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迪馬股份1年被追索5.57億,背后羅氏兄妹百億資產版圖能否救急?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迪馬股份1年被追索5.57億,背后羅氏兄妹百億資產版圖能否救急?

大股東愛莫能助,迪馬股份的債務難題誰能分憂?

文|野馬財經 蘇影

編輯|盧泳志

“可能我的基因里有‘創造’兩個字,我很難接受‘就這樣也還好’的態度。”這是迪馬股份(600565.SH)董事長羅韶穎在2019年對自己的評價。

彼時的她,接任迪馬股份掌門人的位置剛滿一年。

在羅韶穎的帶領下,迪馬股份主業之一東原地產邁進房企50強,第三業務迪馬產發也正式啟動并獨立,一切發展似乎都很順利。

直到遇上2021年的地產行業寒冬,迪馬股份銷售下滑、業績虧損,公司也被卷入一宗又一宗案件中。

頂著“重慶首家上市民營企業”光環的迪馬股份,要如何應對眼下債務難題?

近1年被訴、仲裁總額5.57億元

迪馬股份依靠做專用車起家,目前旗下包括三大業務板塊:工業、地產和產發。

9月18日,迪馬股份公告了當前涉訴(仲裁)情況,近12個月新增訴訟、仲裁共計594筆,涉及金額8.62億元。

具體來看,迪馬股份的案件主要發生在地產業務版塊。在全部案件中,案由為建設工程施工/采購合同糾紛、權益糾紛、商品房買賣/租賃合同糾紛的涉訴金額分別位列前三。

其中包括主動訴訟、仲裁總額3.05億元,被動訴訟、仲裁總額5.57億元。

來源:迪馬股份公告

2021年下半年起,因未支付建設工程款、采購貨款、成交傭金等,迪馬股份旗下公司曾被多家施工方、供貨方、地產經紀公司等起訴。原告中既有正太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粵晟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小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方公司,也有如重慶泰之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樣的自家企業。

目前,以上訴訟部分已結案。截至2022年9月14日,迪馬股份累計已結訴訟、仲裁案件金額為3.14億元,占比約為36.43%

對于正在進行中的案件,迪馬股份表示,正按照法律約定推進中,目前無法準確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被訴案件的頻發意味著迪馬股份在流動性方面出現壓力,而這從公司近期財報也可以得到證實。

2021年,迪馬股份的營業收入為204.63億元,同比下降3.8%;凈利潤為-19.18億元。這是其上市20年來首次虧損,其中對房地產存貨和應收款計提的21.12億元的減值損失是其業績驟降的主要原因。

進入2022年,迪馬股份雖然營收、凈利潤均實現了正向增長,但仍面臨著不小的償債壓力。

今年上半年,迪馬股份實現營收102.19億元,同比增長63.99%;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76.78%。

期內,迪馬股份短期借款及1 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為73.5億元,同期公司的現金及等價物為40.58億元,短期償債方面仍有一定缺口。

來源:迪馬股份半年報

在此背景下,迪馬股份近期出售了部分資產。9月9日,工商信息顯示,東原地產已經轉讓其持有的徐州綠水置業有限公司51%股權,由中融國際信托接盤。

對于資金問題,在9月初召開的業績會上,羅韶穎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正常,流動性風險可控,正在不斷加速項目去化,確保銷售回款目標實現。后續集團將繼續合理規劃項目運營節奏,強化現金流管控,并繼續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保障持續的融資能力。“公司正在積極通過多方面努力進一步提高財務穩健性。”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分析,從中期財報來看,短期內公司面臨著流動性壓力,這也是近期迪馬股份頻頻發生訴訟、仲裁等負面新聞的重要原因。對于迪馬股份來說,這類訴訟事件會降低資本市場對其的信賴度,損害品牌形象,進而對企業融資等產生負面影響。

地產遇阻,“產發”遞補?

