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旅 朱月靜
被傳四處“找錢”的上海美豪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豪酒店集團”)終于找到了“買家”。
聞旅查詢企查查平臺發現,7月27日美豪酒店集團新增了一條股權出質信息,將70%股權出質給藝龍網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所屬集團為同程旅行。也就是說,一直被傳到處“求”收購的美豪酒店集團終于找到了新歸宿,被同程旅行收入囊中。
圖源:企查查
作為深耕行業20余年的老酒店品牌,美豪酒店集團目前擁有7大酒店品牌,包括雅致、麗致、R HOTEL、美嘉豪、美麗豪、東方新麗、怡致等,并在2021年時已經布局100城超300家門店,根據其官網公布的未來5年計劃,目標是要發展到200+主要核心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掛牌轉讓尋找“下家”的酒店管理公司并不在少數,據聞旅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公開轉讓股權的酒店管理企業已有10家。從行業發展角度,酒店相關資產的資本動作再次活躍起來,屬于酒店的最佳“抄底”期已經到來了?
美豪酒店集團究竟是不是一個好標的?
有關于美豪酒店正在尋找“買家”這件事早在今年初就有相關消息傳出,彼時多家媒體都曾專注并報道,同程旅行也是傳言中的接手方之一,如今股權出質消息的披露,也坐實了這則收購傳言,同程旅行在深耕酒店業務線上又增加了一個“新籌碼”。
在由中國飯店協會等相關方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酒店集團及品牌發展報告》中,美豪酒店集團位列第二十一位,屬于中上游位置,不論是從門店數(173家)還是客房數(23103間),都有不錯的成績。而在酒店產品的打造與服務上,美豪酒店旗下品牌也得到了不少業主的認可。
但從公司經營角度,美豪酒店集團諸多問題纏身,具體表現可從其大股東的股權出質以及美豪酒店集團所涉及的法律訴訟,被凍結的股權窺探一二。
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美豪酒店集團目前由龔兆慶及張曉玲共同持股,其中作為董事長兼CEO的龔兆慶控股比例為99.31%,另一重要高層領導、董事會成員張曉玲持股0.69%,兩位持股人目前均有股權出質動作。
以實際控股人龔兆慶來說,其最近一筆股權出質登記日期為2022年6月17日,出質股權數額為300,質權人為安康市財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貸款擔保、項目融資擔保、信用證擔保及其他法律、法規許可的融資性擔保業務。另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21年以來,龔兆慶進行過的股權出質行為有6起,共計出質的股權數額2900,且均處于有效狀態。
圖源:企查查
而以“上海美豪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出質人,自2020年起其所出質的旗下控股、參股企業股權事件有9起,且均處于有效狀態。
圖源:企查查
除出質股權之外,龔兆慶還有部分資產仍處于被凍結狀態,企查查信息顯示,2021年8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他所持有的美豪酒店集團股權、其他投資權益數額1552.9349萬元人民幣,凍結期限為1095天,到2024年8月16日才會解凍。
圖源:企查查
此外,各種司法訴訟也是困擾美豪酒店集團的一大“麻煩”,相關信息顯示,美豪酒店集團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由被起訴了55次,以被告/被上訴人身份涉及的案件總金額達到了1180.24萬元。而從涉及司法訴訟的案件數量來看,近五年美豪酒店集團也是連續增長的狀態,從2018年時的2件,增至2022年時的59件,案件類型更是五花八門,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勞動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等等,由此看出疫情以來美豪酒店集團的日子過的并不太順心。
圖源:企查查
另外從融資角度,自成立以來,美豪酒店集團公開可查的融資消息共計4次,分別為2016年、2017年與2018年4月、8月的兩筆。其中最新一次2018年8月份融資金額為一億元,領頭機構分別為陜文投和同程旅游,也就是如今的同程旅行。此后再無新的融資消息披露,在公司資金緊張,沒有新融資進賬,且飽受疫情對于日常經營的影響之下,美豪酒店集團欲尋找“金主”賣身的動機也變得顯而易見。
疫情打擊OR策略失誤,美豪的問題出在了哪?
