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近日,河北冀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冀衡藥業)向深市主板預披露招股書,國金證券為保薦機構。
冀衡藥業是一家從事化學原料藥、制劑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目前最核心的產品為對乙酰氨基酚。
我國對乙酰氨基酚的主要生產商除冀衡藥業外還包括安丘市魯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常熟華港藥業有限公司、浙江康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除康樂藥業(SZ832126)位于新三板外,其余幾家均未登陸資本市場。
乘著新冠肺炎對解熱鎮痛藥物需求提高的“東風”,2019年至2021年(報告期),冀衡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70億元、9.70億元和13.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592.61萬元、1.20億元和2.76億元,實現了不錯的業績。
但依靠新冠肺炎疫情恐難維持業績可持續性。還需指出的是,冀衡藥業主要的兩款藥品生產裝置均被政策列入生產裝置限制類。本輪上市,公司主要將產業布局到下游,將原料藥粉轉化為DC顆粒、綜合制劑產線項目,同時表示要進一步拓展腎上腺素以及多種中高端特色原料藥的產品領域。
此外,冀衡藥業所生產產品報告期內多次因安全生產不合規遭到行政處罰。

核心產品被列入限制類產業
目前,冀衡藥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以對乙酰氨基酚為核心的多種原料藥、制劑以及醫藥中間體,主要品種有對乙酰氨基酚、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葉酸等。
對乙酰氨基酚是冀衡藥業最主要的產品,相關原料藥和制劑的銷售收入占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超75%。對乙酰氨基酚,俗稱撲熱息痛,商品名稱有百服寧、必理通、泰諾、醋氨酚等。

作為全球主要的解熱鎮痛藥物之一,對乙酰氨基酚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我國對乙酰氨基酚進口量較小,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后,對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出口。Wind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對乙酰氨基酚進口量為47.61噸,出口量為3.72萬噸。
據公司官網介紹,冀衡藥業是中國最大的解熱鎮痛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除了滿足內需外,公司65%以上比例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外銷。
招股書顯示,冀衡藥業2019年至2021年對乙酰氨基酚的出口量分別為10683.93噸、13522.99噸和12043.76噸,占我國同期對乙酰氨基酚出口量的比例分別為27.45%、28.91%和32.38%,比例較高。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新建安乃近、撲熱息痛生產裝置屬于限制類。
據悉,《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由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后,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禁止新建擴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結構單一。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安乃近原料藥及制劑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7.68億元、8.61億元和12.05億元,占主營業務比重分別為89.90%、90.25%和91.94%。
公司保薦機構國金證券在風險提示中也表示:不排除未來國家產業政策發生變化,將安乃近、撲熱息痛等冀衡藥業的主要產品調整為淘汰類產品的可能性,將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業績靠新冠需求拉動
布洛芬和撲熱息痛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退熱藥。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影響之下,由于市場暫沒有特效藥,因此輕癥患者主要依靠解熱鎮痛類藥物進行治療,解熱鎮痛藥品的需求相應增加。
2021年,全球解熱鎮痛原料藥市場規模增長至28.11億美元,該市場除了公司撲熱息痛、安乃近產品外,還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原料藥。
同時,部分國家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企業受疫情影響,部分或全部停產,進一步加劇全球供給缺口,在此基礎上,我國主要的解熱鎮痛藥呈現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現象。

萬得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我國對乙酰氨基酚原料藥的出口價格在30-58元/千克波動。
報告期,冀衡藥業主要產品對乙酰氨基酚和安乃近的價格、毛利率整體提升。其中對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價格分別為31.00元/千克、32.29元/千克和51.24元/千克,對應毛利率從2019年的19.65%增長至2021年的38.12%;安乃近原料藥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60.18元/千克、58.07元/千克和65.09元/千克,對應的毛利率從2019年的25.68%增長至2021年的32.94%。
除此之外,在新冠的需求導向下,冀衡藥業對乙酰氨基酚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67億元,同比增長45.57%,相較于2020年乙酰氨基酚收入10.56%同比增速來說,大幅提高。
但新冠肺炎疫情自身具有難預測性、不可持續性等特征,業績起于疫情的冀衡藥業必將會隨著疫情緩解增速下滑,公司或難以維持產品收入高增長。
安全隱患頻發
根據《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冀衡藥業產品對乙酰氨基酚屬于“高污染產品”。
而招股書披露公司子公司青先化工所生產的醫藥中間體吡唑酮屬于危險物品。據悉,冀衡藥業本部以吡唑酮作為主要原料用于生產安乃近、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部分用于銷售。因此,環保監督和安全隱患均系對冀衡藥業經營有重大影響的風險因素。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青先化工在2019年9月、2020年6月和2021年4月三次遭到安全生產處罰,處罰金額共計21.2萬元。問題包括生產危險物品的車間吡唑酮車間(重氮化反應)二層設置具備休息室功能的雜物間;以苯胺卸車泵處安裝的一臺苯胺氣體探測器距地面高度約0.8m等多項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問題。
此外,冀衡有限(冀衡藥業前身)、冀衡藥業子公司深州藥業也涉及多項安全處罰。其中冀衡藥業2020年曾因三安原料藥、年產150噸葉酸項目未通過試生產論證即生產情形,彼時監管還出具了擬對冀衡有限作出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的行政處罰。
另需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冀衡藥業對乙酰氨基酚、安替比林存在超產能生產的情形。
今年2月、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深州市分局、滄州市生態環境局海興縣分局分別對冀衡藥業、深州藥業、青先化工出具情況說明。
今年4月,河北衡水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深州市應急管理局、海興縣應急管理局分別對冀衡藥業及其子公司深州藥業、青先化工出具情況說明。
冀衡藥業表示:公司針對對乙酰氨基酚超產能生產情形,已進行產能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冀衡藥業安全生產費用支出分別為877.79萬元、447.78萬元和1254.19萬元,占各期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5.70%、3.7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