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報 曉艷
編輯|努爾哈哈赤
6月29日,羚邦集團發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告,雷報據此獲悉:這一年時間里,羚邦實現營收3.98億港元,同比增長18.7%;凈利潤4242.6萬港元,同比增長10%。
羚邦是一家主營“媒體內容發行”和“品牌授權”業務的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香港、業務遍及中國,日本和東南亞,旗下有動漫平臺Ani-One Asia,兒童教育娛樂視頻點播頻道 Ani-Kids ,及電子商務平臺 Ani-Mall 。
“媒體內容發行收入”增長滯緩,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腰斬”
從營收構成來看,“媒體內容發行業務”依舊是羚邦營收的“主力軍”,該財年這部分收入占到總體營收69%的比重,為2.76億港元,同比增長3.2%;財報指出,收益增加主要是由于其不斷擴大現有及新的客戶群地區,加強內容分發網絡,以取得更多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平臺收益。
這部分收入具體可分為“發行授權媒體內容”和“發行長篇電影”,其中占大頭的是前者,該財年通過2.54億港元的營收占到92%的比重。
總體營收占比約31%的“品牌授權業務”,該財年對應營收為1.22億港元,同比增長80%,上年同期為6781.8萬港元,這部分收入增加主要由于若干國際角色品牌,包括日本動漫的品牌備受歡迎。2022財年,羚邦增加了大量日本動畫授權品牌(2022年189個品牌中的153個為日本品牌,而2021年141個品牌中的68個為日本品牌),這為品牌授權分部收入的增加做出了貢獻。
細分之下,該部分收入包含“品牌再授權”、“提供授權代理服務”、以及“銷售商品”這三部分,該財年對應營收依次為7617萬港元、3695萬港元、及894.5萬港元。
從營收分布的“地理位置”來看,“媒體內容發行業務”收益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為香港、中國內地、和美國;“品牌授權業務”營收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為日本、中國內地、和法國,值得注意的是,和上一財年相比,來自“中國內地”的媒體內容發行業務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少了近一半。
關于發行作品和代理品牌/IP,2022年度,羚邦可用的“有效媒體內容版權”數目為600個,可用的品牌數目達189個,于報告期內活躍的430多部動漫系列中,新作品及主要作品有 :《 給 不 滅 的 你 》、《 我 的 英 雄 學 院( 第 五 季 )》、《 我 立 于 百 萬 生 命 之 上( 第 二 季 )》、《 機 甲 拳 擊( 第 二 季 )》、《 哥 吉 拉 : 奇 異 點 》、《 桃 子 男 孩渡海而來》、《月光下的異世界之旅》、《緋紅結系》、《死神少爺與黑女 仆 》、《 國 王 排 名 》等。中國內地收視最好的節目之一是《給不滅的你》。
代理品牌方面,據其官網顯示,其目前持有版權的品牌包括《芝麻街》、《咒術回戰》、《加菲貓》、《小王子》、“emoji”、《大力水手》、《憨豆先生》、《小馬寶莉》、《小豬佩奇》、《死神》、《銀魂》等眾多知名IP,涉及經典動畫,流行卡通人物,學前教育,電影和電視劇等,羚邦通常是擁有這些品牌/IP在亞太地區的授權版權。
羚邦代理的部分品牌
做版權“中介”生意勢必會遭遇許多不穩定因素,因此羚邦也在通過投資等方式試圖持把握更多自有IP在手上,該財年其參與投資動畫劇集《奇奇和努娜》第二季,還投資了電視劇,集團的藝術家平臺Whateversmiles 也創造了自己的角色。雖然這方面布局由來已久,但目前來看,成效似乎不太突出。
另外一家發行商,凈利潤減少近一半的“杰外動漫”
