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科學家創業者,被VC搶瘋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科學家創業者,被VC搶瘋了

走向無人區的科學家創業者們,終將在醫療創新大發展的歷史中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Unsplash-Trnava University

文|動脈網

直到坐在對面的科學家創業者簽下TS(投資意向書)后,李林霖懸著的心才總算落地:這是一個她不得不拿下的項目。

“之前好幾個我們先跟進的案子,還在走盡調流程,就被半路殺出的投資機構用更高的價格搶走。”在行業里摸爬滾打6年,來自北京的投資人李林霖直言從未如此焦慮過?!按罄习逑铝恕烂睢@個case(項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李林霖所在的VC,于幾年前從TMT領域轉向醫療大健康,相繼投中了不少成長性不錯的科學家項目,算是較早吃到紅利的那波機構。但自從去年醫療領域科學家創業潮明顯升溫后,李林霖的壓力變大,她常常碰到其他投資機構為了爭搶到項目,會將價格翻倍的情況。

“科學家創業項目估值一下水漲船高,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投資機構們的壓力自然陡增。甚至大家都在笑稱教授和大專家不夠用了?!崩盍至乇硎?,一位跟她關系要好的某頭部VC的投資經理,甚至花了大半年時間飛往全國各地去認識各個科研院所的大專家,以方便在他們決定創業時順利拿到早期份額。

而隨著市場熱情的持續高漲,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主動或被動地走出象牙塔出來創業。

“從我們機構的觀察來看,在生物科技領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下場。”經緯創投合伙人喻志云告訴動脈網。

紅杉中國合伙人楊云霞也對此感受明顯,這段時間她接觸到的科學家和教授創業者相比前幾年增加了好幾倍。

投資機構們的蜂擁,以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們走向產業端,無一不在表明:科學家在醫療領域創業的大時代正在來臨。

從數據中便可一窺熱度的提升。根據動脈橙果局統計,我國醫療健康領域今年上半年共發生121起早期投融資事件(文末附具體名單),遠超去年同期59起早期投融資事件。在上半年融資的121家初創企業中,76%的創始人都是科學家背景。

醫療領域早期融資企業創始人畫像 動脈網制圖

但超高熱度下,不少行業人士對科學家創業項目保持著質疑。

“現在在科學家群體里面流傳一句話,叫PI—IP—IPO。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作為一個PI(學術帶頭人),就要有一個IP(創業項目),最后還要有個IPO(上市)的企業。大家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這使得當下的科學家項目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且部分是專門TO VC的。”

除此之外,不少業內人士皆表示,科學家不是企業家,絕大多數科學家很難成為好的管理者。另外,也有一些科學家不愿全職出來創業,但還要求占據公司的大股,這使得科學家創業項目缺乏好的公司治理體系。

面對熱潮與質疑,科學家創業如何才能引領行業大發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厘清?又需要各方怎樣的助力?

為此,動脈網對薄荷天使基金、博遠資本、創新工場、鼎暉投資、紅杉中國、經緯創投、藍馳創投、啟明創投、松禾資本、元生創投(排名根據拼音順序)十家一線投資機構進行了調研,并訪談了多位科學家創始人,從中一窺當下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VC瘋狂押注,但不是每一個科學家都適合創業

科學家正在被瘋搶。

從去年年初開始,大量的投資機構開始尋找教授和科學家主導或參與的項目,熱鬧的時候甚至出現幾十個機構瘋搶一個教授項目的罕見景象。

“為什么大家要去找科學家?原因在于現在低垂的果實或者源頭的創新不足了?!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比如國內目前的研發主要聚集在熱門靶點上,其中PD-1靶點的臨床試驗數量更達到了近100項,同質化嚴重。又比如在適應癥上,大家都擠在抗腫瘤和抗感染等領域。這些都是因為源頭創新缺乏?!?/p>

正是在此背景下,尋找到更多優秀的科學家,將他們從實驗室推向創業場再走向上市,成為了當下的熱點。

“早期投資往往是技術驅動,研發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科學家剛好代表了核心技術,他們本身具有原始創新的能力?!倍熗顿Y創新與成長投資高級合伙人高潔亮表示。

但科學家是否適合出來創業在行業里卻頗具爭議。在幾年前的一次演講中,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如此表示,“人不可能一邊做大學教授,一邊做公司的管理人員,一邊還要管金融。”

施一公的話不無道理。實際上,科學家或教授的創業路途十分艱難,且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從兩個指標數據便可看出。

一是低轉化率。雖然我國從2019年開始,在專利數量上已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但關鍵的轉化率僅為5%,與歐美國家差距巨大;

二是高失敗率。根據技術轉移公司美國巴士底的數據,在美國,高校教授創業失敗率高達96-97%。擁有完善創新轉化體系的美國尚且如此,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在這一數據上只會更高。

啟明創投合伙人陳侃分析,科學家的強項是在實驗室不斷創造突破性的科學成果,而將這些突破性的轉化成果轉化為能夠治療病人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技能,因此沒有必要一定要科學家放棄他們擅長做的事情來全職做創業。

“目前科學家創業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自己全職創業,二是擔任科學顧問支持創業項目?!彼珊藤Y本創始合伙人羅飛告訴動脈網,與傳統的創業邏輯不同,科學家群體創業既要解決前沿的科學問題,還要找到商業實現的路徑問題。

多位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在他們的觀察中,不是每一個科學家都適合創業,科學家全職出來后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因此,對于絕大多數科學家來說,找到匹配的創業合伙人才是更優的路徑選擇。

“科學家的思維聚焦在創新性上,主要從事創造性工作,而創業合伙人更加關注創新技術轉化的實用性。”圓因生物CEO湯曉東博士表示,“創業合伙人可以幫助科學家分析市場需求、完成臨床挑戰和資源整合,另外維護公司正常的管理和運營,幫助團隊從0走到1?!?/p>

