認購并不順利,先是延期至2018年9月20日。超威動力還在2018年6月22日發布公告解釋稱,“認購方仍在為支付認購價物色各種可行解決方案。按照一般市場慣例,倘全體認購方準備就緒,所有認購事項將同時完成。”
但到了約定日期,超威動力卻發布了認購協議公告,“截至2018年9月20日止,本公司仍未從認購方接獲認購價,而認購協議尚未完成。由于本公司并未同意將完成日期進一步延遲至2018年9月20日之后,認購協議已告失效及不再具有效力。”
相應的,超威動力的股價也在2016年底達到歷史最高值6.87港元/股,之后開始一路下行,至今未有較大起色。
截至6月7日收盤,超威動力的股價僅1.88港元,市值20.76億港元,而天能動力股價為8.34港元,市值93.92億港元。
校對 | 卡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