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券商資管行業又將迎來一位新成員。
6月16日,華安證券(600909.SH)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資管子公司并變更公司經營范圍的議案》。
具體來看,資管子公司的名稱為華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擬設立,最終以監管機構和登記機關核準的名稱為準),由華安證券全資設立,注冊資本6億元,注冊地為合肥(高新區)。
資管子公司成立后,華安證券的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由資管子公司承繼,公司不再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華安證券表示,本議案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并需通過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或許可方可具體實施。
與此同時,為確保資管子公司順利籌建,滿足監管規定和其業務持續發展要求,華安證券擬為資管子公司提供最高額度10億元的凈資本擔保承諾,擔保期限自資管子公司成立之日起至其資本狀況能夠持續滿足監管機構要求時止。
華安證券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4.83億元,同比增長3.78%;歸母凈利潤14.24億元,同比增長12.32%。并且在年報中已透露,公司加大資管投顧業務推廣,穩步推進資管子公司設立工作。
從營收構成來看,資產管理業務貢獻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減少11.20%;營業成本0.39億元,同比減少71.25%,毛利率92.55%,僅次于信用交易業務。

資管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于手續費和傭金。2021年,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38.89%,創歷史新高。
員工構成上,負責資產管理業務的員工不超過百人。在華安證券和主要子公司擁有的3323名員工中,資產管理業務人員共有75人。
去通道和主動管理轉型的行業大背景下,華安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卻有所下滑。2021年末主動管理產品規模588.19億元,同比減少8.78%。規模下降主要來自于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的減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增長較為明顯。
行業排名方面,資管業務受托資金規模排名較2020年下降1名至34名,資產管理凈收入排名提升1位達到行業第19位。

不過,去年11月,華安證券由于私募資管業務違規,被安徽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罰單指出,華安證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不同資產管理計劃賬戶間存在違規交易、債券投資風險管控不完善以及未針對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主要業務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建立收入遞延支付機制等問題。
華安證券表示,針對以上問題,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強監管部門溝通,二是嚴控投資交易行為,三是細化薪酬遞延制度,四是健全內部問責機制。同時公司還進一步加強合規經營思想建設,一是完善制度體系建設,二是牢固樹立合規意識,三是合規風險管理,四是提升風險控制能力。
事實上,為推動資產管理業務發展,擁抱主動管理時代,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方式將資管業務從券商主體中剝離出來成為行業趨勢,多家券商已采取行動,其中更為深遠的考慮則是對公募牌照的渴求。
今年4月末,國聯證券、國信證券相繼宣布,擬出資10億元、15億元設立全資資管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其中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待相關法規出臺后予以申請。
對資管子公司的未來規劃,同樣謀求公募牌照的也包括申萬宏源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等頭部券商。
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調整優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支持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依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