不過當下的情況是,國內的創業合伙人還比較缺乏。

科學家創業路徑 動脈網制圖

“那些有成功創業經驗的行業老兵或Professional CEO是十分稀缺的?!辈┻h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表示,“科學家和教授創業,技術不是最大的問題,人才是最大的問題。人才能把技術變成產品,也能把產品變成銷售。因此對于投資機構來講,怎樣幫企業找到創業合伙人就成了重要能力?!?/p>

在動脈網的調研中,大多投資機構都持相同觀點:一個優秀的創業合伙人十分難尋,他們絕大多數已經在產業界擁有不錯的職位和薪水,所以要讓他們參到早期項目中頗具挑戰。這里面涉及項目吸引度、股權分配、團隊結構等一系列考驗。

基于此,一場探尋創業合伙人的征途開始在科學家項目中逐漸展開。

尋找創業合伙人

“找合伙人比找老婆還難!”有科學家如此感嘆。

這是在于,盡管職能上創業合伙人與職業經理人有雷同之處,但兩者之間存在本質區別。職業經理人說到底還是企業的雇員,但創業合伙人是科學家在創業路上的親密戰友與伙伴。

簡單來說,職業經理人可以在企業與企業之間橫跳,但創業合伙人則與創業項目屬于利益共同體——他們是與科學家一起經營自己的事業。

“創業合伙人千人千面,每個項目碰到的創業合伙人的情況也都不太一樣,有時候是取決于在那個時間點能碰到什么樣的人。能把項目推動起來的那個人是最合適的?!北『商焓够鸷匣锶撕顒Ρ硎尽?/p>

所以,如何在合適時間點找到合適創業合伙人是科學家和投資機構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對此深有感觸。

2016 年,彼時還在紅杉中國擔任合伙人的陳鵬輝參與了基因檢測平臺企業NuProbe的天使輪投資。作為典型的科學家創業項目,NuProbe的兩位創始人是美國大學教授,剛起步時二人都沒打算辭職。

“投資的時候,兩位教授給我安排了個任務,幫忙給項目找一個CEO,以幫助技術落地。”陳鵬輝回憶道,“后來我就幫他們找了凱杰公司亞太地區的總裁施晨陽博士,他擁有豐富的商業化經驗,且對NuProbe也十分認可,就答應做共同創始人出任過渡型的CEO并聯手投資,讓公司能夠往產業化的方向不斷邁進,這解決了企業初期發展的問題。”

但任何一個公司要想全速快跑,CEO必須得是全職的。

于是NuProbe在兩年時間里取得快速發展后,就迫切需要一個全職CEO。兩位教授創始人和施晨陽博士再次找到此時已創立博遠資本的陳鵬輝,希望其能為公司物色合適的人才。

此時陳鵬輝想到了閱爾基因的創始人柴映爽,他是前Life Technologies中國區銷售總監,前Thermo Fisher中國區臨床市場戰略總監,在基因行業有近20年的行業積淀和豐富的市場運營經驗。閱爾基因整體運行良好,但NuProbe的技術優勢可強化閱爾基因的市場壁壘,并為閱爾基因帶來飛躍。

經過撮合認識,NuProbe的兩個教授從美國飛過來與柴映爽當面聊。在陳鵬輝的回憶中,整個溝通的過程一開始就像談戀愛一樣,雙方一見鐘情,非常認可,后面談的也很投機,許多細節問題都能順利達成一致, 最后決定兩家公司合二為一。Nuprobe和閱爾技術加市場互補,是快速轉化技術到市場的非常好的組合。

在合并的過程中,如何確定兩家企業的估值,以及如何分配核心管理層的股權等問題成為了擺在陳鵬輝面前的難題。

“無論是NuProbe的三位共同創始人,還是老柴(映爽),他們在股權的問題上都非常大度,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和各自扮演的角色高度一致,這直接促使兩家公司的順利合并?!标慁i輝表示,合并后的閱爾基因發展迅速,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巴顿Y人就是這樣,不僅要扶上馬,還得送一程,再送一程?!?/p>

幫助科學家找到創業合伙人也是紅杉中國合伙人楊云霞的工作之一,她近期接觸了一位扎根在腦科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

“我們跟他聊了之后,雙方都很認可。但他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全職出來創業,于是紅杉做了兩件事,一是拉了業務、法務、人力資源等各個部門開了個會,商討如何去幫助這個科學家從零到一把項目做起來;二是幫他在我們積累的人脈圈里找CEO人選。”楊云霞告訴動脈網,最后找到的這個CEO大家都覺得非常理想。

而在經緯創投,喻志云透露內部有專門按行業設立投后招聘小組,團隊成員平均有超過10年以上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幫助被投企業人力資源建設,給予科學家背景的創業者以支持。

除了投資人牽線搭橋外,同學和同學、老師和學生互相組成創業團隊在科學家項目中也極為普遍。

以鹍遠生物為例,其創始人張鹍教授和高遠教授是哈佛醫學院博士后同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劉蕊博士是張鹍教授的博士后,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江立是張鹍教授在復旦大學時的本科同學。

“張鹍教授一開始就很明確是自己在項目中扮演科學顧問的角色,而不是作為運營者?!丙d遠生物的投資方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表示,“CEO張江立在產業里擁有豐富的商業化經驗,他在賽默飛世爾科技擔任過大中國區醫療業務總經理,并獲得過2012年度全球CEO獎。這樣的一個團隊組合是支撐鹍遠生物能取得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p>

