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舜宇逆襲,老牌失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舜宇逆襲,老牌失守

凈利腰斬的舜宇,能否靠傍上蘋果翻身?

文|智東西 云鵬

編輯|心緣

在科技圈談起郭明錤這個人,基本上大家都不陌生,前陣子他幾句話讓歌爾股價暴跌,又幾句話讓高通股價狂漲。

有人恨他恨得牙根癢癢,有人將他奉若神明,但不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在曝料方面的確有兩把刷子。

就在最近,郭明錤通過一篇簡短的分析文章,直接將舜宇光學科技(后文簡稱舜宇)捧上了手機鏡頭行業“一哥”的位置,讓舜宇坐上了行業的頭把交椅。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根據郭明錤所言,舜宇已經成為蘋果iPhone 14系列廣角鏡頭的最主要供應商,占比超過中國臺灣大立光和玉晶光。

廣角鏡頭就是iPhone的主鏡頭,也是最貴的那枚鏡頭。他說,iPhone 14系列的廣角鏡頭在今年下半年的產能將達到1.5億顆。

郭明錤還補了一句,“未來舜宇光學取得任何蘋果訂單,都會以成為最主要供應商為目標。”

僅僅在一年之前,舜宇還在為入門級iPhone 13提供鏡頭,且占比不超過10%,而如今竟一躍成為最新iPhone的鏡頭主力供應商。

這背后,舜宇到底做對了什么?

此前舜宇的手機鏡頭出貨份額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成為蘋果鏡頭的“主供”,才算是在硬實力上證明了自己。光學行業技術壁壘極強,大立光穩坐龍頭多年,甚至多次對蘋果出言不遜,今天,這位昔日霸主即將被中國大陸光學企業挑落馬下?

在舜宇一步步殺入果鏈的背后,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找到舜宇知情人士進行深入挖掘,嘗試發現表面之下的深層因素。舜宇的成功,也將會成為中國供應鏈企業崛起的很好藍本。

01.練劍十余年,從有心無力到問鼎果鏈

實際上,舜宇進入果鏈,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從2021年至今,不斷有供應鏈消息表明,舜宇已經開始為蘋果的iPhone、iPad等產品供應部分鏡頭。

但這一次,郭明錤的曝料之所以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是因為舜宇真正成為了新iPhone 14系列主鏡頭的最大供應商。

蘋果去年總共賣了將近2.4億部iPhone,能夠成為新iPhone主鏡頭的核心供應商,其重要性以及“含金量”不言而喻。

未來iPhone大概率還將搭載潛望式鏡頭,而舜宇已經在潛望式鏡頭技術領域深耕多年,國內小米、OPPO、華為等頭部廠商的潛望式鏡頭均由舜宇供應。郭明錤認為舜宇最快能在2024年拿到iPhone潛望式鏡頭訂單。

舜宇未來在果鏈的想象空間,再次增大。

看到種種令人羨慕的成績,我們不免產生疑問,為什么蘋果會選擇舜宇,相比中國臺灣兩大光學巨頭,舜宇到底“香”在哪里?

郭明錤在分析中曾多次提到一個關鍵詞——成本。但舜宇能夠拿到蘋果鏡頭訂單,真的只是因為“便宜大碗”嗎?

答案顯然沒有這么簡單。

舜宇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舜宇與蘋果的合作,其實由來已久,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落地的節點,這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和漫長的技術攻關歷程。

蘋果與舜宇最早接觸的時間點,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那時蘋果曾經表明過合作意愿,但無奈舜宇自身當時并沒有做好準備,不論是技術還是產能方面都有不少課要補。2012年4月,舜宇剛剛在美國硅谷建立了分公司。

而當時海峽對岸的大立光,已經連續五年成為蘋果iPhone手機鏡頭的核心供應商,憑借自身在塑料鏡頭領域的獨家技術,令所有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回到舜宇這邊,在突圍高端智能手機鏡頭市場的路上,舜宇早期的幾次關鍵收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前后,舜宇拿下了日本影像技術大廠柯尼卡美能達的手機鏡頭生產基地。

