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爾法工場
巨頭親自下場,催生能力超乎想象。
戰略投資,加上資源賦能,不僅讓被扶持企業迅速從1到100,發展壯大;也能在上游波動的江湖里,為雙方錨定競爭穩態。
新能源產業生長壯大,一批代表性企業崛起,如特斯拉(TSLA.US)、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和隆基綠能(601012.SH)等。
這些企業在成為各自領域的龍頭后,普遍選擇走向產業化一體化道路:通過整合,或是扶持上游企業做大做強,以打通全產業鏈。
在這些龍頭的扶持下,企業從稚嫩走向成熟的周期大幅縮短,并獲益頗豐。
例如,2015年成立的美暢股份(300861.SZ),2017年便成為金剛線行業龍頭,還不到2年時間,就能在高毛利率、高技術壁壘的產業拔得頭籌。
美暢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至2019年,預計其國內和全球市場所占份額分別為47.31%和37.85%,占有率居于首位,營收連續多年超過A股金剛線切割行業上市公司總和。
數據來源:美暢股份招股說明書
美暢股份的毛利率更是大幅超越對手。即便在2019產能過剩、價格回落時期,美暢股份依然保持有54.58%毛利率。
數據來源:美暢股份招股說明書
這一切,除了管理層團隊力能扛鼎,背后的扶持力量亦不可忽視。
2017年至2019年,隆基股份及其關聯方一直是美暢股份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45866.95萬元、45783.31萬元和56421.44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93%、21.22%和47.28%。
2020年,第一大客戶銷售額達到8.27億元。雖然年報沒有提及,但這個客戶,大概率還是隆基。
2021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銷售額再度上升,達到11.50億元。
產業龍頭扶持的能量,由此可見一斑。這并不是個案。
6月15日,磷酸鐵鋰龍頭湖南裕能成功過會。可能部分投資者對其較為陌生,但提及德方納米(300769.SZ)想必熟知者眾多。二者從事的業務相同,主要生產磷酸鐵鋰,也就是鋰電池該技術路線的正極材料。
雖名頭不及德方納米,實力卻不遑多讓。要知道,湖南裕能2020年和2021年磷酸鐵鋰的市場份額,力壓競爭對手德方納米(300769.SZ)一頭,占據首位。毛利率多數時間上也處于優勢。可以說,二者是磷酸鐵鋰這個領域的“雙王”。
以德方納米二級市場的表現作為參照,作為A股磷酸鐵鋰稀缺的優質標的,德方納米這幾年走出了15倍的行情,近期再度創出新高,市值一度超過700億,極受市場青睞。這無疑為湖南裕能今后的市值前景,提供了想象空間。
01 價格背后
對于磷酸鐵鋰來說,2021年是一個分水嶺。此前三元電池一直都是我國鋰電池的主角,但在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成功反超三元電池。
由于新能源車需求旺盛,上游鋰、鈷、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價格隨之暴漲。磷酸鐵鋰憑著安全性能和成本的巨大優勢,以及刀片電池和CTP技術對性能的提升,成功占領市場。
2021年我國磷酸鐵鋰電池在動力電池裝機量中占比,由2020年的38%提升至52%。根據高工鋰電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47萬噸,同比增長277%。
磷酸鐵鋰不僅在動力電池領域反敗為勝,儲能端同樣迎來高增長時刻。根據高工鋰電數據統計,2021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70GWh,增長159%。
磷酸鐵鋰路線占比超50%。2021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48GWh,磷酸鐵鋰路線占比約98.5%。
與此同時,磷酸鐵鋰的價格亦同步實現大幅上漲。
產品供不應求,價格高漲,伴隨而來的便是廠商經營業績爆發。
2021年,德方納米營收48.42億,同比增長413.93%,凈利潤8億,扭虧為盈;湖南裕能營收70.27億,同比增長636.07%,凈利潤11.75億,同比增長2440.62%。
供不應求,使得產品利潤大幅上升。湖南裕能磷酸鐵鋰的毛利率從16.18%上升到26.83%,德方納米磷酸鐵鋰的毛利率更是從10.18%上升至28.85%。
銷量和價格方面,2021年湖南裕能銷售12.04萬噸,售價5.73萬元/噸。
德方納米銷量9.12萬噸,平均售價5.27萬元/噸。
數據來源:德方納米年報
價格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不同。
根據資料顯示,從性能看,湖南裕能產品的壓實密度明顯高于德方納米。壓實密度也被視為材料能量密度的參考指標之一,壓實密度與比容量、效率、內阻和電池循環性能密切相關。
