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揚君
近日,哈爾濱敷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敷爾佳”)更新了在創業板提交的《招股說明書》。
01、增速放緩
新舊版本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2021年,敷爾佳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3億元、13.42億元、15.85億元、1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6.61億元、6.48億元和8.06億元。其中2019—2021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59.44%、15.3%和4%,同期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1.2%、-2.04%、25%。
從數據上來看,敷爾佳近2年的營收增速明顯放緩,大大跑輸了行業平均水平;凈利潤增速也很不穩定。
國家統計局2022年1月17日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化妝品零售額4026億元,同比增長14%。
盡管敷爾佳在招股說明書中自述“2018 年-2021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具有強勁的盈利水平”,但很明顯這并不是真實描述。不過敷爾佳也承認稱“2021年,公司化妝品類產品產量/購買量下滑,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產量有所下降所致。”
02、27名年購買2萬元的消費者
在查閱資料時,清揚君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之回復報告》顯示,在敷爾佳天貓平臺,2019年有9人年消費2萬元+,2020年14人年消費2萬元+,2021年有27人消費2萬元+。審核問詢回復稱,該情況多為海外地址轉運云倉,收貨人都是云倉的相關人員。物流轉運倉的主要應用場景為海外留學/僑居的中國人希望購買中國本土商品,通過網購將多樣產品下單并郵寄至轉運倉代收后,打包寄往其海外住址。因為敷爾佳人未拓展境外銷售渠道,所以海外人員只能通過上述轉運倉方式購買敷爾佳產品,從而形成了收貨地址集中于轉運倉的情況。
中信證券稱,通過核查發現,“大額購買客戶手機號存在對應多個下單會員/支付寶賬號的情況,通過電話確認,此情況系由于下單手機號為物流轉運倉收貨手機號所致,與前述訂單收貨地址核查情況相符。”
同時,通過分析,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通過客戶消費時間、產品類型、購買頻率、IP地址、收貨地址等因素分析認為合理,不存在異常和刷單行為。
說實話,清揚君對此觀點不敢茍同。大單購買,說明敷爾佳產品質量好,但和其分析的幾個原因并無太大關系。
據清揚君了解,現在刷單分2種,第一種是第三方的職業刷單團隊。第二種是普通消費者購買后產品附加“好評返現”或“好評送禮品”的宣傳單,讓消費者加微信好評返現或送禮品。然后隔半個月或一個月,客服發信息讓消費者重新下單,給予3-7元的現金返現或送禮品。無論是哪種方式,通過中信證券的這種分析或推定,都不能發現這2種情況,因為快遞現在都不會空包,包裹里會有其他禮品或廢品代替,假如有刷單的話。
03、收購的子公司被訴專利侵權
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敷爾佳2021年第一季度末至2021年年底,研發人員由2人增加到6人。
盡管敷爾佳的研發人員增加了2倍,但也只有6人。其研發費用也增長至524.29萬元,占2021年總營業收入的0.32%。當然,這與主流日化企業都是無法相比的。
有意思的是,敷爾佳通過購買哈爾濱北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星藥業”)獲得了10個外觀專利、2個實用新型專利,加上之前自己申請的一個外觀專利,終于有了13個含金量不高的專利。
盡管如此,2021年11月11日,敷爾佳引以為傲的全資子公司北星藥業收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送達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民事應訴通知書》([2021]京73民初1244號)及民事起訴狀等案件資料。
根據民事起訴狀,博任達生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任達”)起訴被告北星藥業、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侵犯其專利權利,稱北星藥業制造、許諾銷售和銷售的“敷爾佳水楊酸果酸煥膚面膜”產品侵犯了其所享有的專利權;請求法院判令北星藥業停止制造、許諾銷售及銷售涉案產品,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賠償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20萬元,并由北星藥業承擔該案的訴訟費用。截止目前,該案件尚未開庭審理。
敷爾佳解釋稱,水楊酸果酸煥膚面膜非其核心銷售產品,其收入占比只有1%左右;該產品用料配方及配比僅用于“敷爾佳水楊酸果酸煥膚面膜”產品,不會對公司的核心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具有足夠的資金應對本案敗訴的情況,本案的訴訟結果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亦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影響發行條件、上市條件的情形。
哈哈,還挺老實,主動承認專利侵權。哎,怎么說呢,一個重營銷輕研發的公司,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是不可能成為偉大公司的。清揚君建議敷爾佳,趕快自查是否有其他產品涉嫌侵權,不然被競爭對手發現,可就真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