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硅料價格居高不下,“擁硅為王”再現。一天之內,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拿下兩份重大銷售合同。
7月1日晚,通威股份公告稱,其分別與美科硅能源和雙良節能(600481.SH)簽訂了多晶硅長單銷售合同,具體訂單價格月議。
其中,通威股份將在2022-2027年向美科硅能源提供25.61萬噸多晶硅;在2022-2026年向雙良節能子公司雙良硅材提供22.25萬噸多晶硅。
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6月29日最新公布的國內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28.42 萬元/噸測算,上述兩份合同的訂單金額分別為644.1億元和560億元,共計1204.1億元。
其中,與美科硅能源的硅料訂單金額,再次刷新此前由通威股份保持的業內紀錄。
6月17日和22日,通威股份分別與青海高景、云南宇澤簽下509億元和385億元銷售訂單。3月21日,該公司還與隆基綠能(601012.SH)簽訂了442億元的銷售合同。
按照各合同簽訂時的多晶硅價格測算,三個多月內,通威股份已經手握2540億元硅料大單。
上述五份合同中,美科硅能源的訂單時間跨度為五年、隆基綠能為兩年,其他跨度均為四年,共計向通威股份購入105.94萬噸多晶硅。

截至目前,通威股份擁有高純晶硅年產能18萬噸,預計2023年產能35萬噸。該公司預計,2024-2026年產能達80萬-100萬噸。
去年,通威股份營收634.91億元,多晶硅貢獻了187.6億元收入,占比約30%。
本周國內多晶硅價格延續漲勢,最高價已漲至29萬元/噸,再次刷新歷史高點。隆基綠能、TCL中環(002129.SZ)兩大硅片廠掀起新一輪漲價,幅度超過6%,均創年內最高,
7月1日,市場傳出光伏組件廠出現大面積停產的消息。雖龍頭企業反映暫未受到影響,但二、三線組件廠與缺乏一體化產能的企業價格承壓明顯。
據界面新聞了解,硅料長單的簽訂將繼續擠壓散單交易的多晶硅量,很有可能進一步推漲市場價格和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