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李東生輸天半子,TCL科技還有一跌?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李東生輸天半子,TCL科技還有一跌?

兩大周期業務,人算不如天算。

文|科技新知   王思原

編輯|伊頁

今年上半年,TCL科技2021年度業績溝通會上,創始人李東生表示,“從產業經營本身邏輯來看,顯示面板下行周期已經接近底部,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因素。”

這一番話,一方面是對一季度業績下降做了解釋,而另一方面是提前為二季度業績持續向下打了一劑預防針。

如今二季度塵埃落定,8月26日,TCL科技發布了2022年中期財務報告:

上半年公司主營收入845.61億元,同比增長13.53%;歸母凈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90.25%;扣非凈利潤虧損6.2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5.16億元,同比下降 111.36%;

其中二季度單季度營收439.63億元,同比增長3.92%;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89億元,同比下降115.6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12.38億元,同比下降136.57%,負債率高達63.94%。

分業務來看,報告期內,半導體顯示業務營收372.6億元,同比下滑8.81%;凈利潤同比下降 89億元,虧損22.7億元;毛利率3.89%,同比下滑25.24%。

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則實現營業收入317.0億元,同比增長 79.7%;實現凈利潤32.25億元,同比增長68.4%。

概括來看,半導體顯示業務如此前李東生所說,繼續在底部蟄伏;而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則成為TCL科技的主要增長引擎,營收和利潤占比大幅提升。

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截至今年8月,面板行業下降周期還未結束,這也意味著三季度TCL的半導體顯示業務還會繼續承受壓力;而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雖然處于行業景氣周期,但待到明年產能逐漸釋放,價格內卷下行或將成為新常態。

兩塊核心業務的外部環境不利,對于擅長舉債發展的TCL來說,壓力可能一時難解。

Part.1、面板“周期劫”底部未到

由于供需端的特殊關系,面板行業一直都具備極強的周期性。

在行業景氣時,廠商大量投資建設產能,但因為投入時間長的特點,供給端的反應往往滯后于需求端,導致需求上升前期面板市場無法及時供給,面板價格上漲,而需求退去后,廠商的產能才開始提升,最后只能降價銷售。

2019年末開始,居家辦公、學生網課引發行業需求上升,再加上LCD前龍頭公司三星、LG全面轉型OLED,以TCL、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LCD企業一方面享受供不應求的高價紅利,一方面加碼吃下三星、LG在國內的產線。

但在經濟周期影響(全球收入縮水導致電子產品換新周期就變長)以及需求釋放、產能拉滿的情況下,市場重新回到供大于求的狀態,面板價格開始進入下行周期,TCL科技自然不免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市場上各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TCL科技的業績拐點開始顯現。2021年三季度,TCL科技營收環比漲幅已由上期31%跌至10.6%,四季度環比下降8.6%。

面板價格的下降,也讓TCL科技倉庫里的存貨發生了減值。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9.11億元,同比增長4.7倍,其中有66%是來自存貨跌價損失。

這其中上半年的減值損失為8億元,下半年則飆升至21.2億元,可以看出三、四季度減值損失擴大,恰好對應面板周期下行。

進入2022年后,行業周期下行對TCL科技影響愈發明顯。

一季度,TCL科技收入環比下降4.8%,同比增長25.8%,歸母凈利潤下滑43.9%;二季度半導體顯示業務營收同比下滑8.81%;凈利潤同比下降 89 億元,虧損22.7億元;毛利率3.89%,同比下滑25.24%。整個上半年的資產減值損失為10億元。

然而,面板下行周期在2022年上半年,并未如李東升所料來到谷底。

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7月上旬多數電視面板價格持平,但下旬電視各尺寸面板再次迎來下跌,其中65吋降幅最大,每片下降了4美元;顯示器面板同樣保持下跌,整體下降幅度在4.2%-6.7%之間;筆記本面板也是如此,其中14.0吋TN面板的降幅是本月降幅最高的面板產品,為7.8%。

