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我媽迷茫在馬路邊,找不到距她200米的藥店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我媽迷茫在馬路邊,找不到距她200米的藥店

一次跨越1795公里的問路。

文 | 五環外OUTSIDE 鏡子

編輯 | 張假假

邱大川坐在建材店里,把手機往桌上一摔。

已是傍晚時分,拉動卷閘門的聲響在鎮上此起彼伏,桌上的手機停留在導航界面,屏幕和外邊天色一樣,很快暗下來。

“確實麻煩,我都覺得麻煩。”看著徹底消失的導航界面,他重重吐出一口氣。

不到一分鐘前,身在四川南充伏虎鎮的邱大川,接到了一通從浙江嘉善打來的問路電話,問路人是自己57歲的母親。

母親不識字,看不懂路牌,自然也沒法理解縮放和指示邏輯,手機地圖對她來說與天書無異。

于是,隔著1795公里的距離,邱大川耐心教母親發實時定位,連著線引導母親前行,左拐,右轉,費了不少勁,終于才找到200米處的一家藥店。

掛掉電話,他呆坐著,想象了很久母親在異鄉孤助無援的樣子。

掛掉電話,我為母親量身定制了個小程序

視頻里,母親揣著印有小廣告的灰色環保袋,站在陌生的馬路邊,四處張望。

這是離母親打工工地最近的一條主干道。因為疫情反復,工地長時間停工,原本就偏僻的道路比平時更難摸得著人影。

“你幫我在網上查一哈,這邊哪里有藥店喲?啷個找半天找不見!”母親對互聯網一知半解,但總認為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能在網上找著。

邱大川挺直身板,整理好思緒,先教會母親發定位,自己在微信上點開,縮放、拖動,找到附近一家藥店的位置,再借著攝像頭拍到的模糊畫面,引導母親轉到正確的朝向。

坐在店里的邱大川

“你就順到這條路走,到了紅綠燈就走斑馬線,過馬路。”

“不要拐彎,一直走往前走。對啰,一路走?!?/p>

“大概幾十米就到了,應該就在你的右手邊?!?/p>

……

結束將近半個小時的視頻電話,邱大川深深體會到,強迫老年人學會地圖導航完全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手機地圖字小,畫面抽象不夠直觀,一碰就變的操作界面也很容易讓老年人不知所措。這些為年輕人提升效率的服務,不應該成為老年人的考題。

這事其實可以更簡單,他琢磨著,想給異鄉的母親量身定做一個認路小程序。

正在調試小程序的邱大川

雖早在高二輟學,邱大川卻是典型的北漂歸鄉一族,能理解開發邏輯,有搭建產品的底子?;氐芥偵希麖埩_著一家建材店,近些年生意不好,就利用閑時搗鼓程序開發,還給不識字的母親專門做過“外掛”。

很長一段時間里,母親遇到文字就用微信發給兒子,文字信息會連接到服務器,自動轉化生成語音,返回給母親。母子倆的對話框充斥著如此一來一回的信息,直到微信推出關懷模式才恢復。

這次也同樣,邱大川想象著母親在異鄉可能會遇到的需求,花了幾天時間開發了用于搜索附近地點的小程序,在交互方面盡可能消解老年人的使用障礙,命名也簡單,叫“附近搜搜”。

界面設計上,邱大川按照母親更熟悉的老式電視遙控器的樣式,把老年人最常去的地點整齊固定在主頁面上,每個地點配備一個小喇叭,按下就能聽到語音播報。

母親直接點擊固定按鍵“飯店”,也可以使用語音搜索,頁面會跳轉到按照遠近排序的飯店信息列表,店名、距離、地址、電話都有。

“附近搜搜”小程序主界面,每處文字旁邊都配了小喇叭

考慮到最真實的情況,邱大川還干脆做了個“請別人幫我找”的功能,老年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定位發給親友,讓對方幫忙尋找附近的場所。

小程序上線后,邱大川在豆瓣“適老化改造促進會”上發帖,分享自己做“附近搜搜”的初衷和構思,沒曾想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很快就引來圍觀,獲得兩千多次點贊、上千次收藏。

