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密集發布的上市公司2022年中報,逐漸揭開了越來越多的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公司經營情況。 截至8月31日,已經有61家基金公司的上半年業績得以曝光。
整體來看,相較2021年上半年,劇烈震蕩的行情讓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均有所下滑。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僅有6家基金公司的上半年凈利潤破10億。分別是易方達、工銀瑞信、富國、華夏、匯添富、廣發。
8月30日晚間,廣發證券披露2022年中報,其參股控股的兩家頭部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為,易方達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6,238.24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4.84%;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后的規模合計11,431.24億元,行業排名第1。
今年上半年,易方達實現營業收入68.31億元,同比微增0.85%,凈利潤17.26億元,同比下降6.23%。這是易方達自2019年以來,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工銀瑞信憑借固收領域的優勢,在上半年獲得15.05億元的凈利潤,在目前已披露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
富國基金上半年營收為37.72億元,凈利潤為11.22億元。雖然凈利潤位居第三位,但相比去年同期,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
2022年上半年,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6.33億元,利潤總額人民幣14.05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持平。
東方證券中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匯添富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約1.2萬億元。其中非貨幣理財公募基金規模約5,800億元,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32億元、10.0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0.53%、35.77%,但仍繼續位居“10億俱樂部”榜單。
廣發基金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39.32億元、10.0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2.13%、21.25%。
招商基金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均有超過20%的增長。這和招商基金發力“固收+”產品有關。在權益基金凈值下挫、規模縮水時,固收+產品規模卻增長迅速。
華泰證券中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方基金總資產135.01億元,凈資產86.38億元,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2.73億元,同比下滑5.41%,凈利潤8.86億元,同比增長1.14%。
除了頭部基金公司的凈利潤承壓外,包括東海基金、南華基金、富安達基金、九泰基金、江信基金等迷你公司,上半年均出現虧損情況。
“除非有黑馬基金可以憑借優異的業績逆襲,否則在‘二八’法則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發展更加堪憂。”有業內評論人士表示。以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為例,能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均有自己的獨門利器。
以財通基金為例,該公司旗下基金經理金梓才今年以重倉“養殖個股”而被稱為“養豬專業戶”。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均超過7%,吸引了投資者的申購。截至二季度末,金梓才的管理規模已經達到了84.42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財通基金管理的混合型基金規模合計僅為163.01億元。
東興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取得了600%左右的增幅。這和旗下的固收+產品——東興興利的規模大爆發有關。作為偏債混合型基金,該產品近一年來回報率為5.79%,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C份額規模突破了100億大關,為110.17億元,二季度凈申購高達70.25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