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全國道路客運預計發送旅客2.1億人次
交通運輸部9月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舒馳介紹,國慶節假期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計7天,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具體免費通行時段為10月1日0時至10月7日24時。交通運輸部預測,國慶節假期,全國道路客運預計發送旅客2.1億人次,較2021年同期下降約三成。全國水路預計發送總量720萬人次,較2021年同期上升約16%。公眾出行主要以旅游、探親為主,省內中短途出行占比較大,跨省長距離出行較往年減少,小客車自駕游、周邊游比例相對較高,大中城市周邊公路網高峰時段會出現局部擁堵,通行壓力較大。
公安部:國慶假期私家小客車肇事死亡占比為41.7%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9月28日消息,近日,公安部對近五年國慶假期道路交通事故進行了分析,并向社會公眾發出道路交通安全預警提示。從近五年國慶假期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假期中段交通事故風險突出。假期第三天和第四天較大事故起數合計占假期總數的30.4%,17-20時事故死亡多發,占22.9%。二是高速公路多車相撞事故突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3輛車以上相撞事故死亡占24.4%,較平日高出5.6個百分點。三是國省道交通事故中,無證駕駛肇事死亡最多,占8.8%,其次超速行駛、不禮讓行人、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肇事死亡占比均超過5%。四是農村道路車輛單方事故突出。農村道路事故中,車輛單方事故死亡占總數的16.2%。五是私家小客車肇事死亡占比為41.7%,明顯高于平日,事故主要原因包括不禮讓行人、超速行駛、酒駕醉駕肇事,且肇事占比呈上升態勢。
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都已開展預約診療服務
國家衛健委9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都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有超過4800家醫院能夠提供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另外,有2000多家醫院提供多學科診療的服務模式,多學科診療主要解決就是疑難危重疾病,解決診斷難的問題,確定最佳治療方案。同時,全國接近60%的三級公立醫院,還有36%的二級公立醫院都開展了日間手術,日間手術國家一級推薦的目錄超過了700項,通過日間手術模式,我國有效緩解了手術難問題。
農業農村部:今年糧食產量有把握實現1.3萬億斤目標
9月28日,國家發改委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糧食產量有把握實現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曾衍德介紹,今年糧食生產經歷了多重考驗,成績來之不易。首先是經受了嚴重自然災害考驗,克服去年罕見秋雨秋汛、今夏長江流域局部嚴重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影響。二是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各地及時打通堵點卡點,不誤農時抓好糧食生產。三是經受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穩定了種糧農民收益。
國家文物局通報“考古中國”四個重大項目考古進展
9月28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通報,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成果不斷涌現。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新發現1具古人類頭骨化石,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為探討直立人演化及其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證據。云南昆明河泊所遺址發現漢代建筑遺跡,出土大量封泥、簡牘,為尋找西漢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線索,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河南開封州橋與汴河遺址是唐宋至明清時期開封城市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對研究北宋東京城的結構布局、大運河歷史文化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對保護傳承黃河文化、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浙江溫州古港遺址發現了古城水、陸城門建筑遺跡和碼頭、道路、棧道、干欄式建筑、水井等遺跡,規模龐大、體系完整、內涵豐富,生動再現了宋元時期溫州港的繁榮景象,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國家發改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8.9%
國家發改委9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進展情況。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實施五年來,鄉村生態展現新氣象,農村民生躍上新水平。五年來,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化肥農藥施用量多年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村容村貌顯著提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保護制度不斷健全。農村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提速建設、提檔升級。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4%。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不斷提高。2017—202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8.9%,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縮小到2.5。
銀保監會: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人身險占六成以上
銀保監會9月28日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第二季度共接收并轉送保險消費投訴28554件。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0051件,占投訴總量的35.20%;人身保險公司18503件,占投訴總量的64.80%。其中,財產保險公司涉及理賠糾紛投訴7808件,占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77.68%;銷售糾紛投訴822件,占比8.18%。財產保險公司涉及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4324件,占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43.02%。人身保險公司涉及銷售糾紛投訴9613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51.95%;退保糾紛投訴5011件,占比27.08%。人身保險公司涉及普通人壽保險糾紛投訴8101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43.78%;疾病保險糾紛投訴4182件,占比22.60%。
交通運輸部:1-8月貨運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1.7%
交通運輸部9月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舒馳介紹,今年1-8月,全社會貨運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1.7%。其中,鐵路貨物發送量、公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郵政快遞業務量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8.1%、11.2%、10.1%和83.5%。重點樞紐全面復工達產,9月8日,上海港集裝箱日吞吐量首次突破16萬標準箱,浦東機場、白云機場等貨郵吞吐量較5月初增長82.7%和38.1%。舒馳表示,當前,交通物流保通保暢仍處于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階段。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發揮好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保通保暢、安全生產等工作,全力保障交通物流安全穩定運行,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基礎支撐。
央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支持制造業等領域
據央行網站9月2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的決策部署,增加制造業和服務業現實需求、提振市場信心,人民銀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專項支持金融機構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金融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本金100%提供資金支持。
央行等部門印發三地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
據央行網站9月28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探索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經國務院同意,近日,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證監會和鄉村振興局向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陜西省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聯合銀保監會、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證監會和鄉村振興局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浙江省麗水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
兩部門:藥品案件要嚴格執行“處罰到人”規定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9月28日消息,日前,國家藥監局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案件查辦工作的意見》。《意見》強調,要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積極排查案件線索,規范案件調查取證程序,嚴格行政處罰實施,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持續提升案件查辦工作效能。《意見》要求,嚴格執行違法行為“處罰到人”規定,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全面統籌重大案件風險防控,穩步推進案件查辦信息公開,及時采取有效風險控制措施,全面提高執法透明度、規范度和公信力。
商務部等7部門新設8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
據商務部網站9月28日消息,近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外貿新業態,培育增長新動能,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函》,新設了8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新設試點分別是:天津王蘭莊國際商貿城、河北唐山國際商貿交易中心、吉林琿春東北亞國際商品城、黑龍江綏芬河市青云市場、江西景德鎮陶瓷交易市場、重慶市大足龍水五金市場、新疆阿拉山口亞歐商品城、新疆烏魯木齊邊疆賓館商貿市場。
2022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發布:職業數達到1639個
9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任吳禮舵介紹,近幾年來,我國陸續頒布了74個新職業,這次修訂過程中把新頒布的74個職業納入到了大典當中。同時,圍繞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綠色經濟、依法治國、鄉村振興等國家重點戰略,修訂把工業機器人操作員和運維人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和農業經理人等都納入大典當中。經過這些調整之后,與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類不變的情況下,新版大典凈增了158個新的職業,現在職業數達到1639個。
生態環境部:十年來發布各類生態環境標準1217項
9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到10年時間(2012年11月8日-2022年9月9日),國家發布各類生態環境標準1217項,占50年生態環境標準累計總數的44%;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備案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265項,占50年累計總數的77%。我國生態環境標準工作實現了“三個”前所未有,即標準體系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環境質量標準的引領作用前所未有,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倒逼作用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