進入8月,除32吋電視面板外,其他面板價格均呈現下降狀態,不過除65吋電視面板外,其他面板下降幅度均在1美元以內。

8月下旬,國內川渝地區開始限電,影響了價格觸底的節奏,疊加此前大多數面板跌幅已經控制在1美元以內,不少業內人士樂觀預測:面板下行周期將不會進入Q4季度。

但另一個事實是,以現在的面板價格跌勢來看,三季度的電視面板價格形勢已成定局,這也意味著TCL科技三季度的面板業績還會持續下跌。

而且,即便四季度面板價格企穩,并不代表TCL的面板業務將迎來光明,消費電子市場的情緒才是決定其業績是否轉變的重要指標。

根據GfK中怡康推總數據,2022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1636萬臺,同比-8.5%;零售額551億元,同比-11.5%;預測彩電市場2022年零售量將穩定在大約3400萬臺,同比下滑8%左右。

智能手機市場和PC市場同樣如此。據Digitimes報道,消息人士稱,到2022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可能會降至12-13億部,以LCD屏幕為主的中低端機型出貨量將急劇下降;IDC則預測2022年,全球傳統PC的出貨量將同比下降8.2%,平板電腦出貨同比下降6.2%。

也就是說,面板行業下游的電視、智能手機、PC等市場的需求持續低迷,會加重TCL們走出行業周期陰影的難度,各家面板業務短期內也很難實現反轉。

Part.2、光伏半導體陷入包圍

對于面板廠商來說,盈利的穩定性在于兩點:一是面板行業能否變成弱周期行業,二是通過其他業務讓平滑整體業績波動。

而重資產、長投入的特征只要無法改變,那么達成第一點的可能也幾乎為零,所以開拓新業務找到新的增長曲線便成了唯一出路。

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就是TCL科技的第二條腿。

2020年7月,經過半年多的內部整合,硅片企業中環股份完成混改,引入TCL集團。李東生任董事長,原本即將退休的沈浩平退居副董事長、任總經理,隨后中環股份也更名為TCL中環。

中環的主業圍繞硅材料展開,處于半導體產業鏈中游,是全球單晶硅雙龍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硅片制造商之一,在被收購后也為TCL科技帶來顯著業績增長。

財報顯示,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TCL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0.6%和68.4%,且2022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占比接近四成。

“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整體表現突出,疊加行業景氣周期,我認為有可能還會繼續沖高。”一位產業觀察家表示。

2021年春節過后,光伏產業整體邁入上升通道。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2021年全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50.5萬噸、227GW、198GW、182GW,分別同比增長27.5%、40.6%、46.9%、46.1%。

然而進入2022年后,擴產周期漫長的硅料,憑借其稀缺性占據了強勢的主導地位,價格持續走高。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中游硅片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硅片生產商大多與多晶硅供應商簽訂長單鎖定協議固定產能)。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硅片上漲幅度或仍弱于硅料。上半年單晶硅片的出口均價合計僅上漲5.9%,與此同時,多晶硅料(致密料)的價格卻同比上漲了27.82%。

銷售產品的價格的上漲為TCL中環提供了更高的營收,但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也使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TCL中環營收316.98億元,同比增長79.65%;歸母凈利潤29.17億元,同比增長92.10%,但其毛利率從2021年全年的21.69%下降至17.69%。

“供不應求的供應環境和核心矛盾趨勢下,硅料在今年四季度也難以出現明顯和大幅下跌。”PV InfoLink Consulting資深分析師趙延慧,在2022年光伏產業鏈供應論壇上表示。

隆基綠能總經理李振國也認為,未來硅料的價格仍難以判斷:如果明年市場總量接近400GW,那么,到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可能到二季度硅料價格就會下來,如果總量有400GW~500GW,硅料價格可能到二季度還不會放松。

硅料價格雖然居高不下,但只要市場需求旺盛,TCL就也有利可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PVInfoLink預計,2022年初,硅片環節產能規模約367GW,預計年底可達536GW,增幅達到46%;2023年底可達731GW,同比提升36%。

硅片環節被如此多資本涌入,必然導致階段性的產能“絕對過剩”,而隆基與TCL中環之間的競爭、新舊勢力之間的拉鋸,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硅片企業的利潤。