另一家業務模式與其頗相似的公司“杰外動漫”也在參與制作或投資眾多作品,如旗下子公司杰外智匯(天津)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科普動畫《有趣的小蟲子》、作為聯合出品方出品系列動畫片《喵喵遇見汪3》,2021年,由其出品的《廚神小當家》第二季開播,并在湖南金鷹卡通頻道播出,對于投資、制作動畫,其在2021年年報中指出:公司積極參與國產動畫片和海外動畫片的投資制作,打造公司自有 IP 資源,已完成三十多部動漫作品的創制作投資。
杰外創投的部分動漫作品
據其財報,2021年,杰外動漫實現營收1.82億元,同比減少3.56%;凈利由上年同期的4452萬元減少至2021年的2400萬元,降幅達46.08%。
從收入構成來看,“視頻授權”占比最高,2021年實現收入達1.34億元,同比下降16.6%,報告指出,“公司視頻授權業務占比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其他業務的開拓力度,其他業務的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2020年,這部分收入占總營收的85.6%,而2021年,占比為73.6%,下降了12個百分點。
營收排名第二的“游戲授權”對應收入為1182萬元;“展會”帶來的收入也在千萬級別,為1115萬元;百萬級別的有“商品化授權”收入,2021年為其帶來493萬元的營收,同比減少54.79%,這主要是因疫情原因實物銷售量的減少導致授權金減少所致。
關于IP,財報顯示,公司運營的 IP 有《蠟筆小新》、《哆啦 A 夢》、《精靈寶可夢》、《丁丁歷險記》、《巧虎》、 《逗島》、《斗龍戰士 4》、《斗龍戰士 5》、《動畫同好會》、《戰刻夜想曲》、《冷然之天秤》、 《暗黑破壞神在身邊》、《昨日之歌》、《廚神小當家》、《記錄的地平線 圓桌崩壞》、《寶石幻想 光芒重現》、《神獸金剛四邦寶歷險記》、《魔法律事務所》、《萌寶戰警》、《百變小櫻》、《熊本熊》等國際知名 IP。
杰外運營的部分IP
將兩家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情況分布拉通來看,羚邦2020、2021、及2022財年對應總營收分別為3.15億港元、3.35億港元、以及3.98億港元,2021財年僅增長6.4%,關于對應凈利潤,這三個財年,其收獲凈利潤分別為3595萬港元、3857萬港元,及4243萬港元,2021年同比增長7.3%,2022年同比增長僅10%;而從其核心的媒體內容發行業務在“中國內地”的收入來看,這三個財年依次為1.95億港元、9083萬港元、和4693萬港元,一路不斷減少,可見其在中國內地市場,內容發行業務發展的“疲軟”。
2019、2020、2021年,杰外動漫其分別實現營收1.43億元、1.88億元、1.82億元,除了2020年增長超30%,2021年出現負增長,收入少了六百多萬,這三年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379萬元、4452萬元、2400萬元,2021年下降近50%,也接近腰斬,相比于2018年的2.11億元的營收和3554萬元的凈利潤,杰外動漫的營收狀況也不容樂觀。對于兩家公司來說,這一方面是經濟環境、疫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與其存在較大“依賴性”的業務模式也不無關聯,隨著內地市場對引進動漫內容的減少,對其收入的影響或許會越來越大,其也不得不進行更多市場的開拓,羚邦就已經在這么做。
為了擺脫這種局面,除了投資、制作各類型作品,動漫內容發行公司還在更多領域進行探索,比如“NFT”、“數字藏品”,羚邦在半年報中指出,集團將其“授權權利”擴展至NFT(非同質代幣)這一新領域。該年度其與數字收藏品平臺 VeVe合作推出全球NFT數字收藏品體驗。透過VeVe應用程序平臺,個人及粉絲將能夠購買 VeVe應用內貨幣,以購買多種官方“小王子”NFT,或與其他VeVe二手市場的收藏者買賣及交易“小王子”收藏品。
今年5月初,羚邦還和支付寶合作推出4款“小王子”數字藏品,每款限量24000份,共計96000份,售價9.9元+29積分,第一輪上線僅60秒就全部售罄,據了解,該系列數字藏品可應用在付款碼皮膚、紅包封面和桌面小組件。
關于業務展望及未來計劃,羚邦2022財年年報顯示,集團將“擴大數字游戲及NFT的授權”,以及在亞洲發展旗下潮玩、玩具品牌“trendy t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