據了解,2014年舜宇上海光學成立,聘請了柯尼卡光學(上海)的員工,并收購了其在上海的現有生產設施、機器及軟件。舜宇和柯尼卡的合作使舜宇上海光學成為了自家高像素手機鏡頭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2014年,榮耀6 Plus上采用的雙800萬像素鏡頭模組就由舜宇提供,這也是舜宇第一次與國內頭部手機品牌進行合作。

后來,大約在五年前左右,蘋果與舜宇開始進行溝通對接,推動舜宇進行相關事宜的準備,比如讓舜宇按照蘋果的要求設計產線,并通過一些蘋果的質量認證測試。

不知是不是巧合,2017年前后,正是大立光的“高光時刻”,其股價一度突破6000新臺幣,被封為“臺灣股王”。蘋果的行動頗有加緊培養“接班人”,壓一壓大立光氣焰的意思。

當然,凡事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舜宇承接蘋果訂單也是循序漸進的,每當有一部分技術打磨成熟,可以落地,就會開始進行嘗試。初期舜宇會承接一些較低端的鏡頭,比如iPad的鏡頭、入門級iPhone的前置鏡頭。

舜宇知情人士透露,他們曾經從美國挖來了非常熟悉蘋果業務的大牛,因此與蘋果的對接也走的更為順利,少了很多“水土不服”的潛在隱患。

那么,通過蘋果的“認證”,到底難在哪里?

實際上,這并非是簡單攻克某一個問題可以解決的,蘋果對于供應商整個生產流程的管理、產線建設的要求都有一系列的標準,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

落到具體細節上,產品的良率和性能能否達到蘋果的要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其實對于國內供應鏈企業來說,做出一個表現優秀的產品Demo(樣例)并不是什么難事,但難就難在于,要在滿足蘋果這樣數以億計的出貨量的前提下,保證良率和性能。

這道門檻就會攔住一大批人。

與蘋果的對接過程,包括一系列詳細復雜的討論,涉及技術工藝本身、生產設備的配置以及工廠的建設。一個項目最終通過檢驗的背后,是無數個“不眠之夜”。

生產鏡頭,從本質上來看,是對于某種材料的高精密加工,因此生產工藝是光學企業非常核心的技術,對于生產工藝技術的研發、優化也是舜宇打入果鏈的過程中持續在做的事情。

就在舜宇與蘋果的對接漸入佳境時,2018年年初,大立光股價突遭腰斬,當時明眼人都看到,一家大陸光學廠商正在崛起,它就是舜宇。

被大立光稱霸十余年的蘋果iPhone鏡頭供應鏈,第一次出現了一位極具潛力的挑戰者。

▲近五年大立光、舜宇股價走勢,截至8月17日,來源:谷歌財經

2021年年底股價高點時,舜宇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人民幣,而當時大立光市值已經跌至700多億人民幣,約為舜宇的三分之一。

大立光并沒有明顯做錯什么,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供應鏈企業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安卓嚴冬”重創凈利,果鏈危機悄然潛伏

雖然今天舜宇在蘋果這一邊訂單拿到手軟,一度撼動了大立光的霸主地位,但放眼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舜宇面對的挑戰卻一點也不小。

在剛剛發布的半年度業績公告中,舜宇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同比下降明顯,凈利潤更是暴降49.48%,近乎“腰斬”。

▲舜宇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

從產品分類來看,手機相關產品的營收下降幅度最大,接近20%。去年同期舜宇手機相關產品的營收占比約為80%,因此其營收的變動對整體業務影響都是非常明顯的。

▲舜宇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

從今年初開始,安卓智能手機市場就頻頻涌現“砍單潮”,不同廠商的砍單幅度最大甚至超過了30%,消費電子市場的這場嚴冬,已經從去年冬天,延續到了今年秋天。

中國市場作為安卓智能手機的主力戰場,更是在上半年頻繁遭遇疫情的沖擊,消費信心、購買力、用戶的換機需求也受到了比較明顯的沖擊。在舜宇的半年報中,中國市場營收同比下降超過27%,降幅遠超歐洲、北美等市場。

這樣的市場大環境,給舜宇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2021年全年財報中我們可以找到更細致的分析,舜宇提到,手機市場出現了終端配置規格下降的趨勢,導致手機鏡頭和鏡頭模組的平均單價都有所下降。

