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訊 甘深
“世界五百強企業沒有一個沒采用過并購手段。”在股東大會貴州茅臺董事長丁雄軍如是說。
在茅臺股東大會提及收購后的4天,6月20日,酒訊從天眼查發現,貴州習酒已于近日退出貴州茅臺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后,貴州習酒持有5%股份已歸貴州茅臺集團所有。
子公司逐步“獨立”、營收超百億,作為最為成功的案例,習酒在打下“樣板”的同時,也將貴州茅臺與收購子公司的“相處模式”再度推向聚光燈下。
對于收購,在此前股東大會上,貴州茅臺高層的回復及態度,如同一顆石子,讓一潭清水泛起層層漣漪。
立足當下,貴州茅臺需要在2萬億元市值的基礎上奮戰“世界一流”目標,同時還要兼顧強大穩定的現金流。如今手上金融資本充足,貴州茅臺在并購上將劍指何方,能否就此打通“世界一流”之路?
圖片來源:貴州茅臺官方
01 “曖昧”并購觀
酒業新一輪整合到來,產能正成為高端白酒競爭重要籌碼。據酒訊了解,作為國內白酒龍頭,貴州茅臺在股東大會上釋放了一連串信號,但并未公布茅臺酒短期新產能計劃。
當醬酒酒企不斷通過收購中小酒企擴充產能時,貴州茅臺手握一票資本,卻仍按兵不動。
除直接投資外,投資并購往往被視為酒企短時間擴產增能的一大出路。在此次股東大會上,當投資者提出是否有對主產區各種小酒企整合計劃時,貴州茅臺高層的回答略顯“曖昧”。
“貴州茅臺發展的地理空間有一定范圍要求,茅臺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域面積共約15.03平方公里。并購過程當中有利有弊,要看周邊是否有適合貴州茅臺的項目。”對此,貴州茅臺副總涂華彬回應稱,若沒有便暫緩或放棄,如果條件成熟,有優質標的,并能夠和貴州茅臺有較高契合度,管理層以后也可以作一些思考和爭取。
在信達證券看來,在地理區域上茅臺鎮釀酒核心區域15平方公里,其中8平方公里已得到充分利用,尚有7平方公里待釋放,后續經科學規劃及充分論證后可合理開發。貴州茅臺中長期通過自建產能、兼并收購等方式,仍有望實現茅臺酒產能的持續擴容。
值得一提的是,丁雄軍在會上補充認為,茅臺要打造為世界一流上市企業,談并購不限于并購。世界500強企業沒有一家沒采用過并購手段,茅臺集團做金融投資還有法律上的支撐,所以除主業酒業外,也有產融結合的金融板塊。
“茅臺在茅臺鎮收購酒廠的可能性不大,規范性門檻將擋住很多民營企業。復星科技當時把茅臺鎮所有酒廠都考察一遍,最后才簽約收購夜郎古酒業,財務的嚴謹性、規范性是很多中小型酒廠不具備的。”對此,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分析,“茅臺有雄厚的資金沉淀、信用背書和資源整合能力,把閑置資金投向更多符合國計民生、股東利益和貴州省政府利益的項目,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圖片來源:茅臺股東大會現場
02 并購“催化劑”
并購,早已成為貴州茅臺發展不同階段的催化劑。
梳理貴州茅臺并購史不難發現,與貴州習酒“聯姻”是其“收購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
在上世紀90年代,規模一度達到2億余元的習酒,因擴張過快導致資金鏈斷裂,在1998年被茅臺集團以承擔債務方式兼并。彼時,茅臺集團收購習酒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低端口糧市場缺失,而后期習酒也在高端品類中打出了一片天地。