針對于美豪酒店集團深陷困境的原因究竟出在了哪里,逃不開的現實影響因素之一一定是因為疫情。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全體旅游企業包括酒店集團在內都經歷了一次前所未遇的退改潮,再加之后續疫情影響,為配合疫情防控需求的停業以及作為隔離場所的事情時有發生。
盡管酒店是疫情影響之下最先開始復蘇的細分領域之一,但面臨的經營壓力并不小,對于美豪酒店集團而言也是如此。
根據龔兆慶2020年4月時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透露的信息,如果沒有這次疫情,美豪酒店2020年第一季度正常情況下能實現2億元的營業收入,疫情的突然降臨,這部分收入化為泡影。粗略計算,這次疫情給美豪酒店母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在7000-8000萬元,如果扣除未發生的一部分成本費用,美豪酒店直接凈損失大概在4000萬元左右。
想要彌補這樣的虧損額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后續2021年、2022年,疫情對于酒店行業的影響一直沒有消散,且因為疫情促使的大眾出行住宿需求的升級,美豪酒店主攻的中高端酒店市場反而成為了疫情下競爭酒店品牌扎堆布局的核心方向,國內頭部酒店集團以及國際酒店品牌等都持續向這個市場不斷發力。
為了能增強應對競爭的品牌吸引力以及應對疫情風險的能力,美豪酒店集團在經營策略以及運營模式上都做了一些創新突破和策略調整。首先在經營層面,根據龔兆慶的說法是從疫情后就從附加項目上下功夫,以住宿為核心增加新的盈利點,比如湯池SPA、共享辦公、上線外賣等,以創新業務的形式來增加酒店營收,提升溢價。
而在運營策略層面上,美豪酒店集團的調整是將從“海底撈”式重資產直營模式走向輕資產平臺化模式。龔兆慶也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過這樣調整的原因,他表示從凈資產收益率的角度,直營店收益也要高于加盟店,但問題在于直營模式的擴張速度有限,酒店數量太多,人才培養、市場消化都是問題,最后導致的結果是酒店溢價能力不行。從商業模式上看,“輕資產”的加盟模式更有利于企業的現金流動,資金的安全性更高。
發表以上觀點時,龔兆慶還曾透露,美豪酒店集團有融資的打算,其中開業的5家酒店會繼續開放一些項目層面的股權合作;針對存量項目,也計劃將部分項目從債權形式轉為股權,繼而釋放一部分利潤;在公司股權層面,美豪酒店計劃再釋放20%左右的股權。
彼時的時間點為2020年,看得出那時候龔兆慶對于自己經營好美豪酒店集團,做好疫情危機下的轉型還是很有信心。
為了落實策略的調整,美豪酒店在當年還推出了城市合伙人招募計劃,宣傳信息中提到,美豪合伙人模式打造激勵分享、品牌支持、培訓支持三大版塊,可獲取管理費收益的30%。只是后續,關于合伙人計劃的進一步消息并沒有再持續披露。
以“捆綁”形式吸引加盟伙伴的做法美豪酒店集團也并不是第一次。更早之前,美豪酒店集團還聯合多彩投、第五創等眾籌平臺,推酒店項目的眾籌,但兩個平臺上參與美豪酒店眾籌項目的投資人也都遭遇到了一些問題。
比如第五創,2021年初時曾被曝違約頻現,提到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有美豪酒店(山東濰坊店),根據第五創官網對該項目的介紹,項目承諾第一年回本15%,第二年回本25%,第三、四年各回本30%,之后開始分紅。但實際情況是酒店于2018年5月開張,2018年底時尚可按約定回本15%,但從2019下半年開始,項目方開始推托經營不善,無力回本。參與眾籌的投資人甚至被項目負責人拉黑,各種聯系方式都失聯。
有酒店相關業者對聞旅分析道,其實從美豪酒店集團旗下產品的經營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最主要問題還是受到疫情大環境影響以及其疫情前堅持直營為主的重模式策略影響,應對危機的風險能力不足,如果有資本實力足夠的企業愿意接手,盤活美豪酒店旗下的酒店資產,也不失為一樁好交易。但核心考驗還在于買入方的整合能力,能不能幫助美豪酒店集團理清當下的問題,盡早完成在模式上的調整,沿著之前重投入的方式繼續走下去還是會有比較大的風險。
多家酒店管理公司遭遇掛牌轉讓,行業“抄底”時機到了?