撲面而來的外部反饋讓邱大川逐漸意識到,只能被喊作“野生程序員”的自己,正無意循著一通電話的契機,走出了一條互聯網適老化的“科班路徑”。

不服輸的母親,在時代邊緣掙扎

印象中,母親一直是家里最要強的那個人。

邱大川記得,即便在艱苦的農業集體生產隊時期,母親都始終樂呵呵的,總是熱情擔當著家庭矛盾調解員的角色,只是父親在97年去世,家里的頂梁柱轟然倒塌,瘦弱的母親變得極其敏感。從那以后,與母親的每一次爭辯中,邱大川都必然是錯的那個。

邱大川站在建材店門口

面對日常生活時,母親還能保持獨立、要強的倔強模樣,即使是十幾個人的家族聚餐,也不允許任何人到廚房給她打下手。這是她最擅長的事,沒有人可以在她證明自己能力時進來摻和。

然而,不識字卻像一把無形的枷鎖,將母親封鎖在以經驗堆積的舊世界,銬牢在現代信息世界的最外環。

和大多數生于1960年代的農村女性相似,母親只讀過一兩年小學,隨后便不得不開啟長達一生的勞作。她打心底羨慕讀飽了書、在某市教委有一份體面工作的親兄弟,也打心底抗拒文字可能會給她帶來的任何一絲歧視和挖苦。

曾經,母親在縣城一家飯店打工,本來大家干的都是洗碗拖地收拾桌子的雜活兒,一兩個月后,會寫字的女人開始兼著給客人記菜單、開收據。人家工作量無故增加了,不高興的反倒是母親,她感覺自己被欺負,自己低人一等,氣不過,不干了。

接觸互聯網之后,挑起母親敏感神經的文字符號更變得無孔不入。剛開始用微信時,母親常常會收到他人無意發來的文字信息,每次都感覺被羞辱似的,整張臉擰出一股苦味,“明知道我看不懂,還要給我打字!”

因此直到今天,邱大川和妻子仍不敢給母親發文字。哪怕發一次,都是大不敬。

邱大川和母親的對話框,只有語音信息

但互聯網這趟高速列車還是頭也不回地把母親甩下來了。隨著在列車尾部極力追趕的時間一再拉長,母親最初的不滿、焦慮、忿忿不平,也都逐漸消融,再凝固成厚重綿延的自卑。

有一天,家里的年輕人在微信群里說說笑笑,邱大川也被逗樂。他抬頭想和母親分享,卻發現母親捧著手機,上下滑動著滿屏的文字,一頭霧水,幾乎失神。

邱大川常?;叵肫鹉莻€畫面,他看到母親的背突然被壓彎,皮膚沒了紅氣,紋理也變得更深。像經受了一場巨大的打擊,在默不吱聲的虛擬世界中,母親的傲氣散了,身子也小了許多。

后來,邱大川嘗試教會母親使用手機上更多實用好玩的功能。他拿出足夠的耐心,母親卻總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煩躁,感覺兒子在對自己“指指點點”。

每個人年紀大了,都容易陷在長年固化的思維習慣里,比起無奈,邱大川更多的是心疼。他說,如果互聯網技術總是自顧自地向前跑,即使蹣跚的老人們再努力,也只能在掉隊的邊緣掙扎。

應該讓互聯網主動適應老年人,而不是強行改變老年人的行為和認知。

尤其接到那通問路電話之后,邱大川更堅定了這一想法。

在最落后的鄉鎮,看到最真實的老人

邱大川總說,如果現代城市只繞著年輕人轉,遲遲不提供完整的適老化服務,那些不知所措的鄉鎮老人,只能退守到“更落后”的地方。

他如今所在的四川南充伏虎鎮,有中國西部邊陲“小香港”之稱,這里的年輕人占比遠高于真正的農村,進KTV消費的是年輕人,吃燒烤、喝夜啤酒的是年輕人,朝麻將館里一看,忙著搓麻的還是年輕人。

不可避免地,資源和商家注意力都不自覺轉移到年輕人身上,直接導致了老年人被邊緣化。老年人喜歡的露天電影沒了,露天戲臺沒了,路過就能坐下聊天的補鞋攤子沒了,就連鎮上“逢場”也明顯少了舊時那種熱鬧。

鎮子變得年輕,刻下現代化的模子,跟不上的老年人只能留在農村里,要么獨居,要么照顧孩童,爺孫相互攙扶著留守。

更令邱大川在意的是,半數字化生活已經開始在鎮上滲透,吞噬著老年人原本熟悉的活動區域,卻沒有提供相應的數字補償。

他在鎮上的建材店,常有農村老年人進來問路,用四川方言說著要找水電收費站,實際上連走路都不夠穩當。

其實收費站不難找,只是以前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專職人員,每個月按照固定的日子挨家挨戶地上門收水電費。而現在,一是鄉鎮居民覺悟高了,很少再拖欠費用,二是年輕人都在網上繳費,這類人員的存在價值被削弱,被取消,看似簡單的交水電問題只能留給老年人顫巍著出門解決。

