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舒鴻吉
2022年9月17日是第22個全民國防教育日。9月13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市民防辦獲悉,屆時上海將在全市范圍內(除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地區外)組織防空警報試鳴、居民防空演練,并同步在全市深入開展人民防空集中宣傳活動。
上海市民防辦強調,這是一項納入年度計劃的例行性、常規性工作。
防空警報試鳴安排在9月17日上午11時35分至11時58分進行。其中,11時35分至38分,試鳴預先警報(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11時45分至48分,試鳴空襲警報(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11時55分至11時58分,試鳴解除警報(長鳴3分鐘)。
防空警報試鳴期間,上海將組織人員防空掩蔽演練,參加防空演練的對象為城鎮居民,以居民區為重點組織演練;同步開展高層樓宇、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等人員疏散演練。其他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人員掩蔽演練。
上海市民防辦副主任汪耀明向界面新聞表示,防空演練主要內容有防空襲警報信號的發放、預警信息發布、人員掩蔽安置、心理防護、醫療救護、物資發放以及消除空襲后果等內容。
汪耀明指出,防空演練期間,各單位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可采取分批次、小集群、多頻次方式實施演練,保證參演人員總量達標,確保活動覆蓋面和市民參與度。
為了增加此次防空演練的知曉度,上海民防部門于9月13日推出上海民防形象代言人“小海衛”數字藏品,限量2000份。演練當日,上海民防部門還將推出上海首個人民防空互動游戲。
2021年,上海民防部門在線上推出了“民防地圖”,方便市民查找身邊的民防設施。
上海市民防辦科宣傳處處長宋曉亮向界面新聞介紹,一年來,該地圖累計訪問40萬余人次,并被寶山區、閔行區、徐匯區、浦東新區等多個區政府納入“隨申辦”區旗艦店推薦使用,不僅填補了人防設施指引場景運用的空白,還激發了市民群眾尋找身邊民防設施的興趣,打通了人防指揮和人員疏散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提升民眾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助推安全韌性城市建設。
另據上海民防部門透露,2021年全市共新增應急避難場所721個,新增避難面積975.87萬平方米。其中,上半年已建設完成90.53萬平方米,已展開建設的應急避難場所725.51萬平方米,全市應急避難場所總面積已達1241.4萬平方米(其中等級應急避難場所500.21萬平方米)。
此外,為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城市防空襲、防災減災需要,上海民防加強基于信息系統的綜合防護體系建設要求,研究建設了通信警報、數字民防和指揮信息系統。目前,上海已實現對全市1500余臺警報器統一控制發放防空警報信號,在戰時及重大災害時發放防空或防災警報信號告知民眾,為城市安全提供緊急告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