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間秘探 朱好好
浩瀚星空,余暉落日,海浪與沙。或許,每個人的腦海里都鎖著一幅畫,這幅畫有關于理想,有關于自由,有關于鮮衣怒馬執劍天涯的俠氣。當夕陽西下,這幅畫卷便伴隨著星光閃爍,白熾燈亮了,星光也便熄了。但是,人們對于自由向往永遠不會消亡,于是,在這之間,酒店成為了重要的紐帶。當人們背起行囊時,酒店便成為他們歇宿飲食的重要場所,旅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酒店,從而獲得幸福感,而酒店之于城市,更是一張承載歷史的名片。
隨著本土酒店業的發展,酒店品牌的定位不斷多樣化,風格呈現多元之勢,以更深入地展現自己的品牌調性及理念。比如傳遞東方生活理念的中式風格,被進一步以當代視角再次開發;而國賓館類酒店又以悉心呵護傳統的心懷,更新迭代;也有品牌將跨洋的地中海風情在城市空間中傾力呈現;還有看似寡欲的侘寂美學,以對生活的領悟為基底,傳遞自然的原力……
如此,本文將對7種酒店風格進行歸納闡述,用19個國內外案例表現各類風格的特色及文化傳達角度,希望在酒店業風格分化全盛時期,我們在尋覓“風格正確式”這條路上帶來新的啟發。
01 新國風,東方生活理念
清風拂柳,晚照映空,瞬息之間,日月入懷,趟過傳統文化復興新時期的徘徊與紛亂,中國設計表達終歸于本土土壤之上邁向新的設計進程。新國風不僅僅是審美流行,更是專屬于傳統與現代相擁的東方浪漫,其風格在酒店空間的呈現,往往雅致含蓄、端莊豐華之美,例如精雕細琢的門楣、望景成畫的窗欞,它的美學魅力在于激發起了沉淀在國人堅定的文化自信之中、東方生活理念里。
新國風近年來廣受歡迎,其最大的特色是它更加當代,更貼近當代審美和生活,兼容性及可發揮性強,它不一定嫁接于古建筑或傳統空間,全新空間也可以詮釋得深入得體,因此,受到不少東方生活理念出發的連鎖酒店的風格青睞。
比如希爾頓逸林酒店,以其旗下江蘇鹽城大洋灣希爾頓逸林酒店為例,就將雅致古樸的新國風美學演繹得頗為精彩。大洋灣希爾頓逸林酒店坐落于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大洋灣景區內,室內設計將大洋灣內的古建筑與濕地景觀融合,盎然生機呼之欲出,點亮江南水鄉的溫婉清亮。亦古亦今的造景手法既保留了徽派建筑的輕盈細膩,也彰顯了歷史傳承的厚重底蘊。
從酒店大堂巧妙融合的天井設計,到融入江南地區重巒疊嶂特征的宴會廳,再到中餐廳“七彩鹽田”的獨特景觀,穿過清雅靜謐的走廊,進入伴隨著線條流動的舒緩私享空間,最后到專屬陽臺,一路上的景致仿佛都伴隨著月洞門、門窗青瓦、山庭水院鮮活起來,一呼一吸的清美,都在這水榭樓閣之間落筆生花。
再比如藝龍海系列的產品,同樣是詮釋了中式的雅致,其中,海怡酒店倡導“以舊寓新”的價值理念在現代建筑中打造蘊含中式理想的旅途居所,其空間用以中國傳統色系進行點綴,融合了對于海洋的解讀,綜合呈現了具備文化親和及當代思考的美學表達。
此外值得一體的是剛開業不久的蘇州金普頓竹輝酒店,為我們呈現出一幅如詩如畫的蘇式園林畫卷。酒店設計借鑒蘇式園林及運河特色,傳承老竹輝飯店歷史情懷。建筑及空間講究虛實共生之美,粉墻黛瓦、亭臺水榭,朱紅雕窗、山水縈繞,集清幽秀美、古樸雅致于一體,落日余暉中,展現出溫潤柔和的古典美意趣。
新國風美學的妙處在于,它抓住了那些上下五千年都沒有變更的中式美學元素及準則,追尋中式雅韻,是對一種“情境”的創建,讓人們從喧鬧紛雜的世界歸來,可以回到靜雅當中,收錄一份生活智慧,感受季節變遷,追尋時光輪轉的機緣,樂享城市雅生活。
古雅中式,悟中式智慧,品文化沁香