其實在李東生帶領下,TCL中環在早些時候也開始大手筆布局硅料,以控制成本提高利潤,保障硅料供應,進而筑牢護城河。

然而,一個行業底層邏輯是,光伏是線性產業鏈條,各環節擴產周期差異較大,一般情況下硅料建廠周期是18-24個月。

考慮中環是首次入行,李東生也算跨行介入,沒有現成的經驗屬于零起步式,其建廠周期可能甚至要高于24個月。建成廠后,產能爬坡還要3-6個月。滿打滿算,中環要用上自己的硅料,最快也要到2024年四季度。

據PVInfoLink預測,2022年初、2022年底和2023年底的硅料環節的產能規模分別為264GW、442GW和663GW,今年和明年年末的增幅分別將達67%和50%。

這就意味著,到了2023年硅料供需矛盾或將開始緩解。屆時,中環硅料出貨,很可能趕上硅料價格周期的低點,形成虧損局面。

Part.3、寫在最后

面板產業的周期性波動,對TCL業績的影響,短期內很難擺脫;中長期來看,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的布局,一定程度上會對沖經營風險,逐步減弱周期性發展的波動影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半導體材料也有自己的周期性發展規律,甚至其強弱周期的波動轉換,不亞于面板行業。并且與面板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不同,光伏行業還處于“競合時代”,各家都在投入重金夯實護城河,TCL也不例外。

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未來不僅需要對其業務能力進行判斷,更需要關注企業的負債以及現金流情況。TCL電子在終端市場練就的后發先至、大步快跑戰術,放到TCL科技所處的行業中上游里,越發顯得捉襟見肘。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TCL

4.3k
  • 沈陽金杯汽車入股TCL旗下智行科技公司,后者注冊資本增至5億
  • TCL智家(002668.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3.02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李東生輸天半子,TCL科技還有一跌?

兩大周期業務,人算不如天算。

文|科技新知   王思原

編輯|伊頁

今年上半年,TCL科技2021年度業績溝通會上,創始人李東生表示,“從產業經營本身邏輯來看,顯示面板下行周期已經接近底部,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因素。”

這一番話,一方面是對一季度業績下降做了解釋,而另一方面是提前為二季度業績持續向下打了一劑預防針。

如今二季度塵埃落定,8月26日,TCL科技發布了2022年中期財務報告:

上半年公司主營收入845.61億元,同比增長13.53%;歸母凈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90.25%;扣非凈利潤虧損6.2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5.16億元,同比下降 111.36%;

其中二季度單季度營收439.63億元,同比增長3.92%;單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89億元,同比下降115.6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虧損12.38億元,同比下降136.57%,負債率高達63.94%。

分業務來看,報告期內,半導體顯示業務營收372.6億元,同比下滑8.81%;凈利潤同比下降 89億元,虧損22.7億元;毛利率3.89%,同比下滑25.24%。

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則實現營業收入317.0億元,同比增長 79.7%;實現凈利潤32.25億元,同比增長68.4%。

概括來看,半導體顯示業務如此前李東生所說,繼續在底部蟄伏;而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則成為TCL科技的主要增長引擎,營收和利潤占比大幅提升。

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截至今年8月,面板行業下降周期還未結束,這也意味著三季度TCL的半導體顯示業務還會繼續承受壓力;而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雖然處于行業景氣周期,但待到明年產能逐漸釋放,價格內卷下行或將成為新常態。

兩塊核心業務的外部環境不利,對于擅長舉債發展的TCL來說,壓力可能一時難解。

Part.1、面板“周期劫”底部未到

由于供需端的特殊關系,面板行業一直都具備極強的周期性。

在行業景氣時,廠商大量投資建設產能,但因為投入時間長的特點,供給端的反應往往滯后于需求端,導致需求上升前期面板市場無法及時供給,面板價格上漲,而需求退去后,廠商的產能才開始提升,最后只能降價銷售。