可以發現,能找到合適的創業合伙人,對于科學家們來說會少走很多彎路,也會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率和縮短成功時間。

但同時,在國內有很多科學家創業者對創業合伙人并不完全信任和放權,他們在不全職的情況下占據著比較重要的股權,同時對公司又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力。這些是當下科學家項目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的難題。

科學家項目尋找合伙人 動脈網制圖

股權分配,科學家創業的重要命題

股權分配,往往是科學家創業項目遇到的重要命題。

2019年,在西部某知名大學附屬醫院擔任學術帶頭人的張銘耀教授決定創業。在搭建初期團隊時,張銘耀教授拉來了自己的三位學生做CEO和管理層,在股份上張銘耀教授占比為70%,給其他人設立了股權池,占比22%,剩余的8%股權留給了學校。

項目在剛開始時,張銘耀教授主要出技術和資源,三位學生則全職負責公司日常的運營。

憑借著技術的領先性和優質的院校資源,以及潛在的巨大市場應用空間,項目很快取得了不錯進展:在發展的第二年(2020年),項目就火爆到數十家機構前來拜訪,高峰時張銘耀教授一天之內要見完15家投資機構,有的是線上,有的是線下。

但隨著拜訪的投資機構越來越多,項目的估值也水漲船高,內部對股權的劃分也開始有了一些爭議:三位負責公司日常運營的學生認為自己付出的與實際得到的不成正比,希望能占據更多股份,遭到了張銘耀教授的拒絕。

而對于投資機構,他們也沒有在拜訪張銘耀教授之后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因為張銘耀教授顯得過于“強勢”,尤其是在具體的交易金額上面,張銘耀教授完全不退讓,只認定一個價格,即便有些投資機構出到一億估值,張銘耀教授仍不為所動。最后融資失利,張銘耀教授的項目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現金流危機。

對此,多位行業人士皆認為,在科學家項目的團隊構建中,不全職的科學家一定要對自身角色定位清晰,將股權匹配到真正付出更多時間在項目里面的合伙人們,方能實現1+1>2的效果。

“我國科學家項目的股權結構分配還不太成熟。”資深投資人楊鋒表示,在中國,眾多高??茖W家都是項目的實控人,在項目進行到A輪或B輪融資時,其持股比例還能達到30%-40%,而國外高校教授的這一比例大多低于10%。

因此,進行良好的股權結構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里面往往涉及組織架構、人才密度等多個方面的事宜。

具體來說,在組織架構層面,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創業合伙人之間股權是如何分配的問題?!肮蓹嗟姆峙錄]有絕對的定式,但我們的建議是科學家要有開放的心態,讓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的人占有更多的股權。”創新工場執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總經理任博冰表示。

人才密度層面,科學家項目要注重通過設計合適的股權激勵計劃擴大企業的人才密度,從而帶領公司走得更遠。比如項目初期一般都是科學家控股,或者擔任第一大股東,其合伙人占據幾個點到十幾個點的股份。在此之外,要設一個股權池,將其他人的股權放股權池里,從而激勵后續加入的管理層,實現通過動態的機制來確保持續的公平激勵。

有了股權的進入、退出、增減機制,就能有效激勵人才和應對極端情況。

操作方法上,滾動授予、取消收回、回購條款等都是比較好的工具措施。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化,內外部客觀環境、早期的聯創發展能力和新老人之間的不平衡,創始團隊理念不合拍等特殊事件都有可能發生。

“股權問題的實質,就是人性問題。股權分配不好,會成為科學家創業項目成長路上不定時爆發的雷?!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

火力全開,投資機構們如何尋找并賦能科學家項目?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參與到創業大潮中,投資機構們可選擇的項目正變得越來越多。

但如何選到真正具有產業化能力的項目和團隊仍然是投資機構們的必修課。

“真正能夠走得很遠的項目其實并不多?!辟Y深投資人楊鋒告訴動脈網,科研項目能夠產業化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這項技術可以放大,實現規模化生產,二是要考慮成本的問題。“這兩個條件就可以篩掉很多科研轉化項目。”

不僅如此,由于科研項目處在早期,不確定性大,風險也很高。

“技術越前沿意味著投資風險也就越大,在國外,早期基金是由家族基金或者大學基金支撐起來,它沒有期限且對項目轉化保持低期待的心態。相反,投資機構對于早期項目的期待程度就比較高?!痹鷦撏逗匣锶死羁思儽硎?。

那在項目的對接上,投資機構們是如何觸達到科學家的?

針對此,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認為,朋友推薦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來源?!霸谡麄€行業中,我們會有人脈和朋友圈積累。再有一個是平臺的互動,包括一些賦能和行業活動;第三個就是行業研究方面,積極參加行業內的展會;第四是擴展,主動結交關鍵人?!?/p>

而在項目的選擇和賦能上,每家機構都有側重。

例如藍馳創投從整體上來講更強調跨學科的、喜歡有交叉領域的創業團隊,且希望團隊能夠足夠地開放,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碰撞。另外,創業團隊要有非常強的底層能力,這是因為在醫療側或者是醫療服務這個創新領域中,質量、效率和普惠是考核技術的重要標準。

“質量代表了臨床側高標準的要求,即和臨床需求緊密結合,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效率是產品或者服務的交互效率高,不能通過復雜的運營或者交互方式傳遞給患者;普惠主要是和價格相關,在國內,醫保具有非常強的議價能力,如果產品未來能跟醫保合作,就有足夠好的利潤空間?!彼{馳創投合伙人曹巍表示。

