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 李 君
2011年4月29日,是一個讓鞍山人臉上有光的日子。這一天,他們的明星企業聚龍股份上市了,并且還頭頂著一道光環——
紙幣清分第一股。
01 夢回2011
1996年,做了半輩子企業的柳長慶,實在有點焦頭爛額。
這個1952年出生的人,從七十年代就進了工業企業,先后在遼陽農具廠當過副廠長,又在海城機械廠當了一段銷售廠長。在1986年,他被調到了鞍山市工業尼龍廠。
在當了十年廠長后,柳長慶發現尼龍廠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早年供不應求的合成纖維材料,現在卻因為生產過剩而賣不出去,工廠發不出工資,人心一片浮動。
那時的各地政府,都在鼓勵企業走改制創新的路,自己想辦法度過難關,但柳長慶翻一翻廠里的資金:13萬。
怎么能帶著全廠職工走出困境?能不能找到一條好路子?這樣的機會,還真的被柳長慶找到了一個。
有一天,柳長慶看見會計從銀行取回的工資款,因為人工捆扎的紙帶不結實,錢拿回單位,已經散成了一堆。
這啟發了柳長慶——銀行每天都需要捆扎大量鈔票,但人工捆扎的作業方式,不是不結實,就是不美觀。如果能開發出專門的捆扎機器,應該能得到銀行的歡迎。
而這項業務,尼龍廠也有對應的技術儲備——廠里的產品有運輸專用的打包帶、打包機,從這種類似產品轉型過去,技術上沒有太多難度。
更重要的是,在給廠長經理們辦的企業培訓班里,柳長慶了解到未來幾年金融行業會快速發展,而對應的金融機具行業在國內卻幾乎為零。
從紙幣扎把機做起,柳長慶帶著尼龍廠先是實現了百萬元的年盈利,又通過轉制創立了聚龍,把產品升級到全自動捆鈔機,再到紙幣清分機……
2011年的中國,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銀行的存貸款業務隨之愈發興盛,點鈔業務需求量極大。
原本中國國內并沒有生產紙幣清分機的能力,國內銀行使用的機器全部從國外進口,單臺售價動輒上百萬元。聚龍的攪局,讓機器價格直接降到20萬元,隨后更是降到萬元價位。
聚龍正處在歷史的春天,其生產的紙幣清分機在國內銀行安裝總數迅速達到行業第一,將壟斷中國市場近十年的日本某金融機具企業掃出國門,歐洲金融機構的訂單也如雪片般飛來。
在金融設備國產化上立下如此漢馬功勞,讓柳長慶在企業家圈子里美名遠揚。“鋼都”鞍山太需要這樣一個擺脫鋼鐵、改革創新的標桿科技企業,鞍山政府從政策和資源全方位協助聚龍,聚龍和政府關系也如膠似漆。
天時地利之下,各界紛紛看好聚龍的發展,聚龍在上市之后,股價水漲船高,成為響當當的牛股,柳長慶的個人財富迅速增長,是名副其實的“點鈔機行業”霸主。
2011年,黑土地上的柳長慶享受著榮光,但1700公里之外的杭州,一個名叫馬云的人,卻正在用一個名叫“支付寶”的工具,一步步地把聚龍的未來逼到墻角。
支付寶最初只是為了解決淘寶交易信用痛點并以擔保交易為核心的電子支付工具,但經阿里推出后很快得到用戶與應用場景的雙重生長,從淘寶網內部的數字支付工具演變成了取代現金交易的電子支付新方式。
2007年,支付寶注冊用戶首度超過信用卡,2009年,其用戶數已突破2.7億。2010年,在馬云頻繁拜訪各大銀行行長的不懈努力之下,支付寶相繼和工行、建行、中行達成合作,快捷支付正式推出。
快捷支付一經推出,便帶來了爆炸式的市場增長。業務量最多時一夜之間綁了上百萬張銀行卡,支付成功率攀升至98%,這超過了當時所有網銀B2C的平均支付成功率。
2012年當年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大關,增速高達60%。支付寶一下子成為國內最大的三方支付機構。
一直困擾支付寶的“上戶口”問題,在這一年也終于順利解決。它拿下央行頒布的國內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表面看起來,支付寶與聚龍的業務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它的出現和崛起,卻實實在在地拔掉了聚龍賴以生存的基礎。
以當時支付寶轟轟烈烈的動靜,聚龍和柳長慶不可能毫無感知。但聚龍的業務規模,它在資本市場上受到的追捧,以及對新生事物的陌生,卻很有可能在相當程度上迷惑了柳長慶,讓他既不愿,也不能抓住這最后的轉型窗口。
他沒有想到,支付寶會在幾年后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時看好聚龍的所有人,也不會想到。
