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駝鹿新消費 秀珍
編輯|李君
古人將自己親兒子謙稱為“犬子”,如今家養的寵物小狗則被喚為“兒子”。“身份”互換的背后,是當今養寵觀念的改變與寵物經濟的迅速崛起。
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6844萬人,較2020年增加8.7%。2021年全國城鎮養犬人數為3619萬人,養貓人數為3225萬人,養貓規模較養犬人群較小,但增速更高,2021年同比增速達19.4%。
富養寵物
寵物擬人化的觀念改變說明:所有可供人消費的,幾乎都可以在寵物身上再做一遍,這也催生了一系列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
李婷和丈夫都是第一批計劃生育下的獨生子女,獨立、缺少陪伴是他們成長共同的特點,因此李婷在工作的第一年就領養了一只小狗“大白”。但是壽命相比人類的數十年,小狗十余年的壽命是養寵人一定會遇到的問題?!按蟀住比缃袷q了,她癱瘓了,日常都需要躺在兒童推車上“行走”。
李婷和丈夫尋遍了北京大小的醫院,花費數萬元無果,為了抓住最后的稻草,他們把希望轉向了一位寵物中醫,針灸、按摩、陪護等都需要李婷經常性請假。在她自己生小孩到小孩讀幼兒園,她都沒有辭職,但是為了照顧年邁的大白,她辭了職,想要陪伴她最后的時光。
從寵物領養買賣、寵物食品、寵物玩具用品、寵物保健、寵物婚配,近兩年,寵物攝影、寵物博主、寵物殯葬等都成為更新興的細分行業。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研究指出,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8000美元時,寵物產業會快速發展。近十幾年來,我國人均GDP加速增長,2016年我國人均GDP約為5.4萬元,2021年增長至8.1萬元,人均GDP的增長也進一步推動了寵物經濟的發展。
從寵物滲透率來看,雖然養寵的人越來越多,但我國寵物市場滲透率仍然不及美國1/3。
當前,80、90后是主力消費人群,這類人群擁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與養寵條件,是寵物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同時,“銀發經濟”和“一人經濟”的崛起,也是推動寵物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
“辭職在家帶狗”一事引起了李婷父母的反對,首先大白的壽命相當于人類的80多歲,除了癱瘓,老年狗還會遇到腎功能障礙、認知障礙(相當于人類的老年癡呆)、糖尿病等等,最重要的是35歲本就是女性再就業最難的時間。
但李婷不這么認為,大白是家里的一份子,她撫養孩子可以請產假、孕假、年假,甚至可以請保姆等等,但是寵物不一樣,而且大白需要更多家人的陪伴與看病陪護,外人照顧寵物首先會抗拒,并且沒有她細心。
李婷對駝鹿新消費表示,她還向醫生學會了寵物按摩,平時會發一些寵物短視頻到社交平臺上,也引起了不少關注?;ヂ摼W平臺的興起,“云養寵”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對于李婷這樣家庭收入穩定并且擁有一定財富積累的人群是寵物經濟的主要消費人群。而Z世代的年輕人給寵物消費也是十分大方。
Z世代作為第一批互聯網“原住民”,他們經濟獨立,思想多元,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一代,對養寵要求也越來越高,很舍得給寵物花錢,社交平臺打扮寵物,帶寵物出行也使寵物成了一種“社交工具”。
雙雙是1998年出生的江蘇女孩,剛步入社會兩年的她在上海工作,目前月薪8千多,不久前,她同事家的貓生了一窩可愛的小貓咪,她一心動,領走了一只。在自己不到20平米的主臥里,添置了貓架、貓砂盆等等,還在小紅書的種草下,購買了一系列貓用品,包括玩具、貓窩、逗貓棒、尿墊、除臭噴霧等等,花費上千元。雙雙表示,小貓的抵抗力很差,要小心呵護,千萬不要生病。她聽同事說,除了打疫苗,貓咪若是生病去寵物醫院花費都要上千起。
疫情影響最小
當前,疫情的反復無常影響了國內很多經濟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投資機構出手更加謹慎,甚至開始觀望不前。就消費賽道而言,根據駝鹿新消費統計,今年5月份的融資金額創了近半年新低。業內投資人士更是透露,今年有不少投資機構已經不再投資消費賽道。
