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比亞迪業績大漲,巴菲特為何狠心減倉?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比亞迪業績大漲,巴菲特為何狠心減倉?

面對如此“亮麗”的半年業績,巴菲特為何還要狠心減倉?

文|電動公會 東關大先生

在買入比亞迪14年后,股神巴菲特終于完成對其首次減持。

8月30日,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8月24日出售了133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價格277.1港元/股,以此計算這筆減持套現近3.7億港元(合4700萬美元),其在比亞迪已發行H股中的持股比例也從20.49%降至19.92%。

受到消息影響,8月31日,港股比亞迪股份低開低走,一度跌近13%。A股比亞迪一度跌超8%,失守300元/股大關。

比較有意思的是,就在巴菲特減持的前一天晚上,比亞迪公布了歷年以來最亮眼的半年報。

8月29日晚間,比亞迪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6.07億元,同比增長65.71%;實現凈利潤35.95億元,同比增長206.35%,歸母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熱銷的直觀體現,在比亞迪此前披露的7月產銷快報中顯示,7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16.25萬輛,創下今年單月的銷量新高,今年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92%。

面對如此“亮麗”的半年業績,巴菲特為何還要狠心減倉?是出于高位套現,還是對比亞迪未來發展的擔憂?

01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H股,約占比亞迪當次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18億港元(約2.3億美元)。

從那以后,巴菲特從未賣出過比亞迪股票,按照8月24日減持價格計算,巴菲特所持比亞迪股票在14年的持有期內,已經賺了33倍,成為其投資回報中第二高的股票。

巴菲特的老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副董事長查理·芒格曾驚嘆地表示:

“我很少持有像比亞迪這樣價格令人瞠目結舌的公司,在我們持有比亞迪的前五年,什么都沒有發生,但在過去兩年卻增長了幾十倍,我們很喜歡這家公司,并會長期持有。”

不過,芒格也表達了對電動汽車部分個股過度炒作的擔憂,他認為在中國市場有一些投機者,把比亞迪股價炒得有點高,這不利于公司的健康發展。

芒格的擔憂也是二級市場股民們的擔憂,最近兩年時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趕緊賣掉新能源股票,泡沫要來了。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近兩年來比亞迪在資本市場上加速狂奔,股價和市值一路水漲船高。其中,A股今年一度高至358.75元,最大漲幅超6倍;H股今年最高報330港元,最大漲幅超8倍。

截至目前,比亞迪A股市值已經突破8000億大關,超過上汽、廣汽、長城、長安四家A股車企市值之和,十足的金牛。

毫無疑問,市值突破8000億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但也有聲音指出,比亞迪不是體量最大的車企,也不是銷量最好的車企,也不是“聲量”最高的車企,更不屬于國家隊,超過8000億市值的比亞迪,是否“德不配位”?

外界的質疑也不是沒有依據,比如,在去年春節之后比亞迪曾遭遇股價接連重挫,僅23天時間,市值便從最高7800億,跌落至5644億,蒸發了近乎一個上汽的規模。

如此瘋狂漲跌勢必會產生泡沫,股民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如果業績能夠跟上估值,泡沫便不會輕易發生。

02

比亞迪業績表現如何?

在行業下滑、整體承壓的情況下,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業績卻迎來大幅增長,各項業務關鍵指標暴漲。

財報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06.1億元,同比增長65.7%。

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為1092.7億元,同比增長130.3%。比亞迪將原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入汽車及電池業務中,這也使得汽車及電池等相關業務成為比亞迪營收占比最大、增速最快的板塊,成為比亞迪的絕對重心,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的72.55%。

區別于往年增收不增利的怪相,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利潤和營業收入都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

在盈利方面,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206.4%。其上半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30.5億元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達到30.2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21.72%。

無疑,汽車業務為比亞迪貢獻了大部分營收與利潤。

從業績上看,比亞迪市值暴漲有足夠的理由支撐,但市值登頂背后仍有多種因素,最為重要的是汽車行業的變化和汽車企業潛在價值。

數據上可以看出比亞迪汽車的成長性。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24.7%,較2021年增長超7.5個百分點。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型中占六席。