迪馬股份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創始人兼實控人是哥哥羅韶宇,掌權人是妹妹羅韶穎。

1998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后,羅韶穎最初并未在家族企業工作,先后做了國泰證券投資銀行部項目主辦、華夏證券投資銀行部業務董事。直到2003年,她才被哥哥羅韶宇召回重慶,隨即于2004年轉入東原地產。

至此,羅韶穎開啟了其長達18年的地產生涯。

對于房地產領域,羅韶穎毫不掩飾她的野心,并在2018年提出三年沖千億,更是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要“保三爭二”。

“東原的目標一直沒有變,即保住前三十的位置,同時努力爭取前二十。”2020年9月,羅韶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在她看來,地產還是要爬到那個山頂,到那個高度才安全。

羅韶穎的擔憂不無道理,在迪馬股份的整體營收中,地產業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0年,在迪馬股份209.74億元的總營收中,房地產業及物業服務的營收為195.77億元,占比高達93.34%。

進入2021年,羅韶穎的一系列舉措更加凸顯了地產業務在集團中的重要地位。

2021年3月,羅韶穎同時提名何虎、張愛明、陳涵為迪馬股份副總裁,并兼任東原地產副總裁。同期,迪馬股份還宣布2021年拿地計劃:將投入不超過300億元獲取土地儲備。

一向積極樂觀的羅韶穎或許很難預料到,很快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拐點,求穩將成為下半場的主旋律。

2021年,追求規模的迪馬股份遭遇了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凈利潤為-19.18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0.76億元。

在迪馬股份2022年的新春年會上,東原地產表示,集團正艱難穿行于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周期中。

羅韶穎表示,地產行業就像一個人,現在正在經歷他的中年危機。“再傳統的生意,哪怕過去熟得不能再熟的事情,可能得找新的方法去做。而一些新的行業也同時正在野蠻生長,快速崛起、震蕩。沒有人能夠保證一次過就順利找對新的路。

來源:迪馬股份公告

探索新路的迪馬股份在今年也進行了管理團隊的調整。先是2022年5月,副總裁張愛明正式從該職位上離任;再到今年8月,副總裁何虎也宣布辭職。至此,羅韶穎去年提名的三位新高管僅剩下陳涵一位。

“企業高管變動主要為個人發展要求,與公司業務發展及戰略規劃無關。”迪馬股份介紹。

不過,在兩位高管退場的期間,迪馬產發聯合創始人、CEO王磊則拿下接力棒,成為迪馬股份新的副總裁。

迪馬產發是迪馬股份自2019年獨立的新業務孵化平臺,既有從原有地產、工業衍生出來的新業務產業社區、醫療康養等,也有如文體娛樂等全新獨立業務線。截至2021年,已經形成迪馬創智、迪馬常青社、迪馬數科三大業務板塊。

“未來,迪馬產發將持續依托兩大主營業務的核心技術與資源優勢,做好迪馬股份產業發展投資的“第三核”。”這是迪馬股份對產發業務的期待。

陳霄表示,迪馬股份在雙主業之外,積極發展新的增長曲線,實現多領域和多業態組合,能對企業未來業績增長以及長遠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羅氏兄妹的困境

不同于妹妹羅韶穎多年主要深耕地產領域,羅韶宇在資本市場則有著更多的故事。

1997年,39歲的羅韶宇從當時的一份分析報告中獲悉,未來五年金融系統對防彈運鈔車的新增需求量將大幅增加。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羅韶宇成立了重慶中奇公司,即迪馬股份的前身。

1998年,羅韶宇攜手江蘇江動集團創建第二家公司東銀控股。

事實上,江蘇江動集團和羅韶宇之間有著頗多互動。此前,江蘇江動集團曾是東銀控股第二大股東,其子公司江動科技也曾是迪馬股份第二大股東。2002年,東銀控股和子公司合計收購江蘇江動集團100%股權,羅韶宇正式成為江蘇江動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來源:智慧農業半年報

通過此次收購,羅韶宇還收獲了其名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江淮動力(000816.SZ,現智慧農業)。

此后,羅韶宇在資本市場多次出手,并將業務拓展到了高新技術、礦產能源、農業、餐飲等多個產業。

截至目前,羅韶宇旗下共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A股上市的迪馬股份、智慧農業和港股上市的東銀國際(0668.HK)、東原仁知服務(2352.HK),四家資產總值約為913.37億元。

面對迪馬股份的當前處境,羅韶宇的多元版圖能否相助呢?