按照邱大川的說法,以前有很多“人與老人交流”的工作,現在都被“互聯網和老人交流”代替了,老年人要是不適應,就還得想辦法找人解決,相當于白繞一大圈。

伏虎鎮上擺攤的老人

不是互聯網不好,而是不夠人性化的互聯網,只會給老年人添堵。

遇到進店問路的老人多了,邱大川愈發于心不忍。他開始想著,既然互聯網大勢不可避免,自己是否也能當個“野生程序員”,為適老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拉回那些被互聯網甩下時代列車的老人。

于是,他就著閑時自學程序開發的底子,研究起大多數老人都能用上的小程序。

小程序開發上手快,邱大川很快就出了“作品”。最開始,他在充斥adibas等山寨品牌的鄉鎮里,為鄉親做了用于識別正規品牌商標的小程序,結果反響平平。接著,他又為沒有電腦,但有潛在打字需求的農村公交司機和鄉村干部做了“練打字”的小程序,沒曾想在一次朋友圈宣傳都沒有的情況下,一年內竟有46000人使用過。

邱大川開發的“練打字”小程序

到現在,加上原本為母親定制的“附近搜搜”,邱大川手上在跑的小程序已經有5、6個了。

前幾天,邱大川急著找一個裝空調的師傅,四處找人打聽,不是太遠就是沒時間。他突然意識到,大家都會在鄉鎮里遇到類似的事情,不管是家里墻皮掉了,房頂漏水了,還是柜子壞了,都有找一個“師傅”上門幫忙的需求。

他知道,早有人在城市里利用這些需求做成了生意,但這些生意既還沒覆蓋普及到鄉鎮,適老化做得也不夠好。既然“附近搜搜”和“練打字”都收獲了不少反響,他打算再做一個類似“找師傅”的小程序,在完全適老化的前提下,真正解決鄉鎮老人生活中的常見需求。

小鎮野生程序員

北漂9年時期,邱大川賣過電腦,當過計算機成人培訓老師,還在IT領域做過幾年媒體。他總羨慕地說程序員很酷,現代科技的先進發展大都是程序員的功勞,但自己不是科班出身,這輩子基本沒機會做個真正的程序員了。

回到伏虎鎮,他本想就此躺平,安安心心打點自己的建材店,無奈這兩年生意開始冷清,原本埋在心底的小火苗又不自覺燃了起來。

他買來書店里最普通的《python從入門到精通》,斷斷續續學了一年,把基本語言邏輯搞懂了,卻因為缺少大眾使用反饋和推廣資源,沒有外部動力,始終沒能做出一件完整的作品。

小程序出現后,十億日活的用戶池子刺激他重拾了興趣。他看重的,是小程序自帶流量、抹平了iOS和Android系統之間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出作品,作品還能幾乎零成本地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真實使用反饋。

包括異鄉認路的母親、想要學習打字的農村公交司機、豆瓣成百上千的陌生網友……都持續給他輸送著修復bug、迭代版本、完善產品的底層驅動力。

不過,如今開發了幾個小程序,他也只是把自己定位為野生程序員,“純野生的那種”。相比之下,他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產品經理,第一要務是細細打磨產品的每一處適老化,未來只有在不影響老年人使用、完全不觸及老年人利益的情況下,才考慮商業變現。

最近天氣太熱,村里鎮上裝修的師傅干了半天活就去打牌,邱大川的建材生意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伤琅f每天7點半準時開店,坐在工作臺前,有客迎客,沒客就對著電腦繼續開發小程序,忙活自己在小鎮的另一份“事業”。

他堅信自己還有大把機會為鄉鎮老人們提供實用、容易上手的小程序服務。

他想反借互聯網的力量,再次拉回那些被互聯網甩下時代列車的老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我媽迷茫在馬路邊,找不到距她200米的藥店