經緯創投合伙人喻志云更看重的是創始人的全面性,以及團隊的互補。創始人不僅要懂技術,還要轉型為合格的企業家,比如掌控好公司的發展節奏,懂得做商業決策,對組織架構的設計足夠重視等等?!拔覀冡t療投資團隊很多也是科學家出身,轉型在商界做了很多年,配合經緯一直以來在投后賦能層面的全面動作,所以我們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幫助科學家創始人更加全面,幫助團隊更加全面?!?/p>

另外,經緯內部也十分重視“三化”,即投資生態化、投后場景化、品牌戰略化。在投后環節,給被投企業提供包括前置診斷、產業鏈協同、緊急醫療、盡職調查小組前端賦能、創業生態社區運營等6大模塊的支持,以及持續舉辦‘經緯科創匯’,對創始人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如股權期權、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培養、組織架構、宏觀趨勢等。

為了能更好地賦能科學家的創業項目,啟明創投合伙人陳侃表示啟明創投搭建了比較完善的投后體系,包括項目管理、招聘、品牌和政府關系的支持。

具體來說,項目管理團隊能給科學家推進內部項目以框架性建議;投后招聘團隊能幫忙招高管和核心團隊;政府關系團隊能為企業提供一系列建議比如遺傳資源報備、市場準入、政府項目申報、落地等。同時,項目團隊能夠提供戰略、財務和融資方面的幫助。“這些幫助能夠陪伴企業渡過最初的困難時期。后期,隨著管理團隊不斷到位,公司的體系自然完整地建立起來。”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則表示,松禾當下越來越傾向于投資平臺型的公司。“在技術平臺的基礎上,我們希望看到這個團隊也是一個相對復合的一個團隊?!?/p>

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則會先看科學家創始人有沒有正確的認知,其次看他有沒有留出足夠多的股權池。“我覺得這兩點挺重要的。至于股權后面怎么分配,大家以一個公平合理或開放的心態來做這個事就比較好?!?/p>

創新工場執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總經理任博冰表示,創新工場孵化或投資科學家主導的企業,往往會幫助團隊提高工業界人士的比例,平衡科學家學術角色的同時,也給工業界一些經驗補充。

“同時,企業內也未必是一個科學家主導,我們會盡可能提高多科學家合作、多技術交叉的比例。另外,相對中國市場而言,我們孵化或投資的企業大都是采用一個全球化的團隊,從第一天開始就結合各地的人才和技術優勢。不僅如此,項目的落地往往關注到更早期的深度合作,我們每年也會辦一些大賽和培訓營,為早期項目進行賦能新鮮血液和探索性技術?!?/p>

面對早期項目,一邊是投資機構們的頻頻出手,另一邊也存在科學家創業者拿錢的顧慮。

某布局孤兒藥領域的創新藥企創始人鄭清教授表示,在創業過程中,他做過的最艱難抉擇莫過于公司成立8年都未進行過一次對外融資。要知道,作為行業“老兵”,鄭清教授曾用7年時間成功將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從0做到在加拿大上市。在這個過程中,讓他明白資本給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發展同時帶來的正向與負向壓力。

所以在鄭清教授看來,如果沒有找到理念一致的資方,資本在尋求回報的過程中,原本由科學家掌控的研發步伐,有可能會被資本的力量推到另一個發展方向上。因此,找尋資本與研發進展的平衡點,顯得尤為關鍵。

漫漫征途

創業,是一場九死一生的征途,而對于科學家項目來說,更是一場辛酸歷程。但在重視創新驅動的當下,已然是不可逆的趨勢。

從宏觀層面看,近年來創新已被置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中國科學技術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可以看到,我國對于基礎研究越來越重視。

這背后的原因有三。一是從經濟發展的趨勢走向看,全球的歷史經驗表明,世界上所有人均GDP接近或者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必然都會走上科技創新的道路;二是從目前國際形勢看,科技實力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了大國博弈的重要事項;三是底層技術的改變,也將帶動各個產業的改變,從而帶來更長效的經濟增長。

“生物醫藥的創新,依賴于強大的基礎研究。要增加生物醫藥投入,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尊重科學家首創精神,允許科學家個人享有部分權益,激勵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痹谌ツ昴甑椎囊粓稣搲希瓏沂称匪幤繁O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如此說道。

除了政策支持和行業大佬的呼吁外,已經功成名就的互聯網大佬們也紛紛押注科學家項目。例如在2015年,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北京大學教授饒毅等幾位科學家、企業家組織創辦了未來論壇,在這次論壇上,他們準備設立一個民間科學大獎。于是在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將正式宣布成立,該獎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楊振寧院士評價,未來科學大獎是第一個誕生于中國民間公益組織,由企業家群體發起成立的獎項,填補了中國民間權威科技獎項的空白。“瑞典有諾貝爾獎,香港有邵逸夫獎,而未來科學大獎作為后起之秀將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p>

在利好政策和市場環境的雙重影響下,醫療領域當前正進入“科學家創業時代”,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走出實驗室,走向了創業場。

從科研成果轉化的熱度便可窺探。根據近期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3554家高校院所的合同項數為466882項,同比增長7.85%;合同總金額為1256.1億元,同比增長15.67%。

但也要意識到,創業與科研的相似之處在于,創業看重的并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因為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原始創新性,且能滿足臨床需求的前沿技術,才能從實驗室“走出來”,真正落地并得到市場的“認可”。所以,對于每一個入局者來說,這必將是一場漫漫征途。

無論怎樣,醫療行業的新風口已經到來。而這些走向無人區的科學家創業者們,也終將在醫療創新大發展的歷史中熠熠生輝。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科學家創業者,被VC搶瘋了

