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孫梅欣
9月19日下午,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今年第三批次集中土地出讓公告。
公告顯示,此次將有46宗地塊集中出讓,用地面積共計173.4公頃,總起拍價約463億元,計劃將于10月19日在網上競拍。
從此次第三批次計劃出讓的土地數量來看,為今年內出讓量最多的一次。不過起拍總價,則低于第二批次755.8億元的出讓金額。
這也和本次出讓地塊的區位有關。本輪出讓地塊覆蓋較廣,包括建鄴區、鼓樓區、秦淮區、棲霞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等多個行政區域均有掛地。
其中,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河西、南部新城、城北、江寧、麒麟等中心城區板塊土地共計25幅,六合、溧水、高淳等三個外圍副城區域,共計掛出21宗地塊,是外圍副城土地出讓量較多的一場。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在公告中稱,為進一步抑制部分片區房價過高、房價倒掛等現象,在空間分布上,本次加大了河西新城等重點板塊和外圍副城的土地供給,符合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發展理念和開發時序,也是當前城市發展的需要。
相較于早前兩場土地出讓,南京第三批次出讓再度放寬了土拍限制,46宗地塊全部不設毛坯房銷售限價。
從今年的三場土拍來看,毛坯限價設置要求的放寬,是一個逐漸降低的過程。今年首場土拍對土地毛坯限價進行上調,并對大部分地塊取消了配建要求;第二場土拍上,包括熱點板塊在內的部分地塊,不設最高限價;到第三輪土拍,則是全部地塊均不設最高限價。
不過出讓公告仍然強調,出讓時不設定毛坯限價,在開發企業完成開發后需向有關部門報備審核。而按程序報備審核,也是一種定價方式。
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輝認為,不設毛坯限價,可以讓市場定價更加符合市場實際。另有業內人士則表示,不設毛坯限價,是為了能夠給拿地的開發企業多一些利潤預期。
“不設毛坯限價的期望向好,希望市場中的產品優質優價。”南京市房地產學會會長、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所長吳翔華表示,但這不代表開發商就能夠獲得超額利潤,還需要客戶認可。
“目前看,幾個改善為主的板塊基本上都在大量推出改善及高端改善項目,市場接受程度反應明顯優于其他類型,所以這樣的版塊推出優質優價的項目,容易得到市場認可。”但他也指出,在非高端改善板塊推出不設毛坯限價的地塊,開發商很難脫離該板塊傳統屬性,在這些區域取消毛坯限價意義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江北核心區、浦口區等區域缺席了此次掛地。
在過去兩年時間里,作為在南京市場受關注度和河西、南部新城“看齊”的板塊,江北核心區一度也受到市場熱烈追捧。不過隨著市場趨冷,江北核心區的熱度相較其他兩個板塊,率先冷了下來。
從今年前兩次土拍來看,包括江北核心區在內的江北新區地塊,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在今年首場土拍中,江北新區就有2宗地塊流拍。第二輪土拍上掛出的5宗江北新區地塊,只有1宗地塊出現2輪競拍,其余4宗地塊均為底價成交。
吳翔華認為,此次江北核心區沒有地塊出讓,不排除有可能前期供應過剩,目前在售項目銷售不暢,所以供應做減法,通過調整供需改變市場預期。
吳翔華表示,江北產業發展滯后于住宅銷售,投資投機客比例過高,導致市場發生變化時,江北的抗跌性較差,前期低價買入的投資客獲利回吐,價格也有所下滑,導致后面的投資預期短期內不樂觀。
從不久前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南京近期新房、二手房價格表現較早前均有所好轉。
根據9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4%,為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并且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房價同比上漲0.9%,漲幅擴大0.3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價格環比上漲0.7%,同比下滑3.4%。從市場反饋來看,高端盤、改善盤為這一階段市場認可和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