一次跨越1795公里的問路。

文 | 五環外OUTSIDE 鏡子

編輯 | 張假假

邱大川坐在建材店里,把手機往桌上一摔。

已是傍晚時分,拉動卷閘門的聲響在鎮上此起彼伏,桌上的手機停留在導航界面,屏幕和外邊天色一樣,很快暗下來。

“確實麻煩,我都覺得麻煩?!笨粗鴱氐紫У膶Ш浇缑?,他重重吐出一口氣。

不到一分鐘前,身在四川南充伏虎鎮的邱大川,接到了一通從浙江嘉善打來的問路電話,問路人是自己57歲的母親。

母親不識字,看不懂路牌,自然也沒法理解縮放和指示邏輯,手機地圖對她來說與天書無異。

于是,隔著1795公里的距離,邱大川耐心教母親發實時定位,連著線引導母親前行,左拐,右轉,費了不少勁,終于才找到200米處的一家藥店。

掛掉電話,他呆坐著,想象了很久母親在異鄉孤助無援的樣子。

掛掉電話,我為母親量身定制了個小程序

視頻里,母親揣著印有小廣告的灰色環保袋,站在陌生的馬路邊,四處張望。

這是離母親打工工地最近的一條主干道。因為疫情反復,工地長時間停工,原本就偏僻的道路比平時更難摸得著人影。

“你幫我在網上查一哈,這邊哪里有藥店喲?啷個找半天找不見!”母親對互聯網一知半解,但總認為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能在網上找著。

邱大川挺直身板,整理好思緒,先教會母親發定位,自己在微信上點開,縮放、拖動,找到附近一家藥店的位置,再借著攝像頭拍到的模糊畫面,引導母親轉到正確的朝向。

坐在店里的邱大川

“你就順到這條路走,到了紅綠燈就走斑馬線,過馬路?!?/p>

“不要拐彎,一直走往前走。對啰,一路走?!?/p>

“大概幾十米就到了,應該就在你的右手邊?!?/p>

……

結束將近半個小時的視頻電話,邱大川深深體會到,強迫老年人學會地圖導航完全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手機地圖字小,畫面抽象不夠直觀,一碰就變的操作界面也很容易讓老年人不知所措。這些為年輕人提升效率的服務,不應該成為老年人的考題。

這事其實可以更簡單,他琢磨著,想給異鄉的母親量身定做一個認路小程序。

正在調試小程序的邱大川

雖早在高二輟學,邱大川卻是典型的北漂歸鄉一族,能理解開發邏輯,有搭建產品的底子。回到鎮上,他張羅著一家建材店,近些年生意不好,就利用閑時搗鼓程序開發,還給不識字的母親專門做過“外掛”。

很長一段時間里,母親遇到文字就用微信發給兒子,文字信息會連接到服務器,自動轉化生成語音,返回給母親。母子倆的對話框充斥著如此一來一回的信息,直到微信推出關懷模式才恢復。

這次也同樣,邱大川想象著母親在異鄉可能會遇到的需求,花了幾天時間開發了用于搜索附近地點的小程序,在交互方面盡可能消解老年人的使用障礙,命名也簡單,叫“附近搜搜”。

界面設計上,邱大川按照母親更熟悉的老式電視遙控器的樣式,把老年人最常去的地點整齊固定在主頁面上,每個地點配備一個小喇叭,按下就能聽到語音播報。

母親直接點擊固定按鍵“飯店”,也可以使用語音搜索,頁面會跳轉到按照遠近排序的飯店信息列表,店名、距離、地址、電話都有。

“附近搜搜”小程序主界面,每處文字旁邊都配了小喇叭

考慮到最真實的情況,邱大川還干脆做了個“請別人幫我找”的功能,老年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定位發給親友,讓對方幫忙尋找附近的場所。

小程序上線后,邱大川在豆瓣“適老化改造促進會”上發帖,分享自己做“附近搜搜”的初衷和構思,沒曾想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很快就引來圍觀,獲得兩千多次點贊、上千次收藏。

撲面而來的外部反饋讓邱大川逐漸意識到,只能被喊作“野生程序員”的自己,正無意循著一通電話的契機,走出了一條互聯網適老化的“科班路徑”。

不服輸的母親,在時代邊緣掙扎

印象中,母親一直是家里最要強的那個人。

邱大川記得,即便在艱苦的農業集體生產隊時期,母親都始終樂呵呵的,總是熱情擔當著家庭矛盾調解員的角色,只是父親在97年去世,家里的頂梁柱轟然倒塌,瘦弱的母親變得極其敏感。從那以后,與母親的每一次爭辯中,邱大川都必然是錯的那個。