今年,習酒持有的5%茅臺財務公司股權被劃轉至茅臺集團,更被外界看作習酒意圖獨立上市的信號。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習酒獨立上市,而不是直接并入已上市的母公司中,是為有利于茅臺集團自身資產的壯大。
習酒之外,茅臺集團此后還收購了海瑪酒莊,將茅臺啤酒公司和華潤雪花重組,跨界收購貴州高速等。有聲音認為,貴州高速旗下的貴州最美高速商貿有限公司是茅臺酒銷售渠道之一,茅臺集團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一系列并購的背后,也隱藏著貴州茅臺不斷拋售劣質資產的果斷。據酒訊梳理發現,貴州茅臺最近在并購上一直做減法。
據悉,早在2019年,茅臺集團就聲明停止貼牌定制酒業務。今年初,茅臺在波爾多的海瑪酒莊易手,并將持有的遵義華潤雪花股權清倉轉讓。此外,茅臺技開公司白酒業務已于今年5月并入貴州茅臺保健酒公司,同時后者正謀求出售所持白金酒公司40%股權。
就公司并購項目現狀及未來計劃,酒訊向茅臺方面求證了解,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復。
肖竹青對酒訊分析,茅臺目前在并購方面很謹慎,不斷出讓一些參股的民營參股企業,目的是為了保證茅臺的品牌少受干擾。原來這些茅臺參股公司一直對外大量賣貼牌酒,發展貼牌用戶,稀釋和消耗了茅臺的品牌效應。
圖片來源:貴州茅臺官方
03 優質標的融合不易
酒訊注意到,目前整個茅臺鎮基本上仍以定制酒、貼牌酒為主,大量業外資本開始進入醬香酒領域,一些上市公司也來到茅臺鎮購買酒廠,對整個醬香酒領域進行滲透和瓦解。
另一方面,茅臺管理層并未對并購全盤拒絕,“條件成熟”及“和茅臺契合度很高的企業或項目”留出了可操作空間。
天風證券認為,符合行業龍頭企業并購標準的境內優質標的資源緊張,小體量標的并購對企業業績助力程度不足,且存在標的估值分歧、并購后整合難等問題。并購低端酒類品牌對企業品牌價值無明顯益處,品牌印象及地區粘性短期內較難改變,品牌協同難度較大。
近年來,貴州茅臺已經逐步向上下游產業鏈靠攏。據酒訊了解,此前貴州茅臺將茅臺技開公司旗下白酒業務全部剔除,為聚焦中上游產業鏈。
肖竹青預測,未來茅臺的并購有可能會在上下游展開。在上游,茅臺可能并購一些農業項目,解決原料保質保量,確保食品安全;在下游可能建立商業連鎖、自控終端。
布局產業鏈的同時,擴充產能也將成為未來貴州茅臺擴充的主要目的。根據貴州茅臺披露的2021年度經營數據顯示,茅臺酒在2021年的設計產能為4.27萬噸,實際產能達到5.65萬噸。系列酒對應的設計產能為3.17萬噸,實際產能僅2.82萬噸,其中6400噸于去年底投產的設計產能將于2022年釋放。
“現在制約茅臺發展的最核心問題是產能有限,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茅臺未來并購可能是在茅臺鎮核心產區內尋找有產能的釀酒企業,擴大茅臺優質醬香酒產能。” 對此,肖竹青分析,眾多茅臺鎮當地酒廠沒有完整的生產記錄、入庫記錄、銷售記錄,財務方面不規范,這對上市公司并購是個很大難題。
“白酒企業優質并購還應致力解決跨區域市場、價格帶增加、香型增加三大問題”,也有人士認為,較多酒企區域性特征顯著,并購不同區位標的利于解決區域擴張障礙,并購價位互補標的利于填補特定價位產品空白,并購不同香型酒企利于豐富產品香型組合,建立跨香型品牌體系。
肖竹青建議,首先,并購的對象需要具備協同效應,能夠為并購做增量價值。其次,并購必須考慮團隊融合,是一加一大于二,而不是一減一等于零。最后,并購需要在文化、生產要素、管理體系方面快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