雖然2021年手機鏡頭模組的出貨量還有所增長,但難以抵消單價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而“降規、降配”對于利潤的影響是更為明顯的,這一點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就能看到。

舜宇知情人士透露,其實此前舜宇鏡頭業務做的好,營收和毛利都比較高,主要是因為絕大部分安卓高端旗艦機都采用了舜宇的鏡頭,而現在很多安卓高端機的需求都在顯著下降,攝像頭規格甚至不增反降。

他說,以前舜宇的高端安卓鏡頭客戶可能有七八家,但今天可能只剩下兩三家,即使有一家是蘋果,也不可能迅速彌補安卓市場留下的“大窟窿”,手機相關業務的整體規模依然是在縮小的。

在這位知情人士看來,就算拋開疫情,安卓智能手機市場本身的需求就是在下降的,消費者的換機周期都在變長,這是無法忽視的因素。

除了來自行業大環境的挑戰,舜宇的老對手,中國臺灣的光學巨頭大立光和玉晶光依然是不容忽視的兩大對手。

實際上,大立光作為智能手機塑料鏡頭相關技術“開山鼻祖”級別的玩家,在核心關鍵技術領域的積累是非常深厚的,也有著自己強大的專利壁壘。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大立光已經把你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直接、最高效的技術實現路徑全都用專利封鎖住了。如果其他廠商想要實現突破,必須要通過更復雜的方法來實現,技術難度會顯著提升。

目前舜宇雖然在蘋果鏡頭方面,實現了關鍵技術指標的追趕,并在成本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優勢,但就底層核心光學技術來看,與大立光之間還有不小的追趕空間。

玉晶光這邊雖然技術實力不如大立光,但是在一些新興領域走的很快,比如在VR領域,玉晶光是Meta即將推出的Quest 2 Pro的最主要鏡頭供應商。

未來蘋果必然會推出VR/AR頭顯,屆時誰能夠拿到其鏡頭訂單,這塊蛋糕又將如何分配,舜宇、大立光、玉晶光之間大概率還會有一場激烈博弈。

在外部市場環境、老對手等因素之外,進入果鏈本身就是一件機遇與風險并存的事,這一點是一定要認清的。

對于蘋果來說,保質保量地采購到更便宜的零部件一定是它想要的,因此蘋果非常希望看到現在鏡頭供過于求的局面,這樣蘋果能夠掌握更多議價權,并分散供應鏈的風險。

蘋果“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策略,已經為人熟知,在舜宇之后,蘋果很可能會培養新的供應鏈企業,防止舜宇一家獨大。舜宇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立光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天,蘋果的確在舜宇困難的時候幫了一把,但同時,也很可能在價格上狠狠“宰了一刀”。蘋果不愿意供應鏈一家獨大,而供應鏈企業同樣不能把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蘋果一家之上。

即將邁入“不惑”的舜宇,將如何挺過這個“冬天”?

一面是果鏈的高歌猛進,戰績斐然,一面是內外部壓力重重,營收凈利下降,賺錢更難。面對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局面,舜宇要如何破局?

雖然聽起來有些“虛”,但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后,他們普遍都談到了共同的一點,就是——技術,還是技術。

一定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面對任何挑戰時都從容不迫。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像“喊口號”,但事實就是如此。

2021年,舜宇的研發投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5.7%,占總營收比重來到了7%。在手機鏡頭領域,舜宇設計了專為折疊屏手機設計的超薄超小手機鏡頭,同時像8P塑料鏡頭、玻塑混合鏡頭、2億像素大底鏡頭、大底潛望式鏡頭等技術均已實現量產。

同時舜宇還自研了嵌入式軟件技術、人臉識別算法,舜宇的視覺AI芯片也已經于去年完成了流片。

為什么要如此重視自研技術?就拿蘋果來說,在各路消費電子廠商因為供應鏈技術進步放緩,產品體驗缺乏創新而面臨增長瓶頸的時候,蘋果用自研芯片、自研系統、自家的軟件生態告訴市場,手機、平板、電腦、耳機、手表的體驗還遠未到頂點。

