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上海明確“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到2025年底,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前列,增加值力爭達到3萬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大于60%。
2022年7月12日,上海市政府官網公布了《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到“十四五”末,上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左右,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達到80%左右,數字經濟新動能和經濟貢獻度躍上新臺階;上海將引進和培育100家以上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每年新增1萬家以上數字經濟新興企業主體。
上海爭取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重點領域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方面培育一批重磅產品。
到2025年,全市統一的數據資源體系基本建成,數據交易所等要素市場建設成效顯現,數據確權、定價、交易有序開展,利用數據資源推動研發、生產、流通、服務、消費全價值鏈協同的格局初步形成。
服務民生方面,記者在《規劃》中看到,上海將引導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和人工智能企業加強聯合創新,提升藥物研發效率,支持醫療機構引入人工智能輔助治療,通過對個人健康建模和實時監測,加強居民自主健康管理,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
數字零售方面,上海將推進商業數字化轉型,建設綜合性、社區性和購物中心等不同類型數字商圈,培養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直播電商平臺,建設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直播電商基地,打造一批“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多元化直播應用場景,并創新社區零售模式,加強無人超市、智能零售機、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生鮮超市等設施布局,拓展零售“即時到家”服務。
同時,《規劃》還指出要探索數字人民幣在交通出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區域等場景的試點應用,建立以區塊鏈為主的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系統,探索交易雙方端到端支付模式,搭建數字票據等系統,培育保險智能理賠等新業務模式。
日前,上海發布綠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終端三大產業行動方案,此次到《規劃》提出在智能新終端方面,上海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穿戴產品、智能服務機器人和智能商業終端等領域的發展。
根據《規劃》,上海將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和落地量產,推動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車載芯片、車載操作系統和V2X(車用無線通信技術)設備等領域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智能網聯整車生產及電子核心零部件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
《規劃》提出要提升上海數字基建能力。至“十四五”末,上海要構建完整SaaS(軟件即服務)產品矩陣,完善國產信創軟件產業生態;加快基礎軟件國產化,在操作系統、分布式數據庫和中間件等基礎軟件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強化關鍵核心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實現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化。
同時,上海將加快發展以算法為核心、算力為基礎、數據為驅動的智能計算產業,推動云服務迭代升級,培育更多“云上企業”,大力發展云開放平臺,加快發展智算產業。
此外,上海還將在“十四五”期間超前布局新一代網絡形態,前沿探索多平臺OpenID(數字身份識別框架)、分布式數據存儲、去中心化DNS(域名解析系統)、端到端加密通信等Web3.0(第三代萬維網)關鍵技術,加快突破分布式網絡核心技術,強化6G、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Wi-Fi6(第六代無線網絡技術)、量子通信等前瞻研發和部署,構建數據互聯互通的第三代互聯網技術應用生態。
記者注意到,《規劃》提出建設空天一體的衛星互聯網,瞄準中低軌路線,完善衛星制造、衛星發射、衛星運營及服務產業鏈,探索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新模式;探索全球互聯網無縫鏈接服務,加強海洋作業及科考寬帶、航空寬帶和災難應急通信等領域應用。
區塊鏈方面,上海將創建區塊鏈與前沿技術多學科交叉的組合型科學技術創新體系,并發展人機交互技術,加快智能人機交互、虛擬數字人等核心技術攻關,開展XR(擴展現實)、腦機接口等更具沉浸式體驗的終端技術研制,鼓勵打造更加豐富多元內容場景新平臺,培育虛擬演唱會、虛擬偶像、虛擬體育等數字娛樂消費新業態,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元宇宙標桿示范應用。
數據賦能方面,《規劃》提出要釋放城市海量數據價值,統籌推進數據產業各環節布局,激發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健全數據要素產業生態。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上海將研究建立數據交易定價評估制度,開展數據要素統計核算試點,以國資企業為引領,開展數據資產化試點。試點在醫療、交通等領域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探索試點公共數據資產憑證,深入挖掘公共數據價值。
上海還要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打造積極向上的數字IP(知識產權)生態,堅持內容為王、鼓勵原創,支持基于新交互體驗的UGC(用戶創造內容)、MCN(多頻道網絡)等新模式,鼓勵發展泛娛樂、泛閱讀、泛教育等多元業態融合的數字內容產業,推動領軍企業圍繞游戲、電競、動漫、影視、演出等領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IP生態環境。
此外,上海還要對標國際自由貿易規則,做強做大數字貿易,培育數字貿易新亮點,探索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平臺建設,研究推動NFT等資產數字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字確權保護等相關業態在上海先行先試。
數字安全方面,上海將引導密碼算法、專用芯片、通信模塊等關鍵產品突破,加快發展萬物互聯下的新一代身份認證技術,構建新型數字信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