事實上,作為迪馬股份的大股東,羅韶宇實控的東銀控股當前日子并不好過。自2017年陷入債務違約后,其正在債務重組的道路上艱難前行。8月12日,迪馬股份曾披露,大股東東銀控股所持有全部公司股份已被司法輪候凍結。

此外,從半年報來看,另外三家上市公司則各有著不同的業績表現。

其中,東銀國際、智慧農業的上半年營收分別為0.55億元、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52%、46.57%;凈利潤分別為0.12億元、0.2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9.23%、15.87%。

對此,東銀國際表示,因疫情及房地產行業政策變化等,市場對花卉及植物的需求減少,使得公司上半年收益下降。

智慧農業則提到,上半年公司面臨著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需求疲軟、國際海運發貨困難,以及客戶調整等諸多困難,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相比之下,物業公司東原仁知服務表現尚可,營收、利潤均實現了正向增長,但對地產公司也較為依賴。

截至2022年6月底,東原仁知服務源自迪馬集團及聯屬公司的物業管理收入分別為1.82億元和0.2億元,約占其物業管理服務總收入的55.07%。

整體來看,雖然當前羅韶宇實控多家上市公司,但從業務表現來看,各家公司當前的發力重點仍在業務拓展及轉型升級等方面,自身業績水平尚有提升空間,因此對迪馬股份恐怕愛莫能助。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在迪馬股份遇到債務難題的當下,羅氏兄妹能依靠東銀國際、智慧農業來為迪馬股份回血顯然不太現實。因此在羅韶宇實控的資產版圖中,為解決迪馬股份的流動性壓力,似乎也只能以東原仁知服務的戰略性出售來作為騰挪空間了。

您覺得羅氏兄妹誰會率先走出困境呢?歡迎評論區聊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迪馬股份1年被追索5.57億,背后羅氏兄妹百億資產版圖能否救急?

大股東愛莫能助,迪馬股份的債務難題誰能分憂?

文|野馬財經 蘇影

編輯|盧泳志

“可能我的基因里有‘創造’兩個字,我很難接受‘就這樣也還好’的態度。”這是迪馬股份(600565.SH)董事長羅韶穎在2019年對自己的評價。

彼時的她,接任迪馬股份掌門人的位置剛滿一年。

在羅韶穎的帶領下,迪馬股份主業之一東原地產邁進房企50強,第三業務迪馬產發也正式啟動并獨立,一切發展似乎都很順利。

直到遇上2021年的地產行業寒冬,迪馬股份銷售下滑、業績虧損,公司也被卷入一宗又一宗案件中。

頂著“重慶首家上市民營企業”光環的迪馬股份,要如何應對眼下債務難題?

近1年被訴、仲裁總額5.57億元

迪馬股份依靠做專用車起家,目前旗下包括三大業務板塊:工業、地產和產發。

9月18日,迪馬股份公告了當前涉訴(仲裁)情況,近12個月新增訴訟、仲裁共計594筆,涉及金額8.62億元。

具體來看,迪馬股份的案件主要發生在地產業務版塊。在全部案件中,案由為建設工程施工/采購合同糾紛、權益糾紛、商品房買賣/租賃合同糾紛的涉訴金額分別位列前三。

其中包括主動訴訟、仲裁總額3.05億元,被動訴訟、仲裁總額5.57億元。

來源:迪馬股份公告

2021年下半年起,因未支付建設工程款、采購貨款、成交傭金等,迪馬股份旗下公司曾被多家施工方、供貨方、地產經紀公司等起訴。原告中既有正太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粵晟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小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方公司,也有如重慶泰之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樣的自家企業。

目前,以上訴訟部分已結案。截至2022年9月14日,迪馬股份累計已結訴訟、仲裁案件金額為3.14億元,占比約為36.43%

對于正在進行中的案件,迪馬股份表示,正按照法律約定推進中,目前無法準確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被訴案件的頻發意味著迪馬股份在流動性方面出現壓力,而這從公司近期財報也可以得到證實。

