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包財經
編者按:
一批被追逐熱點買入中歐基金旗下產品的投資者在遭遇較為嚴重的虧損后,正在“割肉”離場。
本篇主要研究中歐基金旗下知名度較高的“中歐創新未來”,未來將以數據透視更多產品“長期業績”優劣。
中歐創新未來成立于2020年10月,募集規模超120億份,是當時市場上的明星產品。目前由邵潔、劉金輝、周蔚文三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
但是,中歐創新未來在今年二季度鎖定期屆滿后,基金份額被凈贖回19.89億份,成為同類中凈贖回量最大的產品之一。
從該產品成立之后的凈值和財報數據來看,當初申購這只基金的投資者無論是已經贖回還是持有至今,都面臨者較為明顯的虧損。
業績大幅回撤,上半年虧損25.31億元
財報顯示,中歐創新未來2022年上半年共虧損25.31億元,最新單位凈值跌至1元以下。

基金二季報顯示,中歐創新未來的單位凈值上半年回撤幅度達到21.17%,跑輸業績基準約13.78%。自基金成立至報告期末,基金凈值增長率為-2.94%,跑輸同期基準約2.48%。

投資者或“割肉”離場
根據基金合同約定,中歐創新未來在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前18個月為封閉運作期,于2022年4月10日屆滿,中歐創新未來的投資者迎來首次申贖開放。
然而,解“封”以來,中歐創新未來的基金單位凈值持續低于1元,最高值僅為0.984元,最低跌至0.791元。截至2022年7月29日,中歐創新未來單位凈值為0.9503元,成立以來回撤4.97%。也就是說,投資者從封閉期申購到目前為止仍處于虧損狀態。

投資者除了資產投資虧損,還需要承擔期間的管理費。
處于封閉期時,中歐創新未來凈值相對較高,由于基金管理費是根據基金規模收取,期間發生了較高的管理費。財報顯示,成立至2021年末累計發生管理費約1.68億元。
2022年二季度末,中歐創新未來的基金規模約69.34億元。根據1.5%的管理費費率推算,2022年上半年該基金所產生的管理費也將達到數千萬元。
面對虧損,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財報顯示,中歐創新未來僅在2022年二季度就被凈贖回19.89億份,基金規模較一季度末減少超18億元。中歐創新未來成為當期中歐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中凈贖回最多的產品之一。

中歐創新未來在基金合同提及,該基金的投資目標為“主要通過投向創新未來主題相關股票,在力爭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的前提下,追求資產凈值的長期穩健增值”。
但從中歐創新未來的實際表現看出,諸多投資者對于“長期穩定增值”似乎并無信心,割肉離場也在情理之中。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作品版權歸面包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