此外,銷售數據方面,乘聯會今年1-7月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79.27萬輛,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占比29%。其中,上半年在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比亞迪市占率達50%以上。

相比之下,特斯拉上半年銷售20.6萬輛,占比僅7.5%。

要知道,比亞迪業績好轉是建立在其他同行業者受困的基礎之上,如特斯拉上海工廠6月份才復工復產。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電池原材料漲價影響,汽車行業缺芯狀況持續,對車企正常生產和產品價格影響都很大。

比亞迪卻避開了這些“黑天鵝”事件,原因既有比亞迪自身產品布局因素,又有國內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化的推波助瀾。

與特斯拉經營路線不同,比亞迪采取傳統車企的市場營銷方式,即多個產品線覆蓋不同頻譜。比如,王朝系列、海洋系列,還有明年即將上市的高端產品線騰勢品牌,“孩子多了好打架”。

與“蔚小理”虧損常態相比,比亞迪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比亞迪財報提及,王朝系列中漢EV、漢DM-i、漢DMD-p因續航里程、百公里加速優勢銷量較好;搭載e平臺3.0的海豚汽車持續熱銷,潮跑SUV元PLUS銷量也較好。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比亞迪除了DM-i超級混動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宋ProDM-i之外,繼續豐富產品矩陣,推出宋MAX DM-i、驅逐艦05等車型。

此外,今年5月,比亞迪騰勢品牌發布,定位于豪華、精致用戶群,首款車型騰勢D9亦正式開啟預售,比亞迪汽車產品線更加多元化。

正如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所說:“銷量表現只是一個結果,在此背后,是比亞迪積累的技術和產品迎來了爆發期。”

財報公布后,多個證券機構持正面態度,對比亞迪評級為買入狀態。

03

比亞迪業績表現這么好,巴菲特為什么還要減持?

事實上,此次減持已有征兆。

7月12日,港交所文件顯示,花旗銀行持有比亞迪的股份增加2.25億股至3.88億股,占比35.39%。由于這一數字與伯克希爾·哈撒韋彼時的持股一致,市場猜測巴菲特將其持有的比亞迪股份轉讓給了花旗銀行,在為減持做準備。

另外,巴菲特此時減持還與其旗下投資公司近期業績有關。

伴隨著美股波動,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季度業績并不理想,二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0.22%至761.8億美元,但由于投資及衍生品合約的賬面虧損669.19億美元,第二季度股東應占凈虧損高達437.55億美元。

針對巴菲特減持比亞迪一事,我們也聯系到比亞迪投資者關系部門,對方表示正在了解此事,巴菲特出售股票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不可否認的是,巴菲特首次減持短期內可能對比亞迪股價構成壓力,也有部分投資者跟風減持,但具體走勢要根據企業基本面來確定。

事實上,在汽車業務轉暖的同時,比亞迪已經被更多資本看好,并重倉押注。

去年,被業內看作是“巴菲特門徒”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便看中了比亞迪,并以2億美元認購了比亞迪當時的一輪定增。要知道,這是高瓴資本在清倉美股造車三兄弟后,轉身投入比亞迪懷抱的。

前有巴菲特,后有高瓴資本,各路資本重倉比亞迪的背后,其實也是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抱有極大憧憬。

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中國和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都推出了燃油車的停產時間表,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重點發展方向,這個朝陽賽道正在吸引各路頭投資者的熱情。

但也不能否認,經過兩年多的暴漲,中外新能源車企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泡沫。摩根大通最新研報就認為“特斯拉被嚴重高估”,華爾街約有三分之一分析師也持類似觀點。

高估就意味著風險,不過比亞迪和特斯拉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進者,底蘊較造車新勢力不可同日而語,從估值角度去看,他們依然是穩健投資者的首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沃倫·巴菲特

  • 美國經濟界擔憂情緒正蔓延,巴菲特否認支持關稅計劃
  • 巴菲特支持特朗普關稅計劃?回應:假的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比亞迪業績大漲,巴菲特為何狠心減倉?

面對如此“亮麗”的半年業績,巴菲特為何還要狠心減倉?