大家都看到了蘋果在市場嚴冬之下的逆勢前行,看到了蘋果產品的“暴利”,卻忘了背后是巨大的研發投入、從硬件到軟件全鏈條的自研技術在做支撐。

1976年,蘋果公司在一座車庫中成立了,八年后,在中國浙江余姚,舜宇的前身,余姚縣第二光學儀器廠正式成立。

今天,蘋果46歲了,而比蘋果小8歲的舜宇也即將邁向“不惑之年”。

不禁令人感嘆,舜宇取得今天成績的背后,是將近40年的深厚積累,放眼整個果鏈,這樣的企業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舜宇給自己的定位是“名配角”,而蘋果毫無疑問是整個科技產業舞臺上的主角之一。這“兩人”能夠上演一臺精彩的對手戲,與各自精湛的技藝與豐富的舞臺經驗都密不可分。

舜宇兩位創始人,葉遼寧和王文鑒的創業故事,早已成為行業內的一段佳話,在各路文章中多有出現,也無需多言。他們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果斷的決策、執行的堅決、高效的管理,都令人印象深刻。

而他們對于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至今影響著舜宇,成為舜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其實,這38年來,舜宇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做鏡頭這件事,做到極致。

面對當下的種種挑戰,到底要怎么走?舜宇在年報中也給出了明確答案,總體來看,核心還是圍繞技術創新。

對于現有業務,比如核心的手機鏡頭業務,改善工藝技術仍然會是重點方向。舜宇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其實手機鏡頭看似已經“走到盡頭”,實際上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今天大部分手機鏡頭仍然是塑料鏡片,有極少部分高端旗艦機采用了玻塑混合鏡頭,但玻璃鏡片占比還很低。玻璃相比塑料,光學性能要更好,但加工難度也顯著提升。

▲Redmi K50至尊版使用的玻塑混合鏡頭

目前中國臺灣光學巨頭大立光的主要技術優勢在于塑料鏡頭,因此舜宇可以將技術創新的重點放在玻塑混合鏡頭、純玻璃鏡頭技術研發上。

據了解,目前玻璃鏡頭的加工甚至要涉及到“晶圓級玻璃技術(WLG)”,通俗的來理解,就是要用做半導體晶圓片的工藝來做玻璃鏡片,其難度可想而知。

只有依靠這種生產工藝上的進一步提升,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舜宇才能夠真正在所有高端鏡頭領域與大立光一較高下,依靠技術上的突破,實現技術的全球第一,而不止于出貨份額的第一。

在細分技術領域,我們能夠看到舜宇正在對特種鍍膜、自由曲面、連續光學變焦、超精密模、新型封裝等前沿技術進行積極探索。目前舜宇已經能夠通過自研技術實現COB封裝、主動對準(AA)以及測試一站式生產及流轉,從而提升效率、提高良率。

當然,面對未來,智能汽車和元宇宙也是避不開的兩條關鍵賽道。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以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加速發展,車載鏡頭、激光雷達等產品的市場空間也在快速擴大。

對于這些新興領域,舜宇在年報中提到要加大研發投入,并探索新的技術孵化路徑。

可以看到,在嚴冬之下,舜宇選擇的突圍方式,核心還是圍繞技術創新尋找機會,對于所有科技企業來說,掌握核心技術,依然會成為過冬的關鍵。

結語:一個從追趕到超越的故事,濃縮了中國供應鏈企業血與淚

舜宇這次成為蘋果iPhone 14系列主鏡頭的最大供應商,無疑證明了中國光學技術已經走到了全球前沿水平,這也是舜宇多年來努力結果的階段性呈現。

這背后,需要對產業趨勢的準確把握,更需要對于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中國供應鏈企業想要真正走上高端、走向全球,掌握核心技術還是硬道理。

當然,面對波詭云譎的消費電子市場,身處“危機四伏”又“充滿機遇”的果鏈,舜宇成長的新階段,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蘋果

6.4k
  • 蘋果副總裁葛越:過去5年公司在中國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領域的投資高達200億美元
  • 蘋果與MP Materials達成5億美元協議,將采購美國產稀土磁鐵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舜宇逆襲,老牌失守

凈利腰斬的舜宇,能否靠傍上蘋果翻身?