邱大川站在建材店門口

面對日常生活時,母親還能保持獨立、要強的倔強模樣,即使是十幾個人的家族聚餐,也不允許任何人到廚房給她打下手。這是她最擅長的事,沒有人可以在她證明自己能力時進來摻和。

然而,不識字卻像一把無形的枷鎖,將母親封鎖在以經驗堆積的舊世界,銬牢在現代信息世界的最外環。

和大多數生于1960年代的農村女性相似,母親只讀過一兩年小學,隨后便不得不開啟長達一生的勞作。她打心底羨慕讀飽了書、在某市教委有一份體面工作的親兄弟,也打心底抗拒文字可能會給她帶來的任何一絲歧視和挖苦。

曾經,母親在縣城一家飯店打工,本來大家干的都是洗碗拖地收拾桌子的雜活兒,一兩個月后,會寫字的女人開始兼著給客人記菜單、開收據。人家工作量無故增加了,不高興的反倒是母親,她感覺自己被欺負,自己低人一等,氣不過,不干了。

接觸互聯網之后,挑起母親敏感神經的文字符號更變得無孔不入。剛開始用微信時,母親常常會收到他人無意發來的文字信息,每次都感覺被羞辱似的,整張臉擰出一股苦味,“明知道我看不懂,還要給我打字!”

因此直到今天,邱大川和妻子仍不敢給母親發文字。哪怕發一次,都是大不敬。

邱大川和母親的對話框,只有語音信息

但互聯網這趟高速列車還是頭也不回地把母親甩下來了。隨著在列車尾部極力追趕的時間一再拉長,母親最初的不滿、焦慮、忿忿不平,也都逐漸消融,再凝固成厚重綿延的自卑。

有一天,家里的年輕人在微信群里說說笑笑,邱大川也被逗樂。他抬頭想和母親分享,卻發現母親捧著手機,上下滑動著滿屏的文字,一頭霧水,幾乎失神。

邱大川常?;叵肫鹉莻€畫面,他看到母親的背突然被壓彎,皮膚沒了紅氣,紋理也變得更深。像經受了一場巨大的打擊,在默不吱聲的虛擬世界中,母親的傲氣散了,身子也小了許多。

后來,邱大川嘗試教會母親使用手機上更多實用好玩的功能。他拿出足夠的耐心,母親卻總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煩躁,感覺兒子在對自己“指指點點”。

每個人年紀大了,都容易陷在長年固化的思維習慣里,比起無奈,邱大川更多的是心疼。他說,如果互聯網技術總是自顧自地向前跑,即使蹣跚的老人們再努力,也只能在掉隊的邊緣掙扎。

應該讓互聯網主動適應老年人,而不是強行改變老年人的行為和認知。

尤其接到那通問路電話之后,邱大川更堅定了這一想法。

在最落后的鄉鎮,看到最真實的老人

邱大川總說,如果現代城市只繞著年輕人轉,遲遲不提供完整的適老化服務,那些不知所措的鄉鎮老人,只能退守到“更落后”的地方。

他如今所在的四川南充伏虎鎮,有中國西部邊陲“小香港”之稱,這里的年輕人占比遠高于真正的農村,進KTV消費的是年輕人,吃燒烤、喝夜啤酒的是年輕人,朝麻將館里一看,忙著搓麻的還是年輕人。

不可避免地,資源和商家注意力都不自覺轉移到年輕人身上,直接導致了老年人被邊緣化。老年人喜歡的露天電影沒了,露天戲臺沒了,路過就能坐下聊天的補鞋攤子沒了,就連鎮上“逢場”也明顯少了舊時那種熱鬧。

鎮子變得年輕,刻下現代化的模子,跟不上的老年人只能留在農村里,要么獨居,要么照顧孩童,爺孫相互攙扶著留守。

更令邱大川在意的是,半數字化生活已經開始在鎮上滲透,吞噬著老年人原本熟悉的活動區域,卻沒有提供相應的數字補償。

他在鎮上的建材店,常有農村老年人進來問路,用四川方言說著要找水電收費站,實際上連走路都不夠穩當。

其實收費站不難找,只是以前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專職人員,每個月按照固定的日子挨家挨戶地上門收水電費。而現在,一是鄉鎮居民覺悟高了,很少再拖欠費用,二是年輕人都在網上繳費,這類人員的存在價值被削弱,被取消,看似簡單的交水電問題只能留給老年人顫巍著出門解決。

