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今年三月下旬以來,受股債雙殺拖累,銀行理財一反“穩健”常態,出現不同程度的凈值波動,甚至大面積“破凈”。時至二季度末,隨著股市觸底反彈,部分產品收益修復明顯,銀行理財破凈壓力已經大幅松解。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場存續的26760只銀行理財產品中(剔除近六個月無凈值),有1026只累計凈值在1以下,破凈產品占比3.83%,較3月下旬減少約7個百分點,而在管理人為理財公司的12131只存續產品中,破凈產品數量為738只,占比6%,較3月下旬減少近10個百分點。
“理財產品破凈收斂的主要原因是股市的反彈。目前債券市場仍在持續震蕩調整,純固收產品收益率較為疲軟,近期表現較好的主要是固收加和混合型以及權益型理財產品。”一位券商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近一個月以來凈值回血最快的的確當屬權益類理財產品。Wind數據顯示,理財公司發行的存續產品中,有9只產品六月以來回報率超10%,其中,收益率前六位均為權益類理財產品。

光大理財旗下三只權益產品“霸榜”。其中,光大理財陽光紅新能源主題產品、陽光紅ESG行業精選近一月回報率超20%,兩只產品凈值均從水下躍居至水上。另一只產品陽光紅衛生精選最新凈值雖只有0.7775,但近一個月收益率也達到19.62%。
招銀理財招卓系列權益產品緊隨其后。其中,招卓消費精選、招卓專精特新、招卓滬港深精選凈值均重新回到1以上,且近一個月收益率在12%-15%之間。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采訪獲悉,部分理財公司在4月下旬權益市場跌至階段低位后悄然加倉,小幅提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含權益較多的混合類和權益類理財產品凈值反彈顯著。
“進入5月以來,通過股票配置模型和對市場趨勢的研判,我們對股票和混合型產品開始逐步增加倉位,并在看好的行業里適當進行側重,通過靈活調整和精準研判,較好的把握了本輪市場的轉折點,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業績。”一位股份行理財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盡管面對疫情、地緣政治等多重負面因素的集中沖擊,對混合和股票產品中的股票行業進行了適當均衡的配置,在產品風險倉位方面也做了策略調整,在一季度的市場回撤中較好的控制了產品波動。
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指出,目前銀行理財資金仍主要配置于固定收益類資產,多資產投資能力的缺乏,導致理財產品難以抵御單個大類市場的單邊下行風險。如何逐步解決理財過分依靠固收投資“單條腿走路”的問題也是理財子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理財子可以加大對ETF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研究與調研力度,力求在“固收+”的加號部分做出亮點、做出特色,為下一步做大混合類產品、探索發行權益類產品打好基礎。
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此前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短期來看,固收類產品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主打產品。但隨著客戶逐漸適應波動之后,將對產品收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配置策略和產品選項是大勢所趨。目前信銀理財已經大力發展“固收+”產品,目前已推出“+”權益、轉債、FOF等資產的產品,隨著產品規模不斷增長,未來將逐步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