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9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介紹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的防范化解相關風險工作進展時表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相較于3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的措辭更進一步。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銀監會此次表態意味著監管層將加速落實對居民合理購房及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的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在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撰文稱“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后不久,央行和銀保監會相繼出臺了限制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政策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房地產“去杠桿”步伐明顯加快。
在嚴監管之下,房地產市場迅速降溫,房地產行業也迎來了近二十年來最深的一次調整。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9萬億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個百分點。
“此次銀保監會表態措辭的變化表明監管層對于房地產去金融化去泡沫化的工作是滿意的,未來還將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以及合理滿足房地產市場融資需求。”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發給界面新聞的一份點評中寫道。
除了提到“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合理滿足房地產市場融資需求,穩妥處置恒大等部分頭部房企風險。
李宇嘉表示:“銀保監會提到完善長效機制,說明長效機制已經建立起來,之后要完善,而不是退出。比如對熱點城市的調控、限購等政策已經是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同時,對于房地產,不管是企業端還是居民端,合理的融資需求是行業正常發展的訴求,也是保持房地產去金融和泡沫必須要做的工作。”
“只有這樣行業才能相對穩定,不至于因為去金融、去泡沫導致房地產的大起大落,同時也能讓需求端保持一定的溫度。”他說。
植信投資研究院研究員馬泓表示,總的來看,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總體狀況仍然偏緊,受制于銷售不暢、資產負債率偏高以及現金流偏緊等問題,為了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有必要對有條件的、資質相對優良的房企給予合理的資金支持。
“此番有關監管層人員的表態,可能為年底適度擴大對房企融資便利提供了一些線索,房地產政策可能進一步釋放維穩信號。”他說。
申萬宏源證券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未來或有更多政策空間聚焦穩定房企融資,保交樓優先度進一步提升,地產投資、竣工有望止跌企穩,小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