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截至5月底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金額約830億元
7月1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扎實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經報國務院同意,數字人民幣試點從原來的“10+1”試點地區拓展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深圳市、蘇州市、雄安新區、成都市4個地方取消了白名單限制,吸收興業銀行作為新的指定運營機構。截至今年5月31日,15個省市的試點地區通過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大約是2.64億筆,金額大約是830億人民幣,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商戶門店數量達到456.7萬個。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穩妥有序擴大試點范圍,加強場景建設和應用創新,開展重大問題研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12.2億件
7月13日,國家郵政局公布2022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6543.1億元,同比增長6.5%;業務總量累計完成6808.5億元,同比增長6.0%。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12.2億件,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82.2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61.3億件,同比下降5.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442.3億件,同比增長5.7%;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8.6億件,同比下降21.4%。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02.6億件,同比增長5.4%;業務收入完成976.7億元,同比增長6.6%。
工信部開展2022年度千兆城市建設情況總結評估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7月13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2年度千兆城市建設情況總結評估工作。將面向滿足千兆城市評價標準的地級及以上行政區,重點評估“雙千兆”網絡建設情況、用戶發展情況、應用創新情況,以及支持政策情況。工作目的在于動態掌握各地千兆城市建設進展,樹立一批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雙千兆”協同發展典型城市,推廣一批具有創新性、可復制、可推廣的“雙千兆”應用優秀案例,以點帶面、融合創新,促進5G和千兆光網建設覆蓋、應用普及和行業賦能,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網絡支撐。
國家林草局:全國全面建立林長制目標如期實現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全面推行林長制是我國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國家林草局7月13日發布,全國全面建立林長制的目標如期實現。2020年12月《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印發后,各省、區、市聚焦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重點,推進林長制改革,基本建立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逐步形成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目前,全國各省份均設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各級林長近120萬名。各地構建以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逐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同比增9.4%
7月1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2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5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特別是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帶動全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回升。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了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為14.3%。
商務部: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申報
據商務部網站7月13日消息,商務部等8單位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規范》要求認真組織申報工作,嚴格審核城市和企業的申報材料,確保數據真實、材料完整,并督促按規定時限報送。未來,商務部將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研究制定《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企業)評價指標體系》,每年認定一批城市和企業,分別授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稱號。
交通運輸部:《航運樞紐總體布置設計規范》征求意見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7月13日消息,按照部水運工程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由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主編的《航運樞紐總體布置設計規范》已形成征求意見稿,現向行業內有關單位征求意見。本規范適用于在天然河流、運河和湖泊上建設航運樞紐的總體設計,以及已建航運樞紐新建、改建和擴建通航建筑物工程的總體設計。航運樞紐總體設計應以河流綜合利用規劃為基礎,以航運規劃和航道等級為依據,滿足通航要求,結合防洪要求和環境保護,兼顧發電和灌溉等需要。
兩部門力爭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據住建部網站7月13日消息,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提出,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筑節能、 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國家衛健委印發《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指南(試行)》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7月13日消息,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關于印發《方艙醫院裝備配置指南(試行)》的通知。《指南》指出,方艙醫院應根據自身功能定位、床位規模和服務量,科學確定裝備品目和數量,原則上應充分依托托管醫院開展檢查檢驗工作。方艙醫院確有檢查檢驗需求的,可結合實際需求配置相關裝備,確保裝備適宜、運行安全、使用方便、經濟合理。方艙醫院應按照當地要求,建立健全裝備調配管理使用制度。方艙醫院運行過程中,應做好裝備日常巡檢和維護;休艙后,做好收儲調配,避免資源浪費。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抽查發現27批次樣品存問題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7月13日消息,2021年12月以來,農業農村部部聚焦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集中治理的11個突出問題品種和冬季蔬菜“南菜北運”主要生產區,部署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截至2022年4月底,共抽取種植業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3大類農產品樣品4442批次,發現27批次樣品存在問題,主要是檢出蔬菜中禁用農藥、畜產品和水產品中檢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和未經批準使用的藥物等。農業農村部對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樣品,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部門已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溯源核查處置,對產品采取禁止上市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