走向無人區的科學家創業者們,終將在醫療創新大發展的歷史中熠熠生輝。

圖片來源:Unsplash-Trnava University

文|動脈網

直到坐在對面的科學家創業者簽下TS(投資意向書)后,李林霖懸著的心才總算落地:這是一個她不得不拿下的項目。

“之前好幾個我們先跟進的案子,還在走盡調流程,就被半路殺出的投資機構用更高的價格搶走?!痹谛袠I里摸爬滾打6年,來自北京的投資人李林霖直言從未如此焦慮過?!按罄习逑铝恕烂睢?,這個case(項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李林霖所在的VC,于幾年前從TMT領域轉向醫療大健康,相繼投中了不少成長性不錯的科學家項目,算是較早吃到紅利的那波機構。但自從去年醫療領域科學家創業潮明顯升溫后,李林霖的壓力變大,她常常碰到其他投資機構為了爭搶到項目,會將價格翻倍的情況。

“科學家創業項目估值一下水漲船高,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投資機構們的壓力自然陡增。甚至大家都在笑稱教授和大專家不夠用了?!崩盍至乇硎?,一位跟她關系要好的某頭部VC的投資經理,甚至花了大半年時間飛往全國各地去認識各個科研院所的大專家,以方便在他們決定創業時順利拿到早期份額。

而隨著市場熱情的持續高漲,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主動或被動地走出象牙塔出來創業。

“從我們機構的觀察來看,在生物科技領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下場?!苯浘晞撏逗匣锶擞髦驹聘嬖V動脈網。

紅杉中國合伙人楊云霞也對此感受明顯,這段時間她接觸到的科學家和教授創業者相比前幾年增加了好幾倍。

投資機構們的蜂擁,以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們走向產業端,無一不在表明:科學家在醫療領域創業的大時代正在來臨。

從數據中便可一窺熱度的提升。根據動脈橙果局統計,我國醫療健康領域今年上半年共發生121起早期投融資事件(文末附具體名單),遠超去年同期59起早期投融資事件。在上半年融資的121家初創企業中,76%的創始人都是科學家背景。

醫療領域早期融資企業創始人畫像 動脈網制圖

但超高熱度下,不少行業人士對科學家創業項目保持著質疑。

“現在在科學家群體里面流傳一句話,叫PI—IP—IPO。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作為一個PI(學術帶頭人),就要有一個IP(創業項目),最后還要有個IPO(上市)的企業。大家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這使得當下的科學家項目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且部分是專門TO VC的?!?/p>

除此之外,不少業內人士皆表示,科學家不是企業家,絕大多數科學家很難成為好的管理者。另外,也有一些科學家不愿全職出來創業,但還要求占據公司的大股,這使得科學家創業項目缺乏好的公司治理體系。

面對熱潮與質疑,科學家創業如何才能引領行業大發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厘清?又需要各方怎樣的助力?

為此,動脈網對薄荷天使基金、博遠資本、創新工場、鼎暉投資、紅杉中國、經緯創投、藍馳創投、啟明創投、松禾資本、元生創投(排名根據拼音順序)十家一線投資機構進行了調研,并訪談了多位科學家創始人,從中一窺當下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VC瘋狂押注,但不是每一個科學家都適合創業

科學家正在被瘋搶。

從去年年初開始,大量的投資機構開始尋找教授和科學家主導或參與的項目,熱鬧的時候甚至出現幾十個機構瘋搶一個教授項目的罕見景象。

“為什么大家要去找科學家?原因在于現在低垂的果實或者源頭的創新不足了。”資深投資人楊鋒表示,“比如國內目前的研發主要聚集在熱門靶點上,其中PD-1靶點的臨床試驗數量更達到了近100項,同質化嚴重。又比如在適應癥上,大家都擠在抗腫瘤和抗感染等領域。這些都是因為源頭創新缺乏。”

正是在此背景下,尋找到更多優秀的科學家,將他們從實驗室推向創業場再走向上市,成為了當下的熱點。

“早期投資往往是技術驅動,研發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科學家剛好代表了核心技術,他們本身具有原始創新的能力?!倍熗顿Y創新與成長投資高級合伙人高潔亮表示。

但科學家是否適合出來創業在行業里卻頗具爭議。在幾年前的一次演講中,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如此表示,“人不可能一邊做大學教授,一邊做公司的管理人員,一邊還要管金融。”

施一公的話不無道理。實際上,科學家或教授的創業路途十分艱難,且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從兩個指標數據便可看出。

一是低轉化率。雖然我國從2019年開始,在專利數量上已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但關鍵的轉化率僅為5%,與歐美國家差距巨大;

二是高失敗率。根據技術轉移公司美國巴士底的數據,在美國,高校教授創業失敗率高達96-97%。擁有完善創新轉化體系的美國尚且如此,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在這一數據上只會更高。

啟明創投合伙人陳侃分析,科學家的強項是在實驗室不斷創造突破性的科學成果,而將這些突破性的轉化成果轉化為能夠治療病人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技能,因此沒有必要一定要科學家放棄他們擅長做的事情來全職做創業。

“目前科學家創業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自己全職創業,二是擔任科學顧問支持創業項目。”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告訴動脈網,與傳統的創業邏輯不同,科學家群體創業既要解決前沿的科學問題,還要找到商業實現的路徑問題。

多位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在他們的觀察中,不是每一個科學家都適合創業,科學家全職出來后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因此,對于絕大多數科學家來說,找到匹配的創業合伙人才是更優的路徑選擇。

“科學家的思維聚焦在創新性上,主要從事創造性工作,而創業合伙人更加關注創新技術轉化的實用性。”圓因生物CEO湯曉東博士表示,“創業合伙人可以幫助科學家分析市場需求、完成臨床挑戰和資源整合,另外維護公司正常的管理和運營,幫助團隊從0走到1?!?/p>