文|電動公會 東關大先生

在買入比亞迪14年后,股神巴菲特終于完成對其首次減持。

8月30日,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8月24日出售了133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價格277.1港元/股,以此計算這筆減持套現近3.7億港元(合4700萬美元),其在比亞迪已發行H股中的持股比例也從20.49%降至19.92%。

受到消息影響,8月31日,港股比亞迪股份低開低走,一度跌近13%。A股比亞迪一度跌超8%,失守300元/股大關。

比較有意思的是,就在巴菲特減持的前一天晚上,比亞迪公布了歷年以來最亮眼的半年報。

8月29日晚間,比亞迪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6.07億元,同比增長65.71%;實現凈利潤35.95億元,同比增長206.35%,歸母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熱銷的直觀體現,在比亞迪此前披露的7月產銷快報中顯示,7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16.25萬輛,創下今年單月的銷量新高,今年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92%。

面對如此“亮麗”的半年業績,巴菲特為何還要狠心減倉?是出于高位套現,還是對比亞迪未來發展的擔憂?

01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H股,約占比亞迪當次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交易價格總金額約為18億港元(約2.3億美元)。

從那以后,巴菲特從未賣出過比亞迪股票,按照8月24日減持價格計算,巴菲特所持比亞迪股票在14年的持有期內,已經賺了33倍,成為其投資回報中第二高的股票。

巴菲特的老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副董事長查理·芒格曾驚嘆地表示:

“我很少持有像比亞迪這樣價格令人瞠目結舌的公司,在我們持有比亞迪的前五年,什么都沒有發生,但在過去兩年卻增長了幾十倍,我們很喜歡這家公司,并會長期持有。”

不過,芒格也表達了對電動汽車部分個股過度炒作的擔憂,他認為在中國市場有一些投機者,把比亞迪股價炒得有點高,這不利于公司的健康發展。

芒格的擔憂也是二級市場股民們的擔憂,最近兩年時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趕緊賣掉新能源股票,泡沫要來了。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近兩年來比亞迪在資本市場上加速狂奔,股價和市值一路水漲船高。其中,A股今年一度高至358.75元,最大漲幅超6倍;H股今年最高報330港元,最大漲幅超8倍。

截至目前,比亞迪A股市值已經突破8000億大關,超過上汽、廣汽、長城、長安四家A股車企市值之和,十足的金牛。

毫無疑問,市值突破8000億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但也有聲音指出,比亞迪不是體量最大的車企,也不是銷量最好的車企,也不是“聲量”最高的車企,更不屬于國家隊,超過8000億市值的比亞迪,是否“德不配位”?

外界的質疑也不是沒有依據,比如,在去年春節之后比亞迪曾遭遇股價接連重挫,僅23天時間,市值便從最高7800億,跌落至5644億,蒸發了近乎一個上汽的規模。

如此瘋狂漲跌勢必會產生泡沫,股民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如果業績能夠跟上估值,泡沫便不會輕易發生。

02

比亞迪業績表現如何?

在行業下滑、整體承壓的情況下,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業績卻迎來大幅增長,各項業務關鍵指標暴漲。

財報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06.1億元,同比增長65.7%。

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為1092.7億元,同比增長130.3%。比亞迪將原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入汽車及電池業務中,這也使得汽車及電池等相關業務成為比亞迪營收占比最大、增速最快的板塊,成為比亞迪的絕對重心,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的72.55%。

區別于往年增收不增利的怪相,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利潤和營業收入都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

在盈利方面,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206.4%。其上半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30.5億元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達到30.2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21.72%。

無疑,汽車業務為比亞迪貢獻了大部分營收與利潤。

從業績上看,比亞迪市值暴漲有足夠的理由支撐,但市值登頂背后仍有多種因素,最為重要的是汽車行業的變化和汽車企業潛在價值。

數據上可以看出比亞迪汽車的成長性。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24.7%,較2021年增長超7.5個百分點。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型中占六席。

此外,銷售數據方面,乘聯會今年1-7月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79.27萬輛,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占比29%。其中,上半年在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比亞迪市占率達50%以上。