按照邱大川的說法,以前有很多“人與老人交流”的工作,現在都被“互聯網和老人交流”代替了,老年人要是不適應,就還得想辦法找人解決,相當于白繞一大圈。

伏虎鎮上擺攤的老人

不是互聯網不好,而是不夠人性化的互聯網,只會給老年人添堵。

遇到進店問路的老人多了,邱大川愈發于心不忍。他開始想著,既然互聯網大勢不可避免,自己是否也能當個“野生程序員”,為適老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拉回那些被互聯網甩下時代列車的老人。

于是,他就著閑時自學程序開發的底子,研究起大多數老人都能用上的小程序。

小程序開發上手快,邱大川很快就出了“作品”。最開始,他在充斥adibas等山寨品牌的鄉鎮里,為鄉親做了用于識別正規品牌商標的小程序,結果反響平平。接著,他又為沒有電腦,但有潛在打字需求的農村公交司機和鄉村干部做了“練打字”的小程序,沒曾想在一次朋友圈宣傳都沒有的情況下,一年內竟有46000人使用過。

邱大川開發的“練打字”小程序

到現在,加上原本為母親定制的“附近搜搜”,邱大川手上在跑的小程序已經有5、6個了。

前幾天,邱大川急著找一個裝空調的師傅,四處找人打聽,不是太遠就是沒時間。他突然意識到,大家都會在鄉鎮里遇到類似的事情,不管是家里墻皮掉了,房頂漏水了,還是柜子壞了,都有找一個“師傅”上門幫忙的需求。

他知道,早有人在城市里利用這些需求做成了生意,但這些生意既還沒覆蓋普及到鄉鎮,適老化做得也不夠好。既然“附近搜搜”和“練打字”都收獲了不少反響,他打算再做一個類似“找師傅”的小程序,在完全適老化的前提下,真正解決鄉鎮老人生活中的常見需求。

小鎮野生程序員

北漂9年時期,邱大川賣過電腦,當過計算機成人培訓老師,還在IT領域做過幾年媒體。他總羨慕地說程序員很酷,現代科技的先進發展大都是程序員的功勞,但自己不是科班出身,這輩子基本沒機會做個真正的程序員了。

回到伏虎鎮,他本想就此躺平,安安心心打點自己的建材店,無奈這兩年生意開始冷清,原本埋在心底的小火苗又不自覺燃了起來。

他買來書店里最普通的《python從入門到精通》,斷斷續續學了一年,把基本語言邏輯搞懂了,卻因為缺少大眾使用反饋和推廣資源,沒有外部動力,始終沒能做出一件完整的作品。

小程序出現后,十億日活的用戶池子刺激他重拾了興趣。他看重的,是小程序自帶流量、抹平了iOS和Android系統之間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出作品,作品還能幾乎零成本地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真實使用反饋。

包括異鄉認路的母親、想要學習打字的農村公交司機、豆瓣成百上千的陌生網友……都持續給他輸送著修復bug、迭代版本、完善產品的底層驅動力。

不過,如今開發了幾個小程序,他也只是把自己定位為野生程序員,“純野生的那種”。相比之下,他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產品經理,第一要務是細細打磨產品的每一處適老化,未來只有在不影響老年人使用、完全不觸及老年人利益的情況下,才考慮商業變現。

最近天氣太熱,村里鎮上裝修的師傅干了半天活就去打牌,邱大川的建材生意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伤琅f每天7點半準時開店,坐在工作臺前,有客迎客,沒客就對著電腦繼續開發小程序,忙活自己在小鎮的另一份“事業”。

他堅信自己還有大把機會為鄉鎮老人們提供實用、容易上手的小程序服務。

他想反借互聯網的力量,再次拉回那些被互聯網甩下時代列車的老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桓仁| 政和县| 怀柔区| 如皋市| 沾化县| 连云港市| 汉寿县| 商丘市| 罗源县| 谢通门县| 莱阳市| 吉木萨尔县| 祥云县| 太白县| 普格县| 齐河县| 茂名市| 沁阳市| 鱼台县| 高阳县| 陆河县| 丹巴县| 塔城市| 阜宁县| 商洛市| 长治县| 临汾市| 西和县| 芦溪县| 丘北县| 丹巴县| 安图县| 马鞍山市| 金堂县| 延吉市| 肃南| 慈利县| 连南| 林周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