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9時,隨著第一位讀者走進上海展覽中心序館大廳,2016年上海書展正式拉開序幕。
去年最后一位離開書展場館的讀者將被邀請成為今年首位入場的讀者是上海書展的傳統。今年有幸獲得這一榮譽是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吳廣斌、媽媽徐怡瑾、姐姐吳景明和弟弟吳晨明。

吳廣斌是一位書迷,上屆書展他購入了《論美國的民主》、《社會契約論》、《貨幣通論》等經典書籍。在他的影響下,全家人一直保持著每晚睡前閱讀的習慣。雖然吳晨明還沒到識字的年紀,但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吳景明儼然已經是一位小書蟲。徐怡瑾告訴界面文化,女兒比較喜歡俄國作家的作品,讀過《復活》,最近在讀高爾基的作品。去年去法國旅游后,又喜歡上了雨果,說想要學法語。吳廣斌自豪地說,女兒在學校舉辦的博學小達人比賽中獲得了全校第一名。
這已經是吳廣斌連續第三年帶著家人前來逛書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在電影節、服裝周之外,上海書展也是大家在期待、會聊到的全民活動了。雖然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前所未有地方便,但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保持看書的習慣,“在看書時你沒得選擇,只能靜下心來讀你的書,其實你是能夠求得內心的安寧的”。
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的最大意義或許正是提醒自己,在忙碌的生活和網絡信息的狂轟濫炸之余,應該時不時回歸書本,用閱讀熨帖心靈。而上海書展還想讓讀者意識到,書展可以是個如“文化廟會”般的趣味活動。我們在書展開幕首日逛了逛現場,覺得這些東西你應該會覺得有意思。
書籍設計藝術展迎來“荷蘭最美的書”
繼去年成功舉辦“世界最美的書”和“德國最美的書”設計藝術展之后,上海書展引來了“荷蘭最美的書”。對書籍設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序館看到。
2016年,“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與荷蘭書籍設計界合作,推出以“荷蘭最美的書”為主題的展覽、講座等系列活動,包括“荷蘭最美的書”設計藝術展、荷蘭書籍設計藝術講座及中荷書籍設計師圓桌會議。
一年一度的“荷蘭最美的書”年度評選可追溯到1926年,是歐洲同類獎項中歷史最悠久的。因該項大獎的存在,荷蘭圖書印刷行業出現多元發展的趨勢。在上海書展現場展出的,即為榮獲2015年“荷蘭最美的書”設計大獎的部分優秀作品。


在書裝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敬人看來,和德國的書籍設計相比,荷蘭的書籍設計更加靈動、活躍、出人意表。呂敬人告訴界面文化,有著“圖書女王”之稱的荷蘭著名書籍設計大師Irma Boom的編輯思路、信息結構、呈現的書籍形態都極富創意,這些特點也體現在了本次書展展出的許多荷蘭圖書中。
呂敬人以獲得2016年“世界最美的書”金頁獎的作品《其他證據:蒙眼布》(Other Evidence: Blindfold)為例。這本講述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1995年7月)中168名受害者的事件的書看起來像一份官方文件。“他用報告書的方式,就像一個監獄里的檔案一樣,里頭的信息的編織(方式)很讓人震撼,從墳墓現場到槍殺死者,設計師簡歷了一個有層次感、讓人感慨的故事。所以書籍設計有敘事方法,不是簡單的裝飾裝幀,視覺化就可以了,所以這是荷蘭給我們帶來的很多啟示。”
同樣在上海書展展出的還有2015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今年2月,“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選送的兩部作品《訂單——方圓故事》和《學而不厭》分別榮獲2016“世界最美的書”金獎和銅獎,這是中國出版物時隔12年再度獲得這項榮譽。
呂敬人認為,從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角度來看,這兩部作品體現出的中國語境讓他們脫穎而出,“比如書籍的陳述方法、隨意性、感性,同時書籍裝幀的形態、線裝的表現方式。得銅獎的作品用宣紙印刷,有豎排文字的流動感,都是很有特點的,尤其是在翻閱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時空的轉換。這些都是在我們的書中的創意。”
根據呂敬人的觀察,近年來中國出版的書籍有著整體上的改變,“不僅僅是簡單的平面圖像文字的承載,而是敘述”。雖然和國外的書籍設計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中國的設計師正在逐步探索有節奏、有故事性地呈現書本內容的新可能性。
圖書營銷手段新穎,小心錢包被掏空
作為一個零售型書展,上海書展面向所有讀者開放,“買買買”自然也是讀者逛書展的主要目的。參展商大多會根據情況推出限定產品和折扣優惠,而在書展現場,界面記者看到了不少別出心裁的營銷方式。