02 完美背后的危機
上市之后,聚龍其實沒有辜負任何投資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的股價,都稱得上一騎絕塵。
一方面,公司營業收入連年增長,剛上市時只有2.49億元,2015年已經達到8.86億元。柳長慶則帶領科研團隊繼續突破,研發出“人民幣流通管理系統”,這套系統通過公安部、國家標準委、人民銀行專家鑒定,成為國家新一代現金流通智能化管理方案的主導者。
2013年,歐洲央行開始發行第二套新版歐元,聚龍公司迎來新的機遇。它不僅在德國法蘭克福建立了全資子公司,還成功將設備打進了大部分歐洲國家。
來自中國東北的聚龍,代表著中國金融設備與金融信息安全領域的最高成就,成為了騰飛全球的“巨龍”。
聚龍股份官網首頁
同年,《理財周報》發布《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柳長慶家族以28.6億元資產成為遼寧首富。
時來天地皆同力,2015年,聚龍又成為了國內四大行和十三家商業銀行的供應商,股價隨之節節攀升。
這一年的6月5日,聚龍的股票迎來歷史最高價格,一飛沖天的聚龍股份總市值達326億元。
柳長慶由此躋身百億富豪行列,形成對照的是,他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從國家“863計劃”“金融自動化裝備集成信息化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組組長,到國家金融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再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柳長慶開始出入各種政治場合,成了遼寧省的風云人物。
如果聚龍的故事到這里就結束,那一切都是完美的。
如今回頭來看,2015年其實是一個見證了太多成就和變化的年份。在這一年時間里,4G快速普及,僅中國移動的4G用戶就從2014年的9000萬飆升至3.1億。從城市到農村,智能手機大大普及。
這一年的除夕,所有人都守在電視機前,不是為了看春晚,而是為了搶紅包。
這是應當被載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史的一個除夕,微信錢包和央視春晚的合作完美契合了中國人互發紅包的春節習俗,根據微信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
這場被馬云稱為“偷襲珍珠港”的進攻,讓微信支付一夜新增了2000萬綁卡用戶,又很快便突破億級。以春晚紅包為標志,開通支付業務才兩年的微信完成了原始積累,走過了所謂的“冷啟動階段”。
盡管如此,通過另外一些方式,支付寶依然捍衛了陣地。2015年,蔣凡帶領淘寶完成了移動化“大遷徙”,當年9月,手機淘寶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1億人,同年“雙十一”,手機淘寶日活用戶超過1.8億人。
手機淘寶的成功,不僅讓阿里成為全球最大移動電商平臺,也同時保住了支付寶的基本盤。
自此肇始,不僅“電子紅包”成了每一年春晚的保留節目,中國的電子支付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開始快速發展。
不過,由此帶來的最大改變,恐怕就是中國人慢慢接受了電子支付,出門不帶錢包,不用紙幣,掃碼支付成為滲透進群眾生活中的習慣。
事物的發展在初見端倪時很難引起重視,發現時已經深入肌理。這對于所有那些和聚龍有密切關系的人,都是一個壞消息。
這一年,買了聚龍的股民還在為買到一只潛力股而沾沾自喜,卻很少有人關注到聚龍股份當年的凈利潤只有3億元。
人們更不會想到,一場看似尋常的春晚,竟會引發如此巨大的蝴蝶效應,聚龍看上去一路輝煌的2011年到2015年,其實已是它逃命轉型的最后時期。
03 兵敗如山倒
即使在這四年里,傳統金融行業也還是很難想象,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電子支付的發展,給行業帶來的革新會如此之快。
非現金支付安全性逐漸提升,對日常小額現金支付業務具有極強的替代作用。支付寶、微信支付開始實現對老百姓生活地盤的全面入侵,不僅能轉賬存取款,還能理財、交水電費、充話費、坐公交......