文|智東西 云鵬

編輯|心緣

在科技圈談起郭明錤這個人,基本上大家都不陌生,前陣子他幾句話讓歌爾股價暴跌,又幾句話讓高通股價狂漲。

有人恨他恨得牙根癢癢,有人將他奉若神明,但不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在曝料方面的確有兩把刷子。

就在最近,郭明錤通過一篇簡短的分析文章,直接將舜宇光學科技(后文簡稱舜宇)捧上了手機鏡頭行業“一哥”的位置,讓舜宇坐上了行業的頭把交椅。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根據郭明錤所言,舜宇已經成為蘋果iPhone 14系列廣角鏡頭的最主要供應商,占比超過中國臺灣大立光和玉晶光。

廣角鏡頭就是iPhone的主鏡頭,也是最貴的那枚鏡頭。他說,iPhone 14系列的廣角鏡頭在今年下半年的產能將達到1.5億顆。

郭明錤還補了一句,“未來舜宇光學取得任何蘋果訂單,都會以成為最主要供應商為目標。”

僅僅在一年之前,舜宇還在為入門級iPhone 13提供鏡頭,且占比不超過10%,而如今竟一躍成為最新iPhone的鏡頭主力供應商。

這背后,舜宇到底做對了什么?

此前舜宇的手機鏡頭出貨份額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成為蘋果鏡頭的“主供”,才算是在硬實力上證明了自己。光學行業技術壁壘極強,大立光穩坐龍頭多年,甚至多次對蘋果出言不遜,今天,這位昔日霸主即將被中國大陸光學企業挑落馬下?

在舜宇一步步殺入果鏈的背后,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找到舜宇知情人士進行深入挖掘,嘗試發現表面之下的深層因素。舜宇的成功,也將會成為中國供應鏈企業崛起的很好藍本。

01.練劍十余年,從有心無力到問鼎果鏈

實際上,舜宇進入果鏈,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從2021年至今,不斷有供應鏈消息表明,舜宇已經開始為蘋果的iPhone、iPad等產品供應部分鏡頭。

但這一次,郭明錤的曝料之所以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是因為舜宇真正成為了新iPhone 14系列主鏡頭的最大供應商。

蘋果去年總共賣了將近2.4億部iPhone,能夠成為新iPhone主鏡頭的核心供應商,其重要性以及“含金量”不言而喻。

未來iPhone大概率還將搭載潛望式鏡頭,而舜宇已經在潛望式鏡頭技術領域深耕多年,國內小米、OPPO、華為等頭部廠商的潛望式鏡頭均由舜宇供應。郭明錤認為舜宇最快能在2024年拿到iPhone潛望式鏡頭訂單。

舜宇未來在果鏈的想象空間,再次增大。

看到種種令人羨慕的成績,我們不免產生疑問,為什么蘋果會選擇舜宇,相比中國臺灣兩大光學巨頭,舜宇到底“香”在哪里?

郭明錤在分析中曾多次提到一個關鍵詞——成本。但舜宇能夠拿到蘋果鏡頭訂單,真的只是因為“便宜大碗”嗎?

答案顯然沒有這么簡單。

舜宇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舜宇與蘋果的合作,其實由來已久,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落地的節點,這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和漫長的技術攻關歷程。

蘋果與舜宇最早接觸的時間點,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那時蘋果曾經表明過合作意愿,但無奈舜宇自身當時并沒有做好準備,不論是技術還是產能方面都有不少課要補。2012年4月,舜宇剛剛在美國硅谷建立了分公司。

而當時海峽對岸的大立光,已經連續五年成為蘋果iPhone手機鏡頭的核心供應商,憑借自身在塑料鏡頭領域的獨家技術,令所有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回到舜宇這邊,在突圍高端智能手機鏡頭市場的路上,舜宇早期的幾次關鍵收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前后,舜宇拿下了日本影像技術大廠柯尼卡美能達的手機鏡頭生產基地。

據了解,2014年舜宇上海光學成立,聘請了柯尼卡光學(上海)的員工,并收購了其在上海的現有生產設施、機器及軟件。舜宇和柯尼卡的合作使舜宇上海光學成為了自家高像素手機鏡頭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2014年,榮耀6 Plus上采用的雙800萬像素鏡頭模組就由舜宇提供,這也是舜宇第一次與國內頭部手機品牌進行合作。