不過當下的情況是,國內的創業合伙人還比較缺乏。

科學家創業路徑 動脈網制圖

“那些有成功創業經驗的行業老兵或Professional CEO是十分稀缺的。”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表示,“科學家和教授創業,技術不是最大的問題,人才是最大的問題。人才能把技術變成產品,也能把產品變成銷售。因此對于投資機構來講,怎樣幫企業找到創業合伙人就成了重要能力?!?/p>

在動脈網的調研中,大多投資機構都持相同觀點:一個優秀的創業合伙人十分難尋,他們絕大多數已經在產業界擁有不錯的職位和薪水,所以要讓他們參到早期項目中頗具挑戰。這里面涉及項目吸引度、股權分配、團隊結構等一系列考驗。

基于此,一場探尋創業合伙人的征途開始在科學家項目中逐漸展開。

尋找創業合伙人

“找合伙人比找老婆還難!”有科學家如此感嘆。

這是在于,盡管職能上創業合伙人與職業經理人有雷同之處,但兩者之間存在本質區別。職業經理人說到底還是企業的雇員,但創業合伙人是科學家在創業路上的親密戰友與伙伴。

簡單來說,職業經理人可以在企業與企業之間橫跳,但創業合伙人則與創業項目屬于利益共同體——他們是與科學家一起經營自己的事業。

“創業合伙人千人千面,每個項目碰到的創業合伙人的情況也都不太一樣,有時候是取決于在那個時間點能碰到什么樣的人。能把項目推動起來的那個人是最合適的。”薄荷天使基金合伙人侯劍表示。

所以,如何在合適時間點找到合適創業合伙人是科學家和投資機構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對此深有感觸。

2016 年,彼時還在紅杉中國擔任合伙人的陳鵬輝參與了基因檢測平臺企業NuProbe的天使輪投資。作為典型的科學家創業項目,NuProbe的兩位創始人是美國大學教授,剛起步時二人都沒打算辭職。

“投資的時候,兩位教授給我安排了個任務,幫忙給項目找一個CEO,以幫助技術落地。”陳鵬輝回憶道,“后來我就幫他們找了凱杰公司亞太地區的總裁施晨陽博士,他擁有豐富的商業化經驗,且對NuProbe也十分認可,就答應做共同創始人出任過渡型的CEO并聯手投資,讓公司能夠往產業化的方向不斷邁進,這解決了企業初期發展的問題?!?/p>

但任何一個公司要想全速快跑,CEO必須得是全職的。

于是NuProbe在兩年時間里取得快速發展后,就迫切需要一個全職CEO。兩位教授創始人和施晨陽博士再次找到此時已創立博遠資本的陳鵬輝,希望其能為公司物色合適的人才。

此時陳鵬輝想到了閱爾基因的創始人柴映爽,他是前Life Technologies中國區銷售總監,前Thermo Fisher中國區臨床市場戰略總監,在基因行業有近20年的行業積淀和豐富的市場運營經驗。閱爾基因整體運行良好,但NuProbe的技術優勢可強化閱爾基因的市場壁壘,并為閱爾基因帶來飛躍。

經過撮合認識,NuProbe的兩個教授從美國飛過來與柴映爽當面聊。在陳鵬輝的回憶中,整個溝通的過程一開始就像談戀愛一樣,雙方一見鐘情,非常認可,后面談的也很投機,許多細節問題都能順利達成一致, 最后決定兩家公司合二為一。Nuprobe和閱爾技術加市場互補,是快速轉化技術到市場的非常好的組合。

在合并的過程中,如何確定兩家企業的估值,以及如何分配核心管理層的股權等問題成為了擺在陳鵬輝面前的難題。

“無論是NuProbe的三位共同創始人,還是老柴(映爽),他們在股權的問題上都非常大度,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和各自扮演的角色高度一致,這直接促使兩家公司的順利合并?!标慁i輝表示,合并后的閱爾基因發展迅速,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投資人就是這樣,不僅要扶上馬,還得送一程,再送一程?!?/p>

幫助科學家找到創業合伙人也是紅杉中國合伙人楊云霞的工作之一,她近期接觸了一位扎根在腦科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

“我們跟他聊了之后,雙方都很認可。但他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全職出來創業,于是紅杉做了兩件事,一是拉了業務、法務、人力資源等各個部門開了個會,商討如何去幫助這個科學家從零到一把項目做起來;二是幫他在我們積累的人脈圈里找CEO人選?!睏钤葡几嬖V動脈網,最后找到的這個CEO大家都覺得非常理想。

而在經緯創投,喻志云透露內部有專門按行業設立投后招聘小組,團隊成員平均有超過10年以上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幫助被投企業人力資源建設,給予科學家背景的創業者以支持。

除了投資人牽線搭橋外,同學和同學、老師和學生互相組成創業團隊在科學家項目中也極為普遍。

以鹍遠生物為例,其創始人張鹍教授和高遠教授是哈佛醫學院博士后同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劉蕊博士是張鹍教授的博士后,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江立是張鹍教授在復旦大學時的本科同學。

“張鹍教授一開始就很明確是自己在項目中扮演科學顧問的角色,而不是作為運營者?!丙d遠生物的投資方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表示,“CEO張江立在產業里擁有豐富的商業化經驗,他在賽默飛世爾科技擔任過大中國區醫療業務總經理,并獲得過2012年度全球CEO獎。這樣的一個團隊組合是支撐鹍遠生物能取得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p>

可以發現,能找到合適的創業合伙人,對于科學家們來說會少走很多彎路,也會大大提高創業成功率和縮短成功時間。

但同時,在國內有很多科學家創業者對創業合伙人并不完全信任和放權,他們在不全職的情況下占據著比較重要的股權,同時對公司又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力。這些是當下科學家項目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的難題。