有人開玩笑說:電子支付的出現,把小偷這個存在千年的職業都消滅了。
但失業的,并不只有小偷。
從2015年開始,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理的電子支付業務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14年的333億筆一下子增長到1052億筆,到2018年,這個數字達到了1752億筆。
連環效應是致命的,不只銀行,各大商超、醫院甚至賭場等交易場所驗鈔機、紙幣清分機的需求都迅速下降,中國的金融設備市場急劇萎縮,陷入了泥石流般的坍塌。
聚龍股份作為行業第一股,自然受到了最大的影響。它的股價在創下歷史新高后,突然調了一個頭,從此便開始了跌跌不休之路。而在經歷2015年那個瘋狂的年份后,年底其股價跌幅已達46.70%,幾近腰斬。
柳長慶終于感受到了危機,他想到的辦法是啟動轉型。
按照規劃,聚龍股份將以智能終端為主體,向金融物聯網進發,將產業鏈拉長,成為金融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5年聚龍融創成立,開始了聚龍在大數據運營、金融物聯網等領域的業務探索。
但事與愿違,出身設備制造商的聚龍,其實并不了解這一新興行業,它的所有努力收效甚微,聚龍融創業績也處在持續虧損狀態。
禍不單行,2017年,柳長慶因破壞選舉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他不得不辭去聚龍股份董事長等一切職務,由其子柳永詮接任。
雖然如此,聚龍還是牢牢掌握在柳長慶家族手里。在之后的發展中,聚龍股份依然掙扎摸索,還參股了區塊鏈企業,想要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人民幣流通管理解決方案。憑著這個新概念,聚龍股票還在2020年下半年實現了一波上漲。
或許是轉型心切,柳長慶開始多箭齊發,同時把觸手伸向了環保建材,環境與水文修復等陌生領域,又啟動了綠色農業項目,在丹東建起了四千畝水稻田基地,而且承諾不打農藥,每天都雇傭幾千人進行除草。
主業盈利能力從2017年開始斷崖式下跌,如今又疊加了負債問題,加上大手筆的花錢,公司的現金流越來越吃緊。
2021年4月,聚龍股份自曝違規擔保超3億元,公司股價開始暴跌。
2022年4月29日晚,聚龍股份發布公告稱,由于2020和2021年兩年間的財務會計報告均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退市條件,公司股票于4月29日起停牌。
同時,聚龍股份披露了2021年的財報,數字“慘不忍睹”。相比于2018年虧了1.33億元,2021年虧損直接高達4.13億元,為上市后虧損最大的一年。
違規擔保,連年虧損,負面纏身的聚龍再也無法力挽狂瀾。
這一天還是來了。6月2日,聚龍被深交所終止上市。
04 時代的眼淚
聚龍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東北小公司,一步一步,坐上了“金融設備供應商”的頭一把交椅。柳長慶也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廠長,從零開始,一步步成為了遼寧首富,收獲了萬人矚目的榮光。
他也曾意氣風發,在面對日本人趾高氣昂的輕蔑時,高喊“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難嚇趴下”的信條,嘔心瀝血、傾家蕩產地投入科研,做出了新中國的首款紙幣清分機,讓中國成為了繼日本、德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紙幣清分技術的國家,終結了國外產品的壟斷。
在最無以為繼,一分錢都掏不出來時,他砸了兒子的儲蓄罐,拿出一堆硬幣當救濟糧;跑業務請客時,已經身無分文的他付不起餐費,只能咬牙將自己結婚的手表作抵押,從來不放棄,才挺到了云開月明的時刻。
在因重度膽結石急需做手術時,他害怕自己住院會讓人以為他在躲債,強忍疼痛把手術期安排到小年,因為“小年連著春節假期,這樣就沒人知道了”。
九九八十一難后,才有了遼寧的驕傲,中國的聚龍,一個敢在國際市場上和日本人拍桌子,壓住日本廠商一頭的聚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產業世界,能領風騷十幾年、幾十年已可算得上是成功奇跡。
聚龍也曾是技術創新的典范,柳長慶的成就和貢獻也已載入行業歷史并曾推動行業進步。但新技術還是很快成了舊事物,聚龍也成了又一滴時代的眼淚。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柳長慶創立聚龍的2004年,馬云成立了支付寶。2008年,當聚龍千方百計為銀行數鈔票時,馬云放話:
銀行不改變,就去改變銀行。
參考資料
[1]《退市:又一“首富”徹底涼了!》中國基金報
[2]《開盤暴跌80%!又一“首富”涼涼,A股加速清理“不死鳥”》中國證券報
[3]《聚龍股份:產業報國,實現民族工業崛起》聚龍人
[4]《聚龍股份董事長柳長慶:不甘人后 唯有創新》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