事實上,2022年發生的有關于酒店管理公司的股權交易并不在少數,聞旅梳理各產權平臺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從年初至今,正式披露、預披露以及完成交易的酒店管理公司股權掛牌轉讓事件有10起之多。
從統計的信息可以看到,100%股權全部轉讓的酒店管理公司有6家,比例在一半以上,包括桂林市凱威國際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嘉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朔州市海苑酒店有限公司、三亞萬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武安市晨曦酒店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霄云鴻暉酒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圖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以三亞萬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所在地為海南三亞,注冊資本 12000萬元。原本是地處國內旅游發展欣欣向榮的一片“熱土”,經營酒店業務的環境還是比較有優勢,但經審計其2021年的營業收入為42.59萬元,營業利潤為-4850.61萬元,凈利潤為-12781.89萬元,負債總計為39816.73萬元。2022年5月30日其營業收入僅為5.11萬元,營業利潤及凈利潤均為-1037萬元。
圖源: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另一項目上海嘉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情況也大抵相似,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最新披露的2021年經營數據為營業收入為339.69萬元,凈利潤為21萬元,而其負債金額卻達到了1005.59萬元。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的轉讓信息中提到,上海嘉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與股權人所持有的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新源路818號龍裕嘉奕酒店為捆綁轉讓,意向受讓方申請受讓該項目同時須申請受讓酒店項目,單獨申請其中任意一宗均為無效。
站在酒店市場發展的角度,新冠疫情沖擊整體旅游業務的情況之下,酒店業務屬于復蘇比較快的領域之一,在2021年疫情較為緩和時,許多酒店集團的入住率以及客房單價都有恢復到疫情前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的情況出現,這樣的背景下,選擇下場投資酒店管理公司的資本方相對而言比較活躍,但到了2022年,這樣的投資熱情又因為疫情的反復而被潑下了冷水。
從掛牌交易的企業情況進展來看,截至目前成交的僅為1家,寧波漢雅開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7%股權,所涉及的金額及股權占比相對較小,而大宗股權轉讓的掛牌交易,基本沒有成功的消息披露。其中,桂林市凱威國際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從今年3月份開始,已經連續掛牌了三次,但均無人接手。
對于這樣的情況,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表示,收購方是為了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核心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疫情的影響使得酒店行業的并購收購成為一種趨勢,以現在行業情況下的項目估值來說,還是值得有實力的并購方考慮下手的,但前提是需要綜合判斷好所收標的的整體情況,如果項目本身負債太高且不具備產品優勢,盡管資本市場活躍度升高,也很尋到合適的資方難達成交易。
有相關業內人士也表達了相同觀點,認為資本方對于酒店物業的興趣度在提升,但也談到2022年疫情反彈會影響資本方的信心,從疫情前來說對于旅游相關的企業投資就已經進入到了“冷靜期”,如今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短期內的市場趨勢走向仍不能十分明朗,除非需求特別急迫、或者標的性價比特別高,更多的資本方還是處于觀望狀態,等待時機。
另有來自仲量聯行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亞太區共達成酒店交易75筆,同比下降20.2%,較2019年同期下降33.0%。主要原因之一是隨著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結合當前利好的旅游市場條件和經濟遠景,買方和賣方在成交價格預期上產生較大分歧。具體到國內因部分城市新冠疫情反復,導致上半年酒店交易額同比下降43.8%,預計許多酒店交易活動可能推遲到2022年第四季度或2023年第一季度。
美豪酒店集團成功尋找到“金主”,是2022年酒店投資市場的“幸運兒”,但也不會是唯一的一個,下半年酒旅市場還將如何變化,聞旅會持續關注。
參考文章:
1、《浙江桐廬又一網紅打卡地來了!雅致酒店桐廬銀泰店驚艷開業》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2、《美豪酒店「渡劫」:送外賣、做湯池、轉聯辦,看準本地生活》來源:投中網 Ellie
3、《危險!又一家股權眾籌平臺違約頻現,21億資金難抽身》來源: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