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孟
編輯 | 翟瑞民
近日,四川省閬中市作價1.8億元拍賣全市學校、機關的食堂食材配送30年經營權,引發外界熱議。
2022年7月7日,四川省南充市公共資源交易網閬中分網發布了一則拍賣公告,拍賣標的物為:閬中市公辦學校、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資公司的食堂食材統一配送服務未來30年特許經營權。起拍價18000萬元(1.8億),競買保證金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拍賣公告顯示,本次拍賣由閬中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委托四川廣安天晟拍賣有限公司進行。而拍賣標的共涉及公辦學校98所,學生總人數74245名,教職工總人數7583名,合計人數81828名;涉及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資公司77個單位,參保正式人數10575名,單位臨聘人員人數8000名,合計人數18575名。
針對此次拍賣詳細情況,界面新聞7月15日多次致電閬中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其電話一直處于忙線中。四川廣安天晟拍賣有限公司人員告訴界面新聞,合法企業和自然個人均可參與競拍,對企業資質和實力無特殊要求,目前已經接到一些企業報名并交納保證金。
上海德禾翰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馬耀東對界面新聞分析,閬中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作為政府部門,將所謂“175家單位食堂未來30年食材配送特許經營權”進行拍賣,顯然有違市場經濟要求,與國務院一再強調的強化政府服務職能,落實“放、管、服”政策要求相背離,同時這種做法也明顯違法。
馬耀東表示,公告拍賣“特許經營權”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特許經營,是指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以下稱”特許人“),以合同形式將其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經營者(以下稱”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的經營模式下開展經營,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用的經營活動。閬中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作為市政府所屬職能部門,不是市場經營主體,不擁有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資源。
同時,相關部門也沒有干預市場經營的權力,其拍賣所謂的“特許經營權”的這一操作本質上是一種“權力變現”行為,顯然超出了其職權范圍,屬于濫用職權行為。
馬耀東認為,該拍賣行為還涉嫌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該法第39條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本次拍賣所謂的“特許經營權”的行為,必然導致相關單位采購對象單一化,造成對其他經營者的限制。
此外,他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3條也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閬中市通過拍賣的方式將175家公辦學校、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資公司食堂的食材配送特許給固定的一家企業,本質上是對市場準入的限制,是對公平競爭環境的破壞。這是一種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此舉也是對消費者(相關單位職工)合法權益的一種潛在損害。“因為政府部門這種做法必然導致壟斷經營,資本逐利的本質不可避免會導致競拍成功單位(個人)在未來經營中可能利用壟斷地位損害消費者利益。”馬耀東表示。
這則拍賣公告引發熱議后,有網友指出,該行為可能與閬中市財政現狀有關。界面新聞注意到,由閬中市財政局編寫的《閬中市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19年閬中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0,073萬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41,160萬元,收支差距較大。
該報告提到,閬中市“重大項目建設、經濟促發展和民生補短板等剛性支出不斷增加,傳統依賴財政投入模式的瓶頸日益凸顯,財政支持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壓力,轉變發展理念和拓寬籌資金渠道亟需加速推進。”
閬中市財政局在該報告種表示,“當前,我市財力日趨緊張,可用財力少與財政支出剛性增長之間的矛盾突出,受債務償還進入高峰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資金需求大等影響,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大。”為此,閬中市財政局表示,將不斷探索財源建設的有效途徑,挖掘潛在稅源,開發增量稅源,拓寬收入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