科學家項目尋找合伙人 動脈網制圖

股權分配,科學家創業的重要命題

股權分配,往往是科學家創業項目遇到的重要命題。

2019年,在西部某知名大學附屬醫院擔任學術帶頭人的張銘耀教授決定創業。在搭建初期團隊時,張銘耀教授拉來了自己的三位學生做CEO和管理層,在股份上張銘耀教授占比為70%,給其他人設立了股權池,占比22%,剩余的8%股權留給了學校。

項目在剛開始時,張銘耀教授主要出技術和資源,三位學生則全職負責公司日常的運營。

憑借著技術的領先性和優質的院校資源,以及潛在的巨大市場應用空間,項目很快取得了不錯進展:在發展的第二年(2020年),項目就火爆到數十家機構前來拜訪,高峰時張銘耀教授一天之內要見完15家投資機構,有的是線上,有的是線下。

但隨著拜訪的投資機構越來越多,項目的估值也水漲船高,內部對股權的劃分也開始有了一些爭議:三位負責公司日常運營的學生認為自己付出的與實際得到的不成正比,希望能占據更多股份,遭到了張銘耀教授的拒絕。

而對于投資機構,他們也沒有在拜訪張銘耀教授之后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因為張銘耀教授顯得過于“強勢”,尤其是在具體的交易金額上面,張銘耀教授完全不退讓,只認定一個價格,即便有些投資機構出到一億估值,張銘耀教授仍不為所動。最后融資失利,張銘耀教授的項目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現金流危機。

對此,多位行業人士皆認為,在科學家項目的團隊構建中,不全職的科學家一定要對自身角色定位清晰,將股權匹配到真正付出更多時間在項目里面的合伙人們,方能實現1+1>2的效果。

“我國科學家項目的股權結構分配還不太成熟?!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在中國,眾多高校科學家都是項目的實控人,在項目進行到A輪或B輪融資時,其持股比例還能達到30%-40%,而國外高校教授的這一比例大多低于10%。

因此,進行良好的股權結構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里面往往涉及組織架構、人才密度等多個方面的事宜。

具體來說,在組織架構層面,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創業合伙人之間股權是如何分配的問題?!肮蓹嗟姆峙錄]有絕對的定式,但我們的建議是科學家要有開放的心態,讓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的人占有更多的股權?!眲撔鹿鰣绦卸卖咔把乜萍蓟鹂偨浝砣尾┍硎?。

人才密度層面,科學家項目要注重通過設計合適的股權激勵計劃擴大企業的人才密度,從而帶領公司走得更遠。比如項目初期一般都是科學家控股,或者擔任第一大股東,其合伙人占據幾個點到十幾個點的股份。在此之外,要設一個股權池,將其他人的股權放股權池里,從而激勵后續加入的管理層,實現通過動態的機制來確保持續的公平激勵。

有了股權的進入、退出、增減機制,就能有效激勵人才和應對極端情況。

操作方法上,滾動授予、取消收回、回購條款等都是比較好的工具措施。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化,內外部客觀環境、早期的聯創發展能力和新老人之間的不平衡,創始團隊理念不合拍等特殊事件都有可能發生。

“股權問題的實質,就是人性問題。股權分配不好,會成為科學家創業項目成長路上不定時爆發的雷?!辟Y深投資人楊鋒表示。

火力全開,投資機構們如何尋找并賦能科學家項目?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參與到創業大潮中,投資機構們可選擇的項目正變得越來越多。

但如何選到真正具有產業化能力的項目和團隊仍然是投資機構們的必修課。

“真正能夠走得很遠的項目其實并不多?!辟Y深投資人楊鋒告訴動脈網,科研項目能夠產業化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這項技術可以放大,實現規?;a,二是要考慮成本的問題?!斑@兩個條件就可以篩掉很多科研轉化項目?!?/p>

不僅如此,由于科研項目處在早期,不確定性大,風險也很高。

“技術越前沿意味著投資風險也就越大,在國外,早期基金是由家族基金或者大學基金支撐起來,它沒有期限且對項目轉化保持低期待的心態。相反,投資機構對于早期項目的期待程度就比較高?!痹鷦撏逗匣锶死羁思儽硎?。

那在項目的對接上,投資機構們是如何觸達到科學家的?

針對此,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認為,朋友推薦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來源?!霸谡麄€行業中,我們會有人脈和朋友圈積累。再有一個是平臺的互動,包括一些賦能和行業活動;第三個就是行業研究方面,積極參加行業內的展會;第四是擴展,主動結交關鍵人?!?/p>

而在項目的選擇和賦能上,每家機構都有側重。

例如藍馳創投從整體上來講更強調跨學科的、喜歡有交叉領域的創業團隊,且希望團隊能夠足夠地開放,愿意去接受一些新的碰撞。另外,創業團隊要有非常強的底層能力,這是因為在醫療側或者是醫療服務這個創新領域中,質量、效率和普惠是考核技術的重要標準。

“質量代表了臨床側高標準的要求,即和臨床需求緊密結合,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效率是產品或者服務的交互效率高,不能通過復雜的運營或者交互方式傳遞給患者;普惠主要是和價格相關,在國內,醫保具有非常強的議價能力,如果產品未來能跟醫保合作,就有足夠好的利潤空間。”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表示。

經緯創投合伙人喻志云更看重的是創始人的全面性,以及團隊的互補。創始人不僅要懂技術,還要轉型為合格的企業家,比如掌控好公司的發展節奏,懂得做商業決策,對組織架構的設計足夠重視等等?!拔覀冡t療投資團隊很多也是科學家出身,轉型在商界做了很多年,配合經緯一直以來在投后賦能層面的全面動作,所以我們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幫助科學家創始人更加全面,幫助團隊更加全面?!?/p>

