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9月15日華夏幸福(600340.SH)披露控股股東集中競價被動減持計劃,控股股東華夏控股融資業務相關金融機構根據相關約定將對華夏控股持有的公司股票執行處置程序,自公告披露被動減持計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180日內(即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4月10日),相關金融機構可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方式對華夏控股持有的公司股票進行處置,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可處置(被動減持)不超過7827.4406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2%),減持價格依據市場價格執行。
據悉,截至2022年9月14日,公司控股股東華夏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39億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39.14億股的16.32%。華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6.85億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7.5%。截至2022年9月14日,華夏控股持有的公司股份中合計質押4.21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5.98%,占公司總股本的10.77%;華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中合計質押4.68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8.28%,占公司總股本的11.95%。
界面新聞注意到,這已經不是控股股東第一次被動減持了。實際是在2021年9月14日至2022年2月21日,以及2022年2月22日至2022年9月14日,華夏控股均有過被動減持,分別減持了1.31億股和1.46億股,減持比例分別為3.35%和3.73%,減持價格區間分別為2.87元-4.51元,和2.59元-3.52元,而相對應的減持計劃披露日起分別為2021年7月31日和2022年2月22日。

而在更早的2021年2月19日,華夏控股也有減持計劃,并且在2021年2月19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4.54元-9.2元這個區間里,減持了4.45億股,減持比例11.38%。
除了控股股東,華夏幸福自己也挺難的。
9月17日公告,截至2022年8月31日,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金額合計576.48億元(不含利息,公司金融債務在簽署《債務重組協議》后將按照重組協議約定的到期日執行,相應債務金額在調整后的到期日前將從未能如期償還債務金額中予以剔除)。為化解公司債務風險,加快促進公司有序經營,公司在省市政府及專班的指導和支持下曾制訂《債務重組計劃》并于2021年10月8日披露了《債務重組計劃》 主要內容。截至2022年8月31日,《債務重組計劃》中2192億元金融債務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為1203.15億元,相應減免債務利息、豁免罰息金額共計107.70億元。另外,公司根據債務重組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對已簽署《債務重組協議》中適用“兌、抵、接”清償方式的相關債權人已啟動兩批現金兌付安排,合計將兌付金額為19.16億元。
除了這些還有訴訟,2022年8月6日至8月31日,公司新增訴訟、仲裁案件涉案金額合計為13.33億元,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21.13%。
再來看財務數據,2021年華夏幸福的凈利潤為-390.3億元,2022年上半年也仍是虧損,虧5.38億元。半年報中公司表示,當下在全力推進“保交樓”和債務重組的同時,公司也謀劃戰略調整, 于2022年7月初召開戰略宣貫大會,正式宣布華夏幸福將全面轉型成為產業新城服務商。
盤面顯示,華夏幸福的股價已落到3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