后來,大約在五年前左右,蘋果與舜宇開始進行溝通對接,推動舜宇進行相關事宜的準備,比如讓舜宇按照蘋果的要求設計產線,并通過一些蘋果的質量認證測試。

不知是不是巧合,2017年前后,正是大立光的“高光時刻”,其股價一度突破6000新臺幣,被封為“臺灣股王”。蘋果的行動頗有加緊培養“接班人”,壓一壓大立光氣焰的意思。

當然,凡事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舜宇承接蘋果訂單也是循序漸進的,每當有一部分技術打磨成熟,可以落地,就會開始進行嘗試。初期舜宇會承接一些較低端的鏡頭,比如iPad的鏡頭、入門級iPhone的前置鏡頭。

舜宇知情人士透露,他們曾經從美國挖來了非常熟悉蘋果業務的大牛,因此與蘋果的對接也走的更為順利,少了很多“水土不服”的潛在隱患。

那么,通過蘋果的“認證”,到底難在哪里?

實際上,這并非是簡單攻克某一個問題可以解決的,蘋果對于供應商整個生產流程的管理、產線建設的要求都有一系列的標準,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

落到具體細節上,產品的良率和性能能否達到蘋果的要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其實對于國內供應鏈企業來說,做出一個表現優秀的產品Demo(樣例)并不是什么難事,但難就難在于,要在滿足蘋果這樣數以億計的出貨量的前提下,保證良率和性能。

這道門檻就會攔住一大批人。

與蘋果的對接過程,包括一系列詳細復雜的討論,涉及技術工藝本身、生產設備的配置以及工廠的建設。一個項目最終通過檢驗的背后,是無數個“不眠之夜”。

生產鏡頭,從本質上來看,是對于某種材料的高精密加工,因此生產工藝是光學企業非常核心的技術,對于生產工藝技術的研發、優化也是舜宇打入果鏈的過程中持續在做的事情。

就在舜宇與蘋果的對接漸入佳境時,2018年年初,大立光股價突遭腰斬,當時明眼人都看到,一家大陸光學廠商正在崛起,它就是舜宇。

被大立光稱霸十余年的蘋果iPhone鏡頭供應鏈,第一次出現了一位極具潛力的挑戰者。

▲近五年大立光、舜宇股價走勢,截至8月17日,來源:谷歌財經

2021年年底股價高點時,舜宇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人民幣,而當時大立光市值已經跌至700多億人民幣,約為舜宇的三分之一。

大立光并沒有明顯做錯什么,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供應鏈企業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安卓嚴冬”重創凈利,果鏈危機悄然潛伏

雖然今天舜宇在蘋果這一邊訂單拿到手軟,一度撼動了大立光的霸主地位,但放眼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舜宇面對的挑戰卻一點也不小。

在剛剛發布的半年度業績公告中,舜宇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同比下降明顯,凈利潤更是暴降49.48%,近乎“腰斬”。

▲舜宇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

從產品分類來看,手機相關產品的營收下降幅度最大,接近20%。去年同期舜宇手機相關產品的營收占比約為80%,因此其營收的變動對整體業務影響都是非常明顯的。

▲舜宇202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

從今年初開始,安卓智能手機市場就頻頻涌現“砍單潮”,不同廠商的砍單幅度最大甚至超過了30%,消費電子市場的這場嚴冬,已經從去年冬天,延續到了今年秋天。

中國市場作為安卓智能手機的主力戰場,更是在上半年頻繁遭遇疫情的沖擊,消費信心、購買力、用戶的換機需求也受到了比較明顯的沖擊。在舜宇的半年報中,中國市場營收同比下降超過27%,降幅遠超歐洲、北美等市場。

這樣的市場大環境,給舜宇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2021年全年財報中我們可以找到更細致的分析,舜宇提到,手機市場出現了終端配置規格下降的趨勢,導致手機鏡頭和鏡頭模組的平均單價都有所下降。

雖然2021年手機鏡頭模組的出貨量還有所增長,但難以抵消單價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而“降規、降配”對于利潤的影響是更為明顯的,這一點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就能看到。