因此,湖南裕能產品價格高于德方納米。
資料來源:雪球西城小萬
而決定性能差異的,是不同的工藝流程。湖南裕能采用的是固相法,該工藝流程在高壓實密度性能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同時兼顧了高容量和高穩定性,但需要借助機械混合破碎原材料。
混合不充分,將導致顆粒細化程度不一,從而產品一致性較差,再疊加高能耗的問題,使得該工藝總體成本較高。
德方納米獨創的自熱蒸發液相合成磷酸鐵鋰技術,產品一致性較好。該技術的鋰源成本低,液相法燒結溫度為650-680℃,相比固相法700-730℃的燒結溫度,能耗也低。缺點是制造費用較高。
2021年,德方納米毛利率反超一貫領先的湖南裕能。
數據來源: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
2021年德方納米磷酸提鋰每噸成本在3.77萬元/噸左右,而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顯示成本為4.19萬元/噸。
按照成本項目細分起來,差別最大的在于直接材料。根據德方納米年報,阿爾法工場粗略計算了單位成本,德方納米約為3.20萬元/噸,而湖南裕能在3.42萬元/噸。
數據來源: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
數據來源:德方納米年報
數據來源:德方納米年報,阿爾法工場整理
深入制程我們可以發現,湖南裕能原材料使用高純磷酸,德方納米使用磷酸一銨。
資料來源:湖南裕能環評報告、方正證券研究所
而2021年磷酸的價格波動遠超磷酸一銨,這便造就了成本方面的差距。德方納米得以在2021年在毛利率上實現超越。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理論上,產品市占率往往和產品性能、成本、市場開拓渠道、供應鏈等方面息息相關相關,但是在真實的商業世界里,卻常常出現不同尋常的情況。
02 巨頭布局
近幾年,磷酸鐵鋰市場格局大變。2018和2019年,德方納米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彼時,湖南裕能方鋒芒初露。
2020年,湖南裕能異軍突起,以25%市占率力壓德方納米,奪得磷酸鐵鋰正極龍頭地位,德方納米以24.2%的市占率屈居第二。2021年,湖南裕能繼續穩固龍頭地位,德方納米市占率下滑至20.21%。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家2016年成立的公司,三年拿下10%市場份額,四年便拿下了市占率第一的寶座?
顯而易見,同上文美暢股份的案例一樣,湖南裕能背后,想必有“高人”。翻查湖南裕能的前五大客戶發現,在報告期,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合計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達到93.56%、91.10%和95.42%。
德方納米也不遑多讓。前五大客戶集中度高達97.33%,寧德時代占比達到69.66%。
資料來源:德方納米年報
翻開湖南裕能的十大股東,寧德時代與比亞迪赫然在列。寧德時代持股占比10.54%,位列第三;比亞迪占比5.27%,位列第七。考慮到第一大股東僅持股13.48%,這兩位巨頭持股量著實不低。
資料來源: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
2021年,在湖南裕能收入中,來自寧德時代的,從5.73億上升至37.88億;來自比亞迪的,從2.97億上升到29.18億。相比2020年,營收增加的60.72億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聯手貢獻了58.35億。
二王“加持”,將湖南裕穩穩推上磷酸鐵鋰王座,而后順利IPO過會。
德方納米與二位王雖也親近,但畢竟不似湖南裕能,屬“嫡系正支”。
鋰電池的成本中,正極材料超過30%。在磷酸鐵鋰需求高企的背景下,一方面,出于產業供應鏈安全與話語權的考慮,電池廠商有必要深度綁定上游原材料供給,參股扶持電池材料廠商是一項明智決策;另一方面,被扶持企業上市,在財務層面也能帶來收益。
03 未來競爭更為激烈
熱門賽道自古便少不了資本的追逐,磷酸鐵鋰賽道引發了眾多新勢力的加入。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鑫欏鋰電、中信證券研究部
未來的競爭格局中,既有德方納米、湖南裕能、湖北萬潤等老玩家,還有中核鈦白(002145.SZ)、云天化(600096.SH)等鈦白粉、磷化工的新玩家。
這類企業在原材料方面具備天然的競爭優勢,無疑將對原有產業格局帶來巨大的沖擊。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產能擴張加速,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