2021年,迪馬股份的營業收入為204.63億元,同比下降3.8%;凈利潤為-19.18億元。這是其上市20年來首次虧損,其中對房地產存貨和應收款計提的21.12億元的減值損失是其業績驟降的主要原因。

進入2022年,迪馬股份雖然營收、凈利潤均實現了正向增長,但仍面臨著不小的償債壓力。

今年上半年,迪馬股份實現營收102.19億元,同比增長63.99%;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76.78%。

期內,迪馬股份短期借款及1 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約為73.5億元,同期公司的現金及等價物為40.58億元,短期償債方面仍有一定缺口。

來源:迪馬股份半年報

在此背景下,迪馬股份近期出售了部分資產。9月9日,工商信息顯示,東原地產已經轉讓其持有的徐州綠水置業有限公司51%股權,由中融國際信托接盤。

對于資金問題,在9月初召開的業績會上,羅韶穎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正常,流動性風險可控,正在不斷加速項目去化,確保銷售回款目標實現。后續集團將繼續合理規劃項目運營節奏,強化現金流管控,并繼續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保障持續的融資能力。“公司正在積極通過多方面努力進一步提高財務穩健性。”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分析,從中期財報來看,短期內公司面臨著流動性壓力,這也是近期迪馬股份頻頻發生訴訟、仲裁等負面新聞的重要原因。對于迪馬股份來說,這類訴訟事件會降低資本市場對其的信賴度,損害品牌形象,進而對企業融資等產生負面影響。

地產遇阻,“產發”遞補?

迪馬股份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創始人兼實控人是哥哥羅韶宇,掌權人是妹妹羅韶穎。

1998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后,羅韶穎最初并未在家族企業工作,先后做了國泰證券投資銀行部項目主辦、華夏證券投資銀行部業務董事。直到2003年,她才被哥哥羅韶宇召回重慶,隨即于2004年轉入東原地產。

至此,羅韶穎開啟了其長達18年的地產生涯。

對于房地產領域,羅韶穎毫不掩飾她的野心,并在2018年提出三年沖千億,更是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要“保三爭二”。

“東原的目標一直沒有變,即保住前三十的位置,同時努力爭取前二十。”2020年9月,羅韶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在她看來,地產還是要爬到那個山頂,到那個高度才安全。

羅韶穎的擔憂不無道理,在迪馬股份的整體營收中,地產業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0年,在迪馬股份209.74億元的總營收中,房地產業及物業服務的營收為195.77億元,占比高達93.34%。

進入2021年,羅韶穎的一系列舉措更加凸顯了地產業務在集團中的重要地位。

2021年3月,羅韶穎同時提名何虎、張愛明、陳涵為迪馬股份副總裁,并兼任東原地產副總裁。同期,迪馬股份還宣布2021年拿地計劃:將投入不超過300億元獲取土地儲備。

一向積極樂觀的羅韶穎或許很難預料到,很快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拐點,求穩將成為下半場的主旋律。

2021年,追求規模的迪馬股份遭遇了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凈利潤為-19.18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0.76億元。

在迪馬股份2022年的新春年會上,東原地產表示,集團正艱難穿行于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周期中。

羅韶穎表示,地產行業就像一個人,現在正在經歷他的中年危機。“再傳統的生意,哪怕過去熟得不能再熟的事情,可能得找新的方法去做。而一些新的行業也同時正在野蠻生長,快速崛起、震蕩。沒有人能夠保證一次過就順利找對新的路。

來源:迪馬股份公告

探索新路的迪馬股份在今年也進行了管理團隊的調整。先是2022年5月,副總裁張愛明正式從該職位上離任;再到今年8月,副總裁何虎也宣布辭職。至此,羅韶穎去年提名的三位新高管僅剩下陳涵一位。

“企業高管變動主要為個人發展要求,與公司業務發展及戰略規劃無關。”迪馬股份介紹。

不過,在兩位高管退場的期間,迪馬產發聯合創始人、CEO王磊則拿下接力棒,成為迪馬股份新的副總裁。

迪馬產發是迪馬股份自2019年獨立的新業務孵化平臺,既有從原有地產、工業衍生出來的新業務產業社區、醫療康養等,也有如文體娛樂等全新獨立業務線。截至2021年,已經形成迪馬創智、迪馬常青社、迪馬數科三大業務板塊。