2019年末開始,居家辦公、學生網課引發行業需求上升,再加上LCD前龍頭公司三星、LG全面轉型OLED,以TCL、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LCD企業一方面享受供不應求的高價紅利,一方面加碼吃下三星、LG在國內的產線。

但在經濟周期影響(全球收入縮水導致電子產品換新周期就變長)以及需求釋放、產能拉滿的情況下,市場重新回到供大于求的狀態,面板價格開始進入下行周期,TCL科技自然不免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市場上各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TCL科技的業績拐點開始顯現。2021年三季度,TCL科技營收環比漲幅已由上期31%跌至10.6%,四季度環比下降8.6%。

面板價格的下降,也讓TCL科技倉庫里的存貨發生了減值。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9.11億元,同比增長4.7倍,其中有66%是來自存貨跌價損失。

這其中上半年的減值損失為8億元,下半年則飆升至21.2億元,可以看出三、四季度減值損失擴大,恰好對應面板周期下行。

進入2022年后,行業周期下行對TCL科技影響愈發明顯。

一季度,TCL科技收入環比下降4.8%,同比增長25.8%,歸母凈利潤下滑43.9%;二季度半導體顯示業務營收同比下滑8.81%;凈利潤同比下降 89 億元,虧損22.7億元;毛利率3.89%,同比下滑25.24%。整個上半年的資產減值損失為10億元。

然而,面板下行周期在2022年上半年,并未如李東升所料來到谷底。

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7月上旬多數電視面板價格持平,但下旬電視各尺寸面板再次迎來下跌,其中65吋降幅最大,每片下降了4美元;顯示器面板同樣保持下跌,整體下降幅度在4.2%-6.7%之間;筆記本面板也是如此,其中14.0吋TN面板的降幅是本月降幅最高的面板產品,為7.8%。

進入8月,除32吋電視面板外,其他面板價格均呈現下降狀態,不過除65吋電視面板外,其他面板下降幅度均在1美元以內。

8月下旬,國內川渝地區開始限電,影響了價格觸底的節奏,疊加此前大多數面板跌幅已經控制在1美元以內,不少業內人士樂觀預測:面板下行周期將不會進入Q4季度。

但另一個事實是,以現在的面板價格跌勢來看,三季度的電視面板價格形勢已成定局,這也意味著TCL科技三季度的面板業績還會持續下跌。

而且,即便四季度面板價格企穩,并不代表TCL的面板業務將迎來光明,消費電子市場的情緒才是決定其業績是否轉變的重要指標。

根據GfK中怡康推總數據,2022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1636萬臺,同比-8.5%;零售額551億元,同比-11.5%;預測彩電市場2022年零售量將穩定在大約3400萬臺,同比下滑8%左右。

智能手機市場和PC市場同樣如此。據Digitimes報道,消息人士稱,到2022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可能會降至12-13億部,以LCD屏幕為主的中低端機型出貨量將急劇下降;IDC則預測2022年,全球傳統PC的出貨量將同比下降8.2%,平板電腦出貨同比下降6.2%。

也就是說,面板行業下游的電視、智能手機、PC等市場的需求持續低迷,會加重TCL們走出行業周期陰影的難度,各家面板業務短期內也很難實現反轉。

Part.2、光伏半導體陷入包圍

對于面板廠商來說,盈利的穩定性在于兩點:一是面板行業能否變成弱周期行業,二是通過其他業務讓平滑整體業績波動。

而重資產、長投入的特征只要無法改變,那么達成第一點的可能也幾乎為零,所以開拓新業務找到新的增長曲線便成了唯一出路。

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就是TCL科技的第二條腿。

2020年7月,經過半年多的內部整合,硅片企業中環股份完成混改,引入TCL集團。李東生任董事長,原本即將退休的沈浩平退居副董事長、任總經理,隨后中環股份也更名為TCL中環。

中環的主業圍繞硅材料展開,處于半導體產業鏈中游,是全球單晶硅雙龍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硅片制造商之一,在被收購后也為TCL科技帶來顯著業績增長。

財報顯示,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TCL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0.6%和68.4%,且2022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占比接近四成。

“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整體表現突出,疊加行業景氣周期,我認為有可能還會繼續沖高。”一位產業觀察家表示。