不過,寵物經濟這一賽道在今年似乎并未受到疫情過多沖擊。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2490億元,比2020年增長20.58%,增速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而從幾家寵物公司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到,疫情非但沒有給寵物行業帶來太大的沖擊,反而還讓一些企業獲得了逆勢增長。
寵物衛生用品企業依依股份是2021年上市的,從近三年營業總收入來看,營業總收入最低為2018年的9.03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12.41億元。
6月初,來自溫州的源飛寵物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IPO申請獲通過,擬登陸深市主板,沖擊“寵物牽引用具第一股”。據招股書數據,2018年至2020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4.35億元、5.15億元、6.08億元,2021年1-6月營業收入達4.79億元。
近期,寵物食品企業乖寶寵物的上市之路已經到第二輪審核問詢階段,據乖寶寵物招股書數據,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03億元、20.13億元及25.75億元,2020年及2021年同比增速分別為43.47%及27.92%。凈利潤分別為416.02萬元、1.11億元、1.42億元。
而從駝鹿新消費整理的融資數據來看,近半年寵物賽道的融資情況較穩定,放長到年份來看,近兩年寵物經濟賽道也非常受資本市場青睞。
隱憂
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年增長率大部分都維持在10%以上。隨著寵物家庭滲透率和行業成熟度的持續提升,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預計2022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693億元。
各項數據都直指,寵物產業正處在一個風口上。
寵物食品是飼養寵物的剛性需求,貫穿寵物整個生命周期,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風口。據駝鹿新消費整理的寵物行業融資數據也顯示,寵物食品與寵物保健目前最受資本熱捧。
然而,寵物食品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養寵人。
6月,“信元發育寶貓糧事件”引發熱議,事情經過主要是眾多寵主發現自家貓食用信元貓糧或已致317只貓死亡,寵物主自費送檢貓糧,稱驗出信元品牌3款貓糧的細菌內毒素含量極高,懷疑就是此次事件的“疑兇”,并發布了《聯合聲明》,指責信元對貓咪受傷事實避重就輕,對其不真誠的道歉和補救措施嚴重不滿。而信元對此也作出回應,堅稱自家產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除了寵物食品,寵物保健也是寵物最關心的事情。寵物保健包括寵物醫療及營養品。目前,寵物保健是僅次于寵物食品的第二大細分市場。
從養寵人角度看,當前寵物保健行業“亂收費”“治不好”是最常遇到的狀況。不同于寵物食品作為飼養寵物的剛性需求,寵物保健主要集中在寵物幼年及老年時期。但是一旦發生,費用往往會超過寵物食品的幾十倍甚至百倍。
然而,不止人類社會有醫患糾紛,寵物也有。比起人類醫院主要以醫療治病糾紛外,寵物醫院里,更多的還存在著亂收費的現象。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寵物醫院”關鍵字,出現的大多為某某寵物醫院醫不好動物,反而出現亂收費,胡亂治療的情況,甚至出現治死事件。
在大眾點評上,駝鹿新消費搜索寵物醫院按照好評優先排序,附近好評高的醫院人均消費達千元以上,最高的北京派仕佳德動物醫院人均消費高達20413元,光掛一個專家號費用就200元,但是仍有許多差評,差評內容一般為檢查繁瑣、收費貴、服務態度差、寵物手術后惡化等等。
由于國內寵物醫院總體上規模散而小、醫師的準入門檻低,沒有嚴格的從業標準,所以城鎮寵物醫院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而三四線城市寵物醫院又一號難求。從寵物食品來看,進口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早、品牌信任度高,依然占據國內主要市場。
總體來看,雖然國內寵物經濟正在面臨飛速發展,但是寵物食品安全、就醫安全仍是急需同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