一步一景,景隨身行,形與神俱,可觀日月。這是古雅中式的美,含蓄婉約、精美且又大氣磅礴,有文化積淀而成的厚重與沉穩,其中可品設計的巧思以及日常生活的智慧。中式,是良善之下的錚錚傲骨,是淡泊之下的寬懷濟世,是觸底而至的蓬勃生命力,古雅中式是集結風水節氣與思辨力的產物。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古雅中式仍具備傳承價值與無限魅力。古雅之古風,蘊含著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文化秀美,以及工匠精神,體現文化的厚重,生活的輕盈,這便是傳統中式的永恒魅力。
很多人覺得傳統風格不再流行,不認同便逐步疏離,冠以“新”字便更好接收,比如新中式,新國風,事實上,我們完全不必拘泥于新舊,新爾后有更新,大大方方擁抱中式,是心態開放理念新穎的準確體現,且很多風格會在適宜自己的領域自成一派。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古雅中式風格在國賓館、精品酒店及文旅目的地酒店中被傳承得格外精彩。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這是屬于蘭亭的描述,也是蘭亭安麓的自我敘述——這所被評為“中國極美避世酒店”的世外桃源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延伸了中正布局,與自然景觀相連,貼合了中國“天人合一”思想。邁入堂中,移步換景,和諧莊重的色彩搭配透出山水林木的禪意,光影交織而成的畫卷點綴了工匠的巧心,細致入微的雕刻勾勒了石木的生命——莊重之間,生機盎然。
從餐廳、水療中心、圖書屋、有機菜園到客房,成都青城山六善酒店的中國傳統元素貫穿其中:手工鑲嵌于天花板上的竹條構建繁星點點的童話世界,旋轉造型的天棚呼應道家無始無終思想,屋頂吊燈融入道珠,招牌水療融入道家空心養生法,有機蔬菜種植還原田園風貌,錦囊銅版巧思回溯古時時光——這是屬于酒店的慢生活,也是中式禪意棲居的極致詮釋。
此外,曾細致入微探訪過杭州的新新飯店、大華飯店、羅萊夏朵·湖邊邨,都是生于歷史老宅之中,這些城市“精品”已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風格傳承蘊含一座建筑的使命,即便在做配置的更新,也依然自身文化時時追溯,真正踐行著“潮流易逝風格”永存的美學堅持。
現代主義侘寂風,純粹、簡約的生活美學哲思
“以素為美,以簡為美,以枯為美,以寂為美,以小為美,以缺為美,以真為美”是侘寂之核心,簡潔卻不單調的生活理念將“斷舍離”發揮極致,個中蘊含的寂美學哲學觀與唐宋時期詩詞般的清冷意境、水墨畫中的蒼涼孤寂不謀而合。在“未竟”的風格表達里,仿佛能夠窺見時間流淌的痕跡,遺世而獨立,斑駁而從容。
自然奢酒店的興起,使得侘寂風在酒店空間的落地得以真正實現,原始、粗獷、素簡的風格,體現了一種自由與灑脫,同時導向包容和試錯,設計在追求自然原味中不斷向“侘寂”趨近,其中蘊含對奢侈的另一種理解和再造,也是對“貧瘠、不完美”之物的理解與欣賞。
位于云南升平鎮霧濃頂村的既下山·梅里酒店,是雪山環繞的棲居之地,山峰間穿梭的寂靜,漫天星光的璀璨,遠處零星燈火的低語,日照金山的光華,四方石砌建筑的孤傲,熱氣騰騰的酥油茶,殘缺的枯枝,抽象的畫作,折射在金頂上的日光,圍爐談話的溫馨,框進落地窗里的畫卷。這是專屬于酒店的浪漫,也是侘寂之美的自然詮釋。
若既下山·梅里酒店是對雪山空幻侘寂的詮釋,Kalesma酒店便是對島嶼自由侘寂的注解。
