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矩栗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紅火,全球知名社交平臺facebook扎克伯格高調宣布All in元宇宙,更是助推了全球創業者的熱潮。
盡管元宇宙仍處于概念雛形,但與之相關的虛擬偶像卻成為時代寵兒。
自中國的虛擬偶像元年2020年以來,中國市場上有名有姓的虛擬偶像已經高達上百個,還在崛起中的虛擬偶像更是數不勝數。不僅有B站、樂華娛樂、閱文集團、虛擬影業等文娛類企業在加速虛擬偶像的開發,數字星空、上海禾念、百度、霍巴科技等科技類公司也在創新自己的虛擬人。
根據iMedia Research在2021年7月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市場規模為34.6億元,虛擬偶像帶動周邊市場規模為645.6億元。
2022年2月,iMedia Research繼續預測,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規模將在今年達到120.8億元、帶動產業規模為1866.1億元,增長量呈現翻幾倍的增長。
這樣的預測,并不是無根據的。
2021年10月,一橫空出世便聲名大噪的柳夜熙,便是由創壹科技打造的虛擬偶像。一夜漲粉近兩百萬,至今無人能敵。推出柳夜熙兩個月后,創壹科技乘熱打鐵又上線第二個虛擬偶像猶卡塔娜。
虛擬偶像給創壹科技帶來的,除了粉絲和流量,還有商業變現。創壹科技創始人謝多盛在《紅星新聞》的采訪中就曾說過,最想要的商業變現是元宇宙概念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而產生的商業化變現。
跟平臺、傳統IP合作,共創數字人、做虛擬資產等,都是虛擬偶像與品牌合作的主流方式。
大眾對虛擬偶像的接受程度變高,虛擬偶像的制作日益完善,商業化模式初具規模。這樣的背景之下,新入局的虛擬偶像如何在一眾“同行”中脫穎而出,成了其背后運營操盤手思考的問題。
虛擬偶像運營方式大不同
虛擬偶像這個詞最早誕生于90年代前,電視動畫《超時空要塞》中的女主角林明美,是早先最具有代表性的虛擬偶像,也被稱為元祖虛擬偶像。
相比與傳統虛擬人,虛擬偶像需要通過展現個人魅力,或外形、技能、性格等方面的長處吸引粉絲。
一個成功的虛擬偶像背后是一整個團隊的付出。形象設計、動作捕捉,聲音塑造......各個環節都可能是由不同的人,來協同一位虛擬偶像完成。比如數字星空旗下的虛擬偶像卓青,即使一個彎腰的動作,都是得“皮套”真人彎腰后,算法將他的動作渲染成相應的動畫,呈現在屏幕上,以此來實現真人到虛擬人的轉換。
不同平臺的虛擬偶像,運營方式也相對不同。
B站的虛擬偶像菜菜子nanaco,不僅在平臺更新日常視頻,還會推出自己為主角的動畫番。她的聲優,是曾經在春晚上留下過許多經典作品的小品演員蔡明。打開菜菜子的主頁,幾乎每一個視頻下面都有評論在詢問,“真的是那個蔡明老師嗎?”蔡明的特色配音為菜菜子的宣傳推廣,加分不少。
目前活躍在抖音的數字星空的卓青,作為唱跳界的虛擬偶像,演唱實力就是他贏得粉絲的關鍵。他的聲優演員多了一分神秘,但是演唱技巧和感情投入是虛擬偶像中首屈一指的。
另一批虛擬偶像則是通過“選秀”出道。綜藝節目《跨次元新星》,是2020年10月愛奇藝上線的一檔虛偶像才藝競演“真人”秀。節目中嗲聲嗲氣的虛擬偶像秋蒂,由女演員虞書欣來進行配音。秋蒂外貌可愛青春,聲音甜美嬌氣,一度成為《跨次元新星》人氣最高的選手。
動畫是二次元,聲優是三次元,聲優加之動畫塑造而成的虛擬偶像就是典型的2.5次元產物。對于有些粉絲而言,甚至會分不清自己究竟在粉配音演員還是虛擬偶像。所以找到與虛擬偶像形象、氣質相符的配音演員,對虛擬偶像的塑造尤為重要。
卓青無疑是聲、型相匹配很高的虛擬偶像之一。
真人偶像不敵虛擬偶像的專業度
虛擬偶像會被粉絲追捧的一大原因,是他們既有真人偶像的偶像特質,又比真人偶像讓人省心。專業的運營團隊從方方面面保障虛擬偶像的產出內容,穩定維持他們的人設。
《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虛擬人愛好者中,37.2%的受訪網民每月為虛擬人花費金額在200元及以下,24.8%的受訪用戶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錢支持虛擬人物。
虛擬偶像一步步在帶貨、種草以及代言等領域展露頭腳,受到品牌、商家、消費者的喜愛。