2021年春節過后,光伏產業整體邁入上升通道。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2021年全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50.5萬噸、227GW、198GW、182GW,分別同比增長27.5%、40.6%、46.9%、46.1%。

然而進入2022年后,擴產周期漫長的硅料,憑借其稀缺性占據了強勢的主導地位,價格持續走高。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中游硅片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硅片生產商大多與多晶硅供應商簽訂長單鎖定協議固定產能)。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硅片上漲幅度或仍弱于硅料。上半年單晶硅片的出口均價合計僅上漲5.9%,與此同時,多晶硅料(致密料)的價格卻同比上漲了27.82%。

銷售產品的價格的上漲為TCL中環提供了更高的營收,但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也使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TCL中環營收316.98億元,同比增長79.65%;歸母凈利潤29.17億元,同比增長92.10%,但其毛利率從2021年全年的21.69%下降至17.69%。

“供不應求的供應環境和核心矛盾趨勢下,硅料在今年四季度也難以出現明顯和大幅下跌。”PV InfoLink Consulting資深分析師趙延慧,在2022年光伏產業鏈供應論壇上表示。

隆基綠能總經理李振國也認為,未來硅料的價格仍難以判斷:如果明年市場總量接近400GW,那么,到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可能到二季度硅料價格就會下來,如果總量有400GW~500GW,硅料價格可能到二季度還不會放松。

硅料價格雖然居高不下,但只要市場需求旺盛,TCL就也有利可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PVInfoLink預計,2022年初,硅片環節產能規模約367GW,預計年底可達536GW,增幅達到46%;2023年底可達731GW,同比提升36%。

硅片環節被如此多資本涌入,必然導致階段性的產能“絕對過剩”,而隆基與TCL中環之間的競爭、新舊勢力之間的拉鋸,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硅片企業的利潤。

其實在李東生帶領下,TCL中環在早些時候也開始大手筆布局硅料,以控制成本提高利潤,保障硅料供應,進而筑牢護城河。

然而,一個行業底層邏輯是,光伏是線性產業鏈條,各環節擴產周期差異較大,一般情況下硅料建廠周期是18-24個月。

考慮中環是首次入行,李東生也算跨行介入,沒有現成的經驗屬于零起步式,其建廠周期可能甚至要高于24個月。建成廠后,產能爬坡還要3-6個月。滿打滿算,中環要用上自己的硅料,最快也要到2024年四季度。

據PVInfoLink預測,2022年初、2022年底和2023年底的硅料環節的產能規模分別為264GW、442GW和663GW,今年和明年年末的增幅分別將達67%和50%。

這就意味著,到了2023年硅料供需矛盾或將開始緩解。屆時,中環硅料出貨,很可能趕上硅料價格周期的低點,形成虧損局面。

Part.3、寫在最后

面板產業的周期性波動,對TCL業績的影響,短期內很難擺脫;中長期來看,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的布局,一定程度上會對沖經營風險,逐步減弱周期性發展的波動影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半導體材料也有自己的周期性發展規律,甚至其強弱周期的波動轉換,不亞于面板行業。并且與面板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不同,光伏行業還處于“競合時代”,各家都在投入重金夯實護城河,TCL也不例外。

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未來不僅需要對其業務能力進行判斷,更需要關注企業的負債以及現金流情況。TCL電子在終端市場練就的后發先至、大步快跑戰術,放到TCL科技所處的行業中上游里,越發顯得捉襟見肘。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虹口区| 环江| 桐梓县| 长寿区| 万年县| 酒泉市| 会理县| 乌拉特中旗| 漾濞| 龙泉市| 石棉县| 科技| 河津市| 湖口县| 唐河县| 息烽县| 常德市| 广水市| 衡东县| 林州市| 株洲县| 垣曲县| 平凉市| 襄垣县| 南部县| 蒲江县| 溧水县| 木兰县| 三明市| 台前县| 苍山县| 永仁县| 徐闻县| 凤冈县| 红桥区| 贵定县| 隆德县| 策勒县| 明光市|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