Kalesma酒店坐落希臘的米克諾斯島上,擁有愛琴海的神秘景色,光影交錯之間,是對悠閑島嶼生活的重塑。小島干旱的巖石景觀與大海悠遠壯闊遙相呼應,清潤的景色與不加修飾的屋頂、斑駁粗造的地面和木質家具相碰撞,希臘的寧靜、純凈也在古樸悠然的設計里煥發出別樣的生命力。
“侘寂”寂的是繁雜物欲,歡騰著的卻是與精神寧靜相擁相離的自然生機,窗外的景致與光線成為了療愈的重要條件。位于希臘克里特島的第二大城市哈尼亞Casa Cook Chania酒店為保證每個客房都能享受到最美的景色,將106個房間高低錯落開來,如同積木一般,配合原木的色彩,寂然之中又帶上了一絲童趣。
酒店房間內部線條更偏向于硬朗,藤條編織而成的門飾與亞麻材質家具相得益彰,卻又在透過落地窗的陽光照耀下露出了希臘田園風情的閑適與自在,此刻侘寂大抵已經融化在了隨風而來的林木低吟之中了吧。
在粗礪的巖石與沙丘之間,那里有愉悅的浪花、和平的砂土、任性的黃色花朵,這便是侘寂美學的魅力,它看似簡潔,卻不容復制,越是看起來在“貧瘠之處”,往往蘊含極為盛大的千變萬化。
摩登復古,復古潮思,循環美學的空間思辨
懷舊與復刻,恰到好處的質感浸染疊復空間——這可以是復古潮思的一種概括。起源于19世紀繼古典主義建筑之后,在歐洲和美國盛行的復古主義建筑,是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考古熱和風格意識在學術界引起的復古之風的反映。如同其文化底色一般,極具特色的復古風格極易形成印象深刻的視覺掠奪,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一場視覺盛宴。
摩登復古是時髦人士所愛,越來越多精品酒店在不設限的混合風格中展露摩登復古氣質,這是一種集結復古色系、時尚家具、文化衍生品、藝術品味表達的風格展現,釋放經典美學在輪回中再現價值的思辨。在此,我們可看一些國外案例,以求更準確地捕捉這一風格的魅力。
加拿大多倫多皇后西的卡姆登和布蘭特街交匯處,Ace Hotel雀躍顧盼。
——紅磚綠植,冷杉地板,淺釉吧臺,色彩的碰撞令其復古風格體現的熱烈而又張揚,卻又在深色桌臺上沉靜了下來,賦予了一層厚重的歷史質感。
錯落有致的Alder餐廳空間像是正在流動的鋼琴鍵盤,傾瀉而出的音樂與沉陷的燒木銅元素交相呼應,暗示了場地曾作為“在1970和1980年代多倫多的藝術和音樂場景的中心”。
住宿空間被一面可以“窺探”城市生活的角部窗戶點亮,又在溫馨布局中平添了一絲“秘密”私享感,而房間內懸掛的多倫多藝術家作品尤為烘染了“城市藝術家”獨特氛圍。
一旦奢華色彩的搭配把握失衡,便會或落入繁雜,或落入俗套,位于洛杉磯市中心的Proper Hotel在這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酒店展現了極致的奢華與浪漫,入口處繁瑣復雜的大理石圖紋雕刻與繽紛的色彩錯落又相呼應,走廊兩側的熱帶植物一字排開,以其熱烈的生命力擁抱每一個進門的顧客,仿佛只是站著,什么也不做,便已聽見了萬花盛開的浩蕩。
超過上百種不同的精心手繪設計的瓷磚,以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和摩洛哥為設計背景的復古家具與地毯被傳統工藝手法細致串聯,陽光與燈光透過壁畫和彩繪玻璃,呈現出繽紛而又奢華的光感。
比起酒店廳堂繁而不亂的奢華高級感,客房的藝術張力顯然溫馨沉穩了許多, 明黃色、復古綠主調配合著恰到好處盆景,奢華與愜意成就了完美體驗。
而設計靈感來自于巴黎的英國紐約The Talbot Malton則以人字形木質地板、飛檐和黃銅配件為特色,復古、獨特而又浪漫,酒店內提供本地特色小食的咖啡館、回歸閑適趣致的酒吧與廳堂里的爐火輝映,光是看著,心底便已騰升起暖意,這大抵也是其存在的意義之一。