研究虛擬人產業的小紅書博主@優秀的AcT告訴獨角獸:“虛擬偶像的最大優勢就是容易操控,制作者可以輕松決定他們的穿著風格、說話內容。”虛擬偶像所輸出的內容思想會經過團隊一一把關,鮮少會出現錯誤。并且塌房概率低,真人偶像或許會被曝光隱婚生子、違法亂紀、偷稅漏稅,但虛擬偶像永遠不會有這些問題。就如粉絲畫像男女比例3:7的卓青,數量龐大的女粉根本不必擔心他會偷偷戀愛。
并且虛擬偶像的2.5次屬性,導致泛文娛和二次元粉絲都是他們的受眾。
根據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53.2%網民喜歡虛擬偶像是出于其形象設計,51.6%網民喜歡虛擬偶像是因為其作品,也有50.5%網民表示是因為性格、定位等人物設定而喜歡虛擬偶像。
虛擬偶像帶動娛樂產業鏈條快速發展,更多娛樂公司也加入到虛擬偶像產業競爭中。
A-SOUL團內TOP嘉然隨隨便便一條翻唱視頻,在B站播放量也能達到上百萬。隊長貝拉的單曲《ShinyDancer》在上線不到24小時,評論過萬,播放量過百萬,并登上B站音樂熱門排行榜。比起真人女團,虛擬女團更合宅男們的胃口。
嘉行傳媒以迪麗熱巴為原型塑造的迪麗冷巴、Angelababy的Angela3.0、景甜的甜小甜、龔俊的俊俊、歐陽娜娜的NAND,都是娛樂公司打造的純虛擬偶像。他們不僅是在明星原有的粉絲群體內自嗨,也會以獨立的虛擬偶像身份參加綜藝、商演以及品牌活動。
與明星相比,虛擬偶像自由度更大,趕通告不拘泥于時間、空間,還省去了接待費。來和娛樂公司的虛擬偶像搶蛋糕的,還有高精尖技術擁有的科技公司。
2021年5月20才出道的AYAYI,一年內在全平臺的粉絲已經達到了百萬。高度還原真人的皮膚質感,完整的思維邏輯設定,是她吸粉的關鍵。作為虛擬偶像界的時尚美妝達人,AYAYI出道半年就與嬌蘭、LV等奢侈品牌達成合作,并入職阿里,成為美妝帶貨主播。
AYAYI出道至今,沒有負面新聞出現,更是和官方合作緊密,稱得上虛擬偶像界的“根正苗紅”。也正如虛擬偶像卓青在直播中,言行舉止有專業團隊人員進行把控。在嚴格丈量下形成的偶像品質,是這些虛擬偶像優于真人偶像的保障。
所以省去了對明星的背調,不用操心虛擬偶像今后出現與人設不符的負面新聞影響品牌形象,更是品牌挑選虛擬偶像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虛擬偶像正在帶動消費市場
2021年10月,雅迪電動車也官宣阿喜擔任其高端智能換電車換換系列的新品推薦;同年12月,阿喜又成為京東手機× OPPO Find N 數字推薦官;2022年1月和4月,奇瑞汽車和花點時間先后正式宣布虛擬偶像阿喜Angie為品牌代言人。
虛擬偶像阿喜并非品牌代言人中的虛擬人特例。
歐萊雅的虛擬代言人歐爺、M姐,肯德基的銀發虛擬上校,虛擬網紅Imma受邀加盟SK-II廣告大片、美妝品牌花西子的同名虛擬偶像代言人......人們不禁發問,虛擬偶像在吸引什么樣的消費者?數字星空的虛擬偶像卓青顯然很能代表一部分男性虛擬偶像回答這個問題。
打開卓青在抖音的個人賬號,自2022年5月15日開始,他以每天一條的頻率更新個人作品。視頻內容多為舞蹈展示,抖音當下流行的歌曲選段搭配卓琴獨特的舞步,很是洗腦。作品中也不乏一些直播間的精彩CUT,可以很好的展示卓青的人物性格。
在卓青視頻和直播間留言的粉絲,年齡圈層較小,是抖音上的主力軍。他們喜歡追逐熱點,哪里有人氣就去哪里玩耍。熱衷于給抖音的熱門BGM、熱梗視頻點贊。可以看出,卓青背后的消費主力是Z世代主導的年輕人。
年輕人也將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主要人群,品牌可以通過虛擬偶像的輻射能力,先一步養成他們的消費習慣。
小紅書博主@優秀的AcT說,“中國不同的虛擬偶像定位天差地別,自認為還沒有出現頂流。國外的Lil Miquela則是真正的虛擬偶像頂流,粉絲眾多,商業價值巨高。”而即使是國內運營實力較強的AYAYI,個人社交賬號的數據也沒有到一騎絕塵的程度。AYAYI在2022年7月4日更新的微博,僅僅5條轉發,6條評論。
縱觀國內外,虛擬偶像產業處于方興未艾發展階段,只是資本的涌動造就了“元宇宙”和“虛擬人”的走紅,當熱潮褪去誰能留住粉絲,沉淀商業價值,更值得我們關注。時至今日,中國虛擬偶像的頂流缺席,也從反面印證了,每一位虛擬偶像都在擁有自己的穩定受眾。
未來樂華娛樂旗下的虛擬女團組合A-SOUL,上海禾念的樂正綾,以及數字星空的卓青,能否成為虛擬偶像界的頂流,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