路過中信出版集團的展臺,你很難不被一個巨大的黑色S吸引住目光——這是中信為今年6月出版的“燒腦神書”《S.》推出的一場營銷活動。
《S.》是一部書中書,作者為《星際迷航》、《碟中諜》等熱門電影的編劇J.J.艾布拉姆斯和美國小說家道格·道斯特。《S.》描寫的是兩位年輕人在一本名為《忒休斯之船》的書中用筆記交換心得,探求這本書背后隱藏的真相。對于書外的讀者而言,亦將超越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成為書中懸疑事件的一份子,利用《S.》中包含的精裝古書《忒休斯之船》和23個材質各異的附件找到答案。中信出版集團市場營銷中心項目助理何戴翰稱,本書編輯的說法是,《S.》的正確讀法是讀6遍。

根據何戴翰的介紹,中信在上海書展期間開展“全民解密行動”。只要購買《S.》珍藏版,即可憑當日小票在中信出版展位領任務,完成任務就可領含現金5元至100元的紅包一個,每日限定66個紅包。任務有些可能跟《S.》有關,有些則是比較有趣味性的,“比如說拉一個戴黑帽子的人拍照,或者到中央大廳去拍照發到微博或微信上”。
界面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讀者正在饒有興致地圍觀解密。工作人員告訴界面記者,有一位讀者在解密成功領取紅包后主動提出挑戰超難毛邊書任務——贏者可以獲得一本限量版《S.》毛邊書,書展期間只會送出三本。一個小時過去,他還沒有找到正確答案。

除了參加互動游戲之外,對《S.》感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在本周六(8月20日)下午4點半到5點半在各地出版館活動區參加由本書編輯鄧莉帶來的講座,聽她講述這本書的引進過程,以及書中極易忽略的有趣細節。
一直備受關注的企鵝出版社則以自己一貫的五彩繽紛、特征鮮明的高顏值吸引眼球,用周邊產品和設計感來說服讀者乖乖掏錢包。
三款顏色各異、采用企鵝經典三段式設計的束口袋套裝是本次書展企鵝出版社的主推產品之一,有望取代去年的拉桿箱成為今年的爆款。三款套裝分別為“狄更斯套裝”、“麥克白套裝”和向凱魯亞克致敬的“在路上套裝”。套裝中既有書也有筆記本、護照夾、膠帶、Pelican限定盒裝明信片等周邊產品,頗為討喜。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截至書展開幕首日上午為止最受歡迎的是“企鵝手繡系列”。該系列由企鵝藝術總監Paul Buckley推出,以刺繡為靈感重新設計了企鵝經典名著精裝版。每本書的封面都呈現了一幅精美的刺繡圖案,壓花的印刷方式令人仿佛能夠感受到刺繡的真實觸感。書展上推出了該系列中的《愛瑪》、《秘密花園》和《奧茲的魔法師》,同時購買兩本將獲贈企鵝刺繡工藝靠枕套和新款束口袋各一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企鵝蘭登聯合重慶大學出版社推出紀念套裝《牡丹亭·仲夏夜之夢》紀念套裝包含由英國設計師Jason Pym設計的杭絲絲巾一條及精裝版《牡丹亭》和《仲夏夜之夢》。而去年購買了企鵝小黑書系列的讀者今年又要接新招了——小黑書系列又推出了46本,同時一套購買依舊贈送帆布背包一只。

在書展邂逅你最愛的書店
實體書店轉型的風越吹越烈,你有沒有發現你又喜歡上逛書店了?鐘書閣、大眾書局、言幾又……在上海書展,你會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
上海三聯書店即將在佘山腳下開設分店,今年書展他們在現場搭建了名為“山腳下的書店”的概念展臺,目測是書展上人氣最高的展臺之一。書店由半透明的材質包裹,店內整體呈現自然小清新的風格,格子狀的原木書架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宛如盛滿書本的蒼天大樹;鋪著深灰色地毯的地板上散布著鵝卵石狀的坐墊,方便讀者席地而坐閱覽圖書。




不少讀者則是純粹被上海三聯書店的顏值吸引而來,覷見界面記者正在拍照,一位帶著專業相機在這里拍照的老大爺忍不住指導了一番:“你要搭配一點書,拍人才好看!”
來自杭州的曉風書屋則用傳統門扇和竹制書架營造了一個充滿古典氣息的江南書院。格外值得一提的是,曉風書屋開辟了很大的一塊文創產品區域,團扇、櫸木對杯、絲巾、木質書簽、傘、熏香……既有美書,又有美器的閱讀生活,令人心生向往。據了解,以豐子愷漫畫為元素的文創產品是去年書展最熱賣的產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