另外,經緯內部也十分重視“三化”,即投資生態化、投后場景化、品牌戰略化。在投后環節,給被投企業提供包括前置診斷、產業鏈協同、緊急醫療、盡職調查小組前端賦能、創業生態社區運營等6大模塊的支持,以及持續舉辦‘經緯科創匯’,對創始人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如股權期權、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培養、組織架構、宏觀趨勢等。

為了能更好地賦能科學家的創業項目,啟明創投合伙人陳侃表示啟明創投搭建了比較完善的投后體系,包括項目管理、招聘、品牌和政府關系的支持。

具體來說,項目管理團隊能給科學家推進內部項目以框架性建議;投后招聘團隊能幫忙招高管和核心團隊;政府關系團隊能為企業提供一系列建議比如遺傳資源報備、市場準入、政府項目申報、落地等。同時,項目團隊能夠提供戰略、財務和融資方面的幫助。“這些幫助能夠陪伴企業渡過最初的困難時期。后期,隨著管理團隊不斷到位,公司的體系自然完整地建立起來?!?/p>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則表示,松禾當下越來越傾向于投資平臺型的公司?!霸诩夹g平臺的基礎上,我們希望看到這個團隊也是一個相對復合的一個團隊?!?/p>

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則會先看科學家創始人有沒有正確的認知,其次看他有沒有留出足夠多的股權池。“我覺得這兩點挺重要的。至于股權后面怎么分配,大家以一個公平合理或開放的心態來做這個事就比較好。”

創新工場執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總經理任博冰表示,創新工場孵化或投資科學家主導的企業,往往會幫助團隊提高工業界人士的比例,平衡科學家學術角色的同時,也給工業界一些經驗補充。

“同時,企業內也未必是一個科學家主導,我們會盡可能提高多科學家合作、多技術交叉的比例。另外,相對中國市場而言,我們孵化或投資的企業大都是采用一個全球化的團隊,從第一天開始就結合各地的人才和技術優勢。不僅如此,項目的落地往往關注到更早期的深度合作,我們每年也會辦一些大賽和培訓營,為早期項目進行賦能新鮮血液和探索性技術。”

面對早期項目,一邊是投資機構們的頻頻出手,另一邊也存在科學家創業者拿錢的顧慮。

某布局孤兒藥領域的創新藥企創始人鄭清教授表示,在創業過程中,他做過的最艱難抉擇莫過于公司成立8年都未進行過一次對外融資。要知道,作為行業“老兵”,鄭清教授曾用7年時間成功將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從0做到在加拿大上市。在這個過程中,讓他明白資本給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發展同時帶來的正向與負向壓力。

所以在鄭清教授看來,如果沒有找到理念一致的資方,資本在尋求回報的過程中,原本由科學家掌控的研發步伐,有可能會被資本的力量推到另一個發展方向上。因此,找尋資本與研發進展的平衡點,顯得尤為關鍵。

漫漫征途

創業,是一場九死一生的征途,而對于科學家項目來說,更是一場辛酸歷程。但在重視創新驅動的當下,已然是不可逆的趨勢。

從宏觀層面看,近年來創新已被置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中國科學技術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梢钥吹?,我國對于基礎研究越來越重視。

這背后的原因有三。一是從經濟發展的趨勢走向看,全球的歷史經驗表明,世界上所有人均GDP接近或者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必然都會走上科技創新的道路;二是從目前國際形勢看,科技實力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了大國博弈的重要事項;三是底層技術的改變,也將帶動各個產業的改變,從而帶來更長效的經濟增長。

“生物醫藥的創新,依賴于強大的基礎研究。要增加生物醫藥投入,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尊重科學家首創精神,允許科學家個人享有部分權益,激勵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痹谌ツ昴甑椎囊粓稣搲?,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如此說道。

除了政策支持和行業大佬的呼吁外,已經功成名就的互聯網大佬們也紛紛押注科學家項目。例如在2015年,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北京大學教授饒毅等幾位科學家、企業家組織創辦了未來論壇,在這次論壇上,他們準備設立一個民間科學大獎。于是在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將正式宣布成立,該獎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楊振寧院士評價,未來科學大獎是第一個誕生于中國民間公益組織,由企業家群體發起成立的獎項,填補了中國民間權威科技獎項的空白?!叭鸬溆兄Z貝爾獎,香港有邵逸夫獎,而未來科學大獎作為后起之秀將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p>

在利好政策和市場環境的雙重影響下,醫療領域當前正進入“科學家創業時代”,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走出實驗室,走向了創業場。

從科研成果轉化的熱度便可窺探。根據近期發布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3554家高校院所的合同項數為466882項,同比增長7.85%;合同總金額為1256.1億元,同比增長15.67%。

但也要意識到,創業與科研的相似之處在于,創業看重的并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因為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原始創新性,且能滿足臨床需求的前沿技術,才能從實驗室“走出來”,真正落地并得到市場的“認可”。所以,對于每一個入局者來說,這必將是一場漫漫征途。

無論怎樣,醫療行業的新風口已經到來。而這些走向無人區的科學家創業者們,也終將在醫療創新大發展的歷史中熠熠生輝。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榆中县| 土默特右旗| 新乡县| 峨眉山市| 诸城市| 屯门区| 沂水县| 修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远市| 克拉玛依市| 保靖县| 石泉县| 包头市| 吐鲁番市| 义马市| 凭祥市| 钟山县| 大港区| 康定县| 北安市| 巴南区| 常宁市| 华亭县| 且末县| 香格里拉县| 博爱县| 化德县| 玛曲县| 探索| 榕江县| 麻城市| 崇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吴川市| 磐安县| 子长县| 化州市| 星子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