“未來,迪馬產發將持續依托兩大主營業務的核心技術與資源優勢,做好迪馬股份產業發展投資的“第三核”。”這是迪馬股份對產發業務的期待。

陳霄表示,迪馬股份在雙主業之外,積極發展新的增長曲線,實現多領域和多業態組合,能對企業未來業績增長以及長遠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羅氏兄妹的困境

不同于妹妹羅韶穎多年主要深耕地產領域,羅韶宇在資本市場則有著更多的故事。

1997年,39歲的羅韶宇從當時的一份分析報告中獲悉,未來五年金融系統對防彈運鈔車的新增需求量將大幅增加。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羅韶宇成立了重慶中奇公司,即迪馬股份的前身。

1998年,羅韶宇攜手江蘇江動集團創建第二家公司東銀控股。

事實上,江蘇江動集團和羅韶宇之間有著頗多互動。此前,江蘇江動集團曾是東銀控股第二大股東,其子公司江動科技也曾是迪馬股份第二大股東。2002年,東銀控股和子公司合計收購江蘇江動集團100%股權,羅韶宇正式成為江蘇江動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來源:智慧農業半年報

通過此次收購,羅韶宇還收獲了其名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江淮動力(000816.SZ,現智慧農業)。

此后,羅韶宇在資本市場多次出手,并將業務拓展到了高新技術、礦產能源、農業、餐飲等多個產業。

截至目前,羅韶宇旗下共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A股上市的迪馬股份、智慧農業和港股上市的東銀國際(0668.HK)、東原仁知服務(2352.HK),四家資產總值約為913.37億元。

面對迪馬股份的當前處境,羅韶宇的多元版圖能否相助呢?

事實上,作為迪馬股份的大股東,羅韶宇實控的東銀控股當前日子并不好過。自2017年陷入債務違約后,其正在債務重組的道路上艱難前行。8月12日,迪馬股份曾披露,大股東東銀控股所持有全部公司股份已被司法輪候凍結。

此外,從半年報來看,另外三家上市公司則各有著不同的業績表現。

其中,東銀國際、智慧農業的上半年營收分別為0.55億元、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52%、46.57%;凈利潤分別為0.12億元、0.2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9.23%、15.87%。

對此,東銀國際表示,因疫情及房地產行業政策變化等,市場對花卉及植物的需求減少,使得公司上半年收益下降。

智慧農業則提到,上半年公司面臨著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需求疲軟、國際海運發貨困難,以及客戶調整等諸多困難,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相比之下,物業公司東原仁知服務表現尚可,營收、利潤均實現了正向增長,但對地產公司也較為依賴。

截至2022年6月底,東原仁知服務源自迪馬集團及聯屬公司的物業管理收入分別為1.82億元和0.2億元,約占其物業管理服務總收入的55.07%。

整體來看,雖然當前羅韶宇實控多家上市公司,但從業務表現來看,各家公司當前的發力重點仍在業務拓展及轉型升級等方面,自身業績水平尚有提升空間,因此對迪馬股份恐怕愛莫能助。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在迪馬股份遇到債務難題的當下,羅氏兄妹能依靠東銀國際、智慧農業來為迪馬股份回血顯然不太現實。因此在羅韶宇實控的資產版圖中,為解決迪馬股份的流動性壓力,似乎也只能以東原仁知服務的戰略性出售來作為騰挪空間了。

您覺得羅氏兄妹誰會率先走出困境呢?歡迎評論區聊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防城港市| 宜兴市| 甘肃省| 南投县| 开原市| 和硕县| 板桥市| 武强县| 南丹县| 莲花县| 灵璧县| 台湾省| 龙南县| 罗源县| 涡阳县| 集安市| 红桥区| 花莲市| 织金县| 仙桃市| 静安区| 广西| 沙雅县| 田林县| 信阳市| 镶黄旗| 克拉玛依市| 永丰县| 武定县| 云霄县| 威宁| 德阳市| 新蔡县| 宣化县| 黔西县| 山西省| 靖安县| 贵阳市| 榆中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