舜宇知情人士透露,其實此前舜宇鏡頭業務做的好,營收和毛利都比較高,主要是因為絕大部分安卓高端旗艦機都采用了舜宇的鏡頭,而現在很多安卓高端機的需求都在顯著下降,攝像頭規格甚至不增反降。

他說,以前舜宇的高端安卓鏡頭客戶可能有七八家,但今天可能只剩下兩三家,即使有一家是蘋果,也不可能迅速彌補安卓市場留下的“大窟窿”,手機相關業務的整體規模依然是在縮小的。

在這位知情人士看來,就算拋開疫情,安卓智能手機市場本身的需求就是在下降的,消費者的換機周期都在變長,這是無法忽視的因素。

除了來自行業大環境的挑戰,舜宇的老對手,中國臺灣的光學巨頭大立光和玉晶光依然是不容忽視的兩大對手。

實際上,大立光作為智能手機塑料鏡頭相關技術“開山鼻祖”級別的玩家,在核心關鍵技術領域的積累是非常深厚的,也有著自己強大的專利壁壘。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大立光已經把你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直接、最高效的技術實現路徑全都用專利封鎖住了。如果其他廠商想要實現突破,必須要通過更復雜的方法來實現,技術難度會顯著提升。

目前舜宇雖然在蘋果鏡頭方面,實現了關鍵技術指標的追趕,并在成本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優勢,但就底層核心光學技術來看,與大立光之間還有不小的追趕空間。

玉晶光這邊雖然技術實力不如大立光,但是在一些新興領域走的很快,比如在VR領域,玉晶光是Meta即將推出的Quest 2 Pro的最主要鏡頭供應商。

未來蘋果必然會推出VR/AR頭顯,屆時誰能夠拿到其鏡頭訂單,這塊蛋糕又將如何分配,舜宇、大立光、玉晶光之間大概率還會有一場激烈博弈。

在外部市場環境、老對手等因素之外,進入果鏈本身就是一件機遇與風險并存的事,這一點是一定要認清的。

對于蘋果來說,保質保量地采購到更便宜的零部件一定是它想要的,因此蘋果非常希望看到現在鏡頭供過于求的局面,這樣蘋果能夠掌握更多議價權,并分散供應鏈的風險。

蘋果“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策略,已經為人熟知,在舜宇之后,蘋果很可能會培養新的供應鏈企業,防止舜宇一家獨大。舜宇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立光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天,蘋果的確在舜宇困難的時候幫了一把,但同時,也很可能在價格上狠狠“宰了一刀”。蘋果不愿意供應鏈一家獨大,而供應鏈企業同樣不能把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蘋果一家之上。

即將邁入“不惑”的舜宇,將如何挺過這個“冬天”?

一面是果鏈的高歌猛進,戰績斐然,一面是內外部壓力重重,營收凈利下降,賺錢更難。面對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局面,舜宇要如何破局?

雖然聽起來有些“虛”,但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后,他們普遍都談到了共同的一點,就是——技術,還是技術。

一定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面對任何挑戰時都從容不迫。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像“喊口號”,但事實就是如此。

2021年,舜宇的研發投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5.7%,占總營收比重來到了7%。在手機鏡頭領域,舜宇設計了專為折疊屏手機設計的超薄超小手機鏡頭,同時像8P塑料鏡頭、玻塑混合鏡頭、2億像素大底鏡頭、大底潛望式鏡頭等技術均已實現量產。

同時舜宇還自研了嵌入式軟件技術、人臉識別算法,舜宇的視覺AI芯片也已經于去年完成了流片。

為什么要如此重視自研技術?就拿蘋果來說,在各路消費電子廠商因為供應鏈技術進步放緩,產品體驗缺乏創新而面臨增長瓶頸的時候,蘋果用自研芯片、自研系統、自家的軟件生態告訴市場,手機、平板、電腦、耳機、手表的體驗還遠未到頂點。