相比之下,特斯拉上半年銷售20.6萬輛,占比僅7.5%。

要知道,比亞迪業績好轉是建立在其他同行業者受困的基礎之上,如特斯拉上海工廠6月份才復工復產。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電池原材料漲價影響,汽車行業缺芯狀況持續,對車企正常生產和產品價格影響都很大。

比亞迪卻避開了這些“黑天鵝”事件,原因既有比亞迪自身產品布局因素,又有國內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化的推波助瀾。

與特斯拉經營路線不同,比亞迪采取傳統車企的市場營銷方式,即多個產品線覆蓋不同頻譜。比如,王朝系列、海洋系列,還有明年即將上市的高端產品線騰勢品牌,“孩子多了好打架”。

與“蔚小理”虧損常態相比,比亞迪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比亞迪財報提及,王朝系列中漢EV、漢DM-i、漢DMD-p因續航里程、百公里加速優勢銷量較好;搭載e平臺3.0的海豚汽車持續熱銷,潮跑SUV元PLUS銷量也較好。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比亞迪除了DM-i超級混動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宋ProDM-i之外,繼續豐富產品矩陣,推出宋MAX DM-i、驅逐艦05等車型。

此外,今年5月,比亞迪騰勢品牌發布,定位于豪華、精致用戶群,首款車型騰勢D9亦正式開啟預售,比亞迪汽車產品線更加多元化。

正如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所說:“銷量表現只是一個結果,在此背后,是比亞迪積累的技術和產品迎來了爆發期。”

財報公布后,多個證券機構持正面態度,對比亞迪評級為買入狀態。

03

比亞迪業績表現這么好,巴菲特為什么還要減持?

事實上,此次減持已有征兆。

7月12日,港交所文件顯示,花旗銀行持有比亞迪的股份增加2.25億股至3.88億股,占比35.39%。由于這一數字與伯克希爾·哈撒韋彼時的持股一致,市場猜測巴菲特將其持有的比亞迪股份轉讓給了花旗銀行,在為減持做準備。

另外,巴菲特此時減持還與其旗下投資公司近期業績有關。

伴隨著美股波動,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季度業績并不理想,二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0.22%至761.8億美元,但由于投資及衍生品合約的賬面虧損669.19億美元,第二季度股東應占凈虧損高達437.55億美元。

針對巴菲特減持比亞迪一事,我們也聯系到比亞迪投資者關系部門,對方表示正在了解此事,巴菲特出售股票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不可否認的是,巴菲特首次減持短期內可能對比亞迪股價構成壓力,也有部分投資者跟風減持,但具體走勢要根據企業基本面來確定。

事實上,在汽車業務轉暖的同時,比亞迪已經被更多資本看好,并重倉押注。

去年,被業內看作是“巴菲特門徒”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便看中了比亞迪,并以2億美元認購了比亞迪當時的一輪定增。要知道,這是高瓴資本在清倉美股造車三兄弟后,轉身投入比亞迪懷抱的。

前有巴菲特,后有高瓴資本,各路資本重倉比亞迪的背后,其實也是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抱有極大憧憬。

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中國和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都推出了燃油車的停產時間表,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重點發展方向,這個朝陽賽道正在吸引各路頭投資者的熱情。

但也不能否認,經過兩年多的暴漲,中外新能源車企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泡沫。摩根大通最新研報就認為“特斯拉被嚴重高估”,華爾街約有三分之一分析師也持類似觀點。

高估就意味著風險,不過比亞迪和特斯拉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進者,底蘊較造車新勢力不可同日而語,從估值角度去看,他們依然是穩健投資者的首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定陶县| 达州市| 南华县| 霍邱县| 会泽县| 北京市| 太仓市| 南投县| 武川县| 石家庄市| 牙克石市| 河北省| 嘉义县| 红安县| 益阳市| 锡林浩特市| 称多县| 景洪市| 滦平县| 且末县| 定结县| 龙川县| 文登市| 玉环县| 天津市| 兴义市| 奉新县| 剑川县| 启东市| 弥勒县| 马鞍山市| 乐都县| 永城市| 丹凤县| 阿拉善左旗| 渭南市| 商水县| 繁峙县| 汉源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