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7月12日,高鎳龍頭容百科技(688005.SH)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1億元至7.6億元,同比增長121.18%至136.7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億元至7.5億元,同比增長164.84% 至183.76%。
一季報顯示,公司前三月實現凈利潤約為2.9億元,以此計算二季度公司凈利潤達到4.2億元至4.7億元,環比增長45%-62%。單季度盈利再次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容百科技表示,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業持續快速發展,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訂單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伴隨公司新建產能逐步釋放,高鎳三元正極產品的價格和產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規模效應及供應鏈管理的優化綜合帶動降本增效,報告期內整體利潤水平顯著增長。
東吳證券在業績預測點評中表示,公司2022年二季度出貨1.7至1.8萬噸,環比持平,單噸利潤預計2.5萬元/噸,超市場預期,鈷鎳金屬價格下跌,預計三元份額提升,高鎳化大勢所趨,公司身為高鎳龍頭充分受益。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伴隨著鈷鎳價格的下降,新能源電池路線之爭似乎又有新反轉,中信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國內鈷金屬價格已跌破40萬元,6月初至17日跌幅已達14%。同時,LME鎳價6月中旬已跌至2.5萬美元/噸,5月至6月中跌幅約25%。
分析師指出,鎳鈷價格下行的背景下,三元正極材料成本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以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為例,近期鎳鈷價格下跌帶動材料成本約下降7.5%。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新能源電池用材磷酸鐵鋰主要原材料磷礦石價格今年大幅攀升,目前已超過1000元/噸,而磷酸鐵價格尚未反應上游漲價。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5月,盡管三元電池的裝車量環比增幅(90.3%)遠高于磷酸鋰鐵電池(15.1%),不過,2022年1-5月,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49GWh,而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僅34GWh。
除容百科技外,主打高鎳三元的上市公司中,當升科技(300073.SZ)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為9億元至10億元,同比增長101.33%至123.7%;扣非凈利潤預計為9億元至10億元,同比增長208.97%至243.29%。
近期業績說明會顯示,未來容百科技在產能規劃上邁步極大,公司2021年底,建成12萬噸高鎳正極產能,預計2022年底,建成產能將到達25萬噸,是全球產能最大的正極企業。
3月29日,容百科技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60.68億元,擬用于鋰電正極材料擴產,以及建設年產6萬噸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線等項目。
容百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的生產基地分別在湖北鄂州、貴州遵義、韓國忠州,目前鄂州基地已實現年產12萬噸正極材料,韓國基地上半年已建成5000噸。2022年,公司還在仙桃建設新基地,未來兩年仙桃基地的規劃是20萬噸正極材料產能。
未來三年,公司仍將繼續加大正極產能建設,預計每年計劃新增產能10-15萬噸,預計2025年年底產能達到60萬噸。
資料顯示,2021年容百科技在三元正極材料領域市場占有率達為14%,力壓當升科技(12%)位列出貨量排行榜第一位。
急速擴充產能背后,是容百科技對多家國內電池巨頭的深度綁定,據業績說明會,未來五年容百科技將持續成為寧德時代(300750.SZ)三元正極粉料第一供應商,也是孚能科技(688567.SH)三元材料第一供應商。2021 年公司與億緯鋰能(300014.SZ)、蜂巢能源、SK on形成穩定批量供應,與力神電池等資深電池廠商合作進一步加深。
海外市場方面,2022年,隨著公司韓國工廠的建設完成,韓國各大電池廠動力及儲能產品進入導入階段,有望達成全面覆蓋。同時,公司與歐美主流電池廠如 Northvolt,Saft,ACC 等,建立合作進入產品導入階段。
有意思的是,在業績高成長的預期下,容百科技近期以來股價卻處于極度起伏狀態,年初一波漲幅在2月低一度逼近150元/股的情況下,突然急轉直下兩個月內差點跌破80元/股創出年度新低,隨后又在5月底開始持續回暖,7月7日走出階段性新高146.50元/股。近日該股又走向波段性下跌狀態,7月13日,截止發稿前報128.08元,跌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