大家都看到了蘋果在市場嚴冬之下的逆勢前行,看到了蘋果產品的“暴利”,卻忘了背后是巨大的研發投入、從硬件到軟件全鏈條的自研技術在做支撐。

1976年,蘋果公司在一座車庫中成立了,八年后,在中國浙江余姚,舜宇的前身,余姚縣第二光學儀器廠正式成立。

今天,蘋果46歲了,而比蘋果小8歲的舜宇也即將邁向“不惑之年”。

不禁令人感嘆,舜宇取得今天成績的背后,是將近40年的深厚積累,放眼整個果鏈,這樣的企業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舜宇給自己的定位是“名配角”,而蘋果毫無疑問是整個科技產業舞臺上的主角之一。這“兩人”能夠上演一臺精彩的對手戲,與各自精湛的技藝與豐富的舞臺經驗都密不可分。

舜宇兩位創始人,葉遼寧和王文鑒的創業故事,早已成為行業內的一段佳話,在各路文章中多有出現,也無需多言。他們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果斷的決策、執行的堅決、高效的管理,都令人印象深刻。

而他們對于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至今影響著舜宇,成為舜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其實,這38年來,舜宇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做鏡頭這件事,做到極致。

面對當下的種種挑戰,到底要怎么走?舜宇在年報中也給出了明確答案,總體來看,核心還是圍繞技術創新。

對于現有業務,比如核心的手機鏡頭業務,改善工藝技術仍然會是重點方向。舜宇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其實手機鏡頭看似已經“走到盡頭”,實際上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今天大部分手機鏡頭仍然是塑料鏡片,有極少部分高端旗艦機采用了玻塑混合鏡頭,但玻璃鏡片占比還很低。玻璃相比塑料,光學性能要更好,但加工難度也顯著提升。

▲Redmi K50至尊版使用的玻塑混合鏡頭

目前中國臺灣光學巨頭大立光的主要技術優勢在于塑料鏡頭,因此舜宇可以將技術創新的重點放在玻塑混合鏡頭、純玻璃鏡頭技術研發上。

據了解,目前玻璃鏡頭的加工甚至要涉及到“晶圓級玻璃技術(WLG)”,通俗的來理解,就是要用做半導體晶圓片的工藝來做玻璃鏡片,其難度可想而知。

只有依靠這種生產工藝上的進一步提升,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舜宇才能夠真正在所有高端鏡頭領域與大立光一較高下,依靠技術上的突破,實現技術的全球第一,而不止于出貨份額的第一。

在細分技術領域,我們能夠看到舜宇正在對特種鍍膜、自由曲面、連續光學變焦、超精密模、新型封裝等前沿技術進行積極探索。目前舜宇已經能夠通過自研技術實現COB封裝、主動對準(AA)以及測試一站式生產及流轉,從而提升效率、提高良率。

當然,面對未來,智能汽車和元宇宙也是避不開的兩條關鍵賽道。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以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加速發展,車載鏡頭、激光雷達等產品的市場空間也在快速擴大。

對于這些新興領域,舜宇在年報中提到要加大研發投入,并探索新的技術孵化路徑。

可以看到,在嚴冬之下,舜宇選擇的突圍方式,核心還是圍繞技術創新尋找機會,對于所有科技企業來說,掌握核心技術,依然會成為過冬的關鍵。

結語:一個從追趕到超越的故事,濃縮了中國供應鏈企業血與淚

舜宇這次成為蘋果iPhone 14系列主鏡頭的最大供應商,無疑證明了中國光學技術已經走到了全球前沿水平,這也是舜宇多年來努力結果的階段性呈現。

這背后,需要對產業趨勢的準確把握,更需要對于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中國供應鏈企業想要真正走上高端、走向全球,掌握核心技術還是硬道理。

當然,面對波詭云譎的消費電子市場,身處“危機四伏”又“充滿機遇”的果鏈,舜宇成長的新階段,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河南省| 壶关县| 迭部县| 淳安县| 大埔区| 广灵县| 无锡市| 讷河市| 宁德市| 莆田市| 福州市| 闻喜县| 读书| 长治县| 山阴县| 潼关县| 武川县| 手游| 湘潭市| 嘉鱼县| 凤凰县| 平潭县| 连南| 江安县| 桐庐县| 若尔盖县| 思南县| 凤阳县| 福清市| 保定市| 宁强县| 华蓥市| 平阳县| 沾化县| 双鸭山市| 丰镇市| 吉木萨尔县| 荔波县| 孟村|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