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因板塊上漲太快,青銀理財在發行前一日緊急取消新能源主題權益產品的發行。
近日,青銀理財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原定于6月16日至6月27日發行的“青銀理財璀璨人生成就系列開放式凈值型人民幣個人理財計劃(一年開放新能源主題)”產品(產品登記編碼Z7003522000197,以下簡稱“青銀理財璀璨人生新能源”),現取消發行。
產品獲批后為何臨時取消發行?在上述公告中,青銀理財詳述了事件原委。
青銀理財稱,本次取消發行的新能源主題產品,按監管要求與內部流程,于4月下旬創設發行,并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進行了報備。彼時選擇創設新能源主題產品, 是從大類資產配置和投資角度出發,認為時機合適,該主題具備較佳的投資價值。
然而,短短兩個月過去,A股新能源板塊從估值洼地變成了反彈先鋒。青銀理財聲稱,從產品創設到臨近發行,僅不到兩月時間,新能源主題板塊漲幅相對較大,不排除后期回撤的可能,以申萬一級電力設備(801730)指數為例,期間最大漲幅已經超過40%。另外,6月15日大盤整體與新能源板塊的走勢,或將反映一定信號。
“綜合市場變化,我們認為,短期內該主題板塊漲幅已經較大,遠超我們創設產品時預期投資的市場位置,投資者潛在回報降低的同時,風險或將加大。從專業資產管理機構角度,為回避風險、保障投資者利益,我們最終決定取消本次新能源主題產品的發行。”青銀理財表示。
實際上,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理財子公司,都曾出現過產品募集失敗的情形,但自主取消發行實屬罕見。
部分業內人士為此叫好。資深金融監管研究專家周毅欽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取消產品發行在資管圈內非常少見,但我們還是要正面看待這種機構行為,這說明資管機構經過慎重考慮,以投資者利益為第一位,體現了理財公司的責任擔當。理財公司的產品發行更加靈活,這是銀行理財市場化轉型的成果。”
周毅欽表示,一般情況下,理財子需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對理財產品進行提前登記,獲得登記編碼后才可以正式銷售。這次青銀理財應該是獲得發行許可后,自身叫停了后續的銷售發行。
不過,亦有公募基金人士站在監管角度對上述行為提出質疑。“在公募基金行業,如果產品獲批滿6個月不發行或者取消發行,后果會比較嚴重。基金公司需要就發行取消原因向證監會作出詳細的書面材料說明,也會影響后續新產品的報批。”一位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上述公募人士看來,基金公司上報新產品需要非常嚴謹周密的論證,而在產品申報獲批后,如果任意取消發行,監管會認為基金公司在產品申報布局方面不夠審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監管尺度不一的問題。”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銀保監會并未就理財子公司產品發行方面出臺較為明晰的規定。僅在2018年頒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要求,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應當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對理財產品進行集中登記。
“目前我們還沒有出現過取消產品發行的情況。不過,根據實操經驗來看,即便個別產品取消發行,也不太會影響后續的產品報批申請。”某股份行理財子產品部門人士坦言,從這個角度來看,對理財子的監管的確并沒有像公募基金那么嚴格。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理財子誕生時間并不長,相關配套監管政策尚未補齊。另一方面,與公募基金不同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數量眾多,分母端較大,申報更為靈活,個別產品取消發行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上述理財子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理財產品從創意的提出到正式報備,如果是比較成熟的產品,大概需要三周的內部準備時間,而新產品則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申報材料沒有問題的話,從報備到正式獲批,大概需要11個工作日。”
這與青銀理財在公告里提及的該產品從創設到發行的時間周期大致相同。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理財子在產品布局應當從長遠角度考慮,既要兼顧投資者利益也要把握好發行節奏。
“如果長期看好新能源賽道的話,沒必要取消發行。況且理財子權益產品也有建倉期,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慢慢建倉。”一位國有理財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