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治邦
在2017年-2020年期間,工程機械行業維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8月30日晚間,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聯重科(000157.SZ)兩家公司對外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均同比下滑超四成,兩家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均同比減少逾7成。
三一重工2022年的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0.72億元、凈利潤26.34億元,扣非凈利潤2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增減幅度分別為-40.90%、-73.85%、-76.4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樣較上年同期銳減69.49%。
三一重工在半年報中解釋稱,2022年上半年,受國內行業下行調整及疫情反復影響,公司銷售及利潤大幅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面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在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但短期內仍面臨較大的放緩壓力。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下行調整期,疊加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新冠疫情反復、工程有效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減少,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較大。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三一重工在2022年年報中再次強調了公司在超大型挖掘機市占率、工程車輛、起重機械、路面機械等多個產品居于全國第一或全球第一的地位。
另一家工程機械巨頭中聯重科的經營情況與三一重工顯示出同樣的趨勢,202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49.82%、64.62%。該公司稱,上半年受基建和房地產等領域項目開工下降及疫情沖擊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國內銷售降幅較大;海外市場對中國工程機械剛性需求不斷增加,工程機械行業出口銷售持續保持高增長。
二級市場來看,兩家公司的股價自2021年以來均呈現出單邊不斷走弱的趨勢,三一重工的股價更是從49.25元/股跌至15.75元/股,當前市值不到2021年高點的三分之一。
不過,從多家賣方機構的反饋來看,均重點關注兩家公司的國際市場開拓。三一重工在半年報中指出,2022年上半年,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65.3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2.87%,其中不含普茨邁斯特的國際銷售收入134.88億元,增長40.2%;國際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41.3%。其中,亞澳區域73.2億元,增長29.2%;歐洲區域47.7億元,增長27.1%;美洲區域32.3億元,增長64.5%;非洲區域12.2億元,增長14.1%。
中聯重科同樣在2022年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持續推進國際化、本土化發展戰略,形成了端對端、數字化、本地化的海外業務體系,海外市場經營業績創新高。以工程機械產品為例,該產品海外市場持續突破創新高。報告期內,公司出口收入同比增長40.45%。印尼、阿聯酋、沙特、越南等重點國家本地化發展戰略成效顯著,銷售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0%。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多家賣方機構也指出國內的工程機械行業2022年下半年有望底部反轉。那么,曾追高買入兩家公司的投資者能解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