浪漫海洋格調,慵懶時光的精神格調
慵懶的午后時光,陽光有些灼熱,微風帶來星星點點海浪的氣息,入目盡是柔和與遼闊,心情在一剎那變得鮮活而又明亮,歷經浩劫與蕭條的地中海建筑風格終究在歲月打磨下煥發出更具質感的熱烈生機,這是獨屬于地中海的慵懶卻熱烈擁抱生命的精神格調。
海洋是都市人的精神歸宿,海洋元素被越來越多的品牌所關注,但要將浪漫海濱風情詮釋到位,卻并不容易,但也仍然不妨礙我們將這種地中海風情加以追溯。
突尼斯融匯著古今文化,從迦太基的廢墟之美到奧斯曼突尼斯現代都市繁華之美。從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到地中海閃閃發光的藍色水域與金色沙灘,是旅程的完美之地。位于北非突尼斯ClubMed,從遠處望去,宛若避世。白色是這里的主題,日光橙開啟明媚的每一日。
HOMERIC POEMS位于希臘圣托里尼島的菲羅斯蒂芬妮陡峭的火山口邊緣,酒店如同是時間間隙里的奇異空間,靈感來源于海上航行的倒流時光,建筑外墻傳統圣托里尼建筑黑色的巖石建造而成,透過陽臺,火山一覽無余。
室內裝飾多用航海元素,航海地圖、指南針、雙筒望遠鏡和書籍烘托出遠洋冒險的精神內核;青銅、木材、繩子、皮革、茅草與紡織品映射海軍傳統。海洋、火山、航船,元素帶來的動靜交錯卻格外和諧,這或許也是HOMERIC POEMS獨有的慵懶激昂之美。
奢華工業風,建筑重生
19世紀末,歐洲工業家具潮流伴隨這埃菲爾鐵塔興起,在二戰后美國制造業發展之時日趨成熟,至20世紀90年代,新一代嬉皮士把大量時間放在餐廳、咖啡館、工作室之中,工業風審美取向真正開始流行。如今,奢華工業風中神秘與典雅、冷色與輕盈碰撞,融合創造而出的多層次變化仍給予了人們視覺上的沖擊與享受,給予了建筑骨骼的重塑。
工業風在城市更新視角下成為極好的歷史建筑再更新的解決方案,其難度并不在于一種風格的呈現,而是如何在已經足夠富有歷史沉淀的建筑設施中創造出全新的空間,如何在對工業遺存充分尊重的同時為其賦予新的語境。
而作為酒店,這一風格也在不斷的落地探討中實現對舒適性、精致度上的進一步考量。
萬豪國際在其官方公眾號對南京珺懋酒店傲途格精選的設計做出了這樣的表述:“新舊反差,輕重并舉”,用新的結構、用輕的結構,和歷史形成反差,形成對話,并和自然融合,這一理念定義了這一建筑群,也賦予了這家傲途格品牌之魂:用美麗的材質和造型,鏈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南京珺懋酒店傲途格精選坐落于園博園百年水泥廠舊址,本地獨特的自然地貌與歷史背景成就了珺懋酒店工業與人文的自然對話。
為了讓酒店“越來越輕,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跟自然融合”,酒店將新型建筑嵌入了舊水泥廠遺存之中,新中有舊、舊中有新,處處可見自然之美,庭院中綠植叢叢,長廊外綠竹森森,屋頂上極具盆景之美的蒼松迎風搖曳,又體現了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對話。屋頂是大片方形玻璃穹頂,自然光線傾瀉而下;整座大堂就如同天光照耀下的石殿。
café, lounge和酒吧融為一體的“休閑宮殿”,展現了厚重的工業風。這是一座上下兩層的重金屬構筑的空間,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域,café區域明暗交錯的黃銅光澤,器械裝置上閃爍的銹斑暗紋,在燈光和自然光下漾出迷幻氛圍。lounge區域隨性混搭的家具組合,如同一塊塊油畫的調色板,為這個水泥金屬空間添加了多維度的色彩、溫度、線條和想象力。
南京珺懋酒店予人極為強烈而震撼的視覺沖擊,足以引發一翻追問、一場“癡迷”、一次審美的覺醒。
另外,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Copenhagen Gate酒店在工業風硬朗線條之上,觸摸城市、感受文化,將碼頭觀看風帆和船只時的風景中的顏色提取融入進室內設計當中,結合本地商品中的琥珀色和火山石的黑色,以波浪的形式,鋪陳在室內公共空間內,給予人們歸途般的安全感。
對于客房設計,Copenhagen Gate更像是將其視為了一幅畫作,抽象的色塊活躍了工業風硬朗底色,溫暖而又獨特。
詩意自然風,自然之詩,原生之力
風掠過陽光,暖意彌漫;樹影掠過土壤,剪影雕琢;溪流掠過倒影,激蕩起陣陣漣漪;薄霧越過山峰,潘多拉的寶盒正在開啟。屬于自然的故事,在呼嘯而過的風里,在奔騰而去的瀑布里,在流浪天涯的蒲公英種子里,在未曾被框住自由的靈魂里。描繪自然詩意的建筑,是對自然原生之力的敬重與詮釋。
去森林、去原野,去到世界的盡頭……旅行者的腳步走到哪里,酒店從不自甘落伍。隨著小眾旅游的興起,進駐自然之境,為新一代旅行者打造詩意的理想生活體驗,成為不少品牌追逐的目標。詩意自然的風格,往往彰顯自然、樸實,卻蘊含另一種奢享與華麗。
坐落于云南省彌勒市東風韻藝術小鎮內的彌勒東風韻美憬閣精選酒店,項目建筑在國內知名藝術家羅旭“拙、樸、真”的原生創意下完成,建筑形體圓潤,敦厚樸實,像是經過了時間的沖刷洗禮。
室內設計基于建筑去“現代性”、去“工業化”的本土設計思考,以在地鄉土文化體驗創作結合,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酒店仰首凝視蒼穹,河流貼合在它圓潤的身軀兩側靜靜流淌,沖刷而成的痕跡斑駁自在,仿佛它已在這片紅土地上沉寂千年,參透了寂寥的浪漫。
酒店入口處“到達亭”呈開口圓碗形狀,配合著環繞的曲面墻回聲蕩漾,傾瀉而下的日光光影流離,變幻著節奏演繹自娛自樂的圓舞曲;延續了當地自然古樸材質的室內設計簡約卻不簡單,充滿力量感的雕塑風格交融了原生自然氣韻,與周邊綠植映照出蓬勃的生命力;當地特有的工藝品在“見光不見燈”的光影藝術中呈現出別樣生機,靜靜等待著游客們的獨特解讀。
不得不提的是,落址于浙江省唯一的百年林場——杭州城西長樂林場內的不是居·林療愈系度假酒店,它呈現另一種充滿詩意的“治愈時光”。穿梭于樹木之間,蝶狀外觀設計如水流一般貼合地勢變化,順勢將自然景觀引入窗鏡,流暢而又自在。
客房設計回歸于“庇護所”概念之中,38至68平方米的鋁殼小屋被安置于山林深處,以人的基本尺度為基準的房屋墻面和屋頂觸手可及,一墻之隔的自然與被留在屋內的樹木相連,保證了私密性的同時,也極盡野趣。
通體的木質材料提供了溫暖而舒適的建筑內襯,古樸的室內裝飾勾勒識心見性的禪意空間,實現了“身歸自然、靈歸心”的雙向回歸。
與不是居·林療愈系度假酒店同源項目——GoMars不是居火星未來空間,則融合自然營地+元宇宙的體驗模式,打造高度相似的火星模擬空間,提供另一種詩意體驗。據了解,其沉浸式外太空體驗中心也已在杭州正式營業;同時,全亞洲最為接近火星地表,冷湖火星營地,也將在明年三月開始運營。
詩意自然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但始終離不開自然的展現,——森林、湖泊、沙漠、星空,于旅行者而言,這便是“在路上”永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