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數據稱,9月,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持續發揮效能,加之高溫天氣影響消退,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暖,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至50.1%,時隔兩個月重返榮枯線上方。
9月制造業PMI表現遠超預期。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采集的7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9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8%。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界面新聞表示,9月制造業PMI繼續回升,一是得益于政策刺激,基建投資等需求端有所恢復,帶動工業生產回升。二是盡管高溫干旱天氣仍對工業生產有所影響,但高溫干旱區域縮小,對工業生產干擾減少。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PMI繼續回升代表宏觀經濟正在經歷一個從企穩到回升的過程。不過,樓市“金九”成色不足,銷量與8月相比變化不大,這意味著房地產投資和涉房消費仍會對經濟運行有一定拖累,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9月制造業PMI的反彈力度。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數據時指出,9月份,制造業進入傳統旺季,生產指數升至51.5%,高于上月1.7個百分點,重新回到臨界點以上,制造業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
從行業情況看,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醫藥、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通用設備制造等行業生產指數均升至54.0%及以上,企業產能較快釋放。同時,為滿足生產需要,企業原材料采購力度加大,采購量指數升至50.2%,制造業市場活躍度有所上升。
大、中、小型企業景氣水平均有所回升。大型企業PMI為51.1%,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持續改善;小型企業PMI為48.3%,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景氣水平由降轉升。
分析師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制造業景氣度有望處于擴張區間,但需要對出口放緩以及房地產行業疲弱可能對PMI產生的沖擊保持高度關注。
伍超明指出,接下來幾個月,前期政策將進入落地顯效期,基建投資、消費等需求指標都有望繼續回升,這將對工業生產形成帶動作用。此外,能源等保供穩價政策也有利于制造業生產的穩定。
王青認為,如果疫情不出現較大波動,四季度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都將處于擴張區間,這會帶動宏觀經濟逐步向正常增長水平靠攏。不過,他同時指出,受美歐貨幣政策收緊以及歐洲能源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減速態勢愈加明顯,這意味著四季度我國出口將面臨較大壓力,制造業供需兩端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徐天辰也表示,后續制造業可能受到來自國內外需求端的雙重擾動。“國內需求主要受制于房地產行業恢復較為緩慢,以及前期汽車消費政策可能對后續需求的透支。國外的最大風險則是美國等國維持快速加息,加速抑制需求。整體來看,對后續制造業PMI走勢不宜過度樂觀。”他說。
趙慶河表示,雖然本月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但從市場需求看,新訂單指數為49.8%,繼續位于收縮區間,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仍顯不振。
非制造業PMI方面,9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6%,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但擴張有所放緩。
其中,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48.9%,比上月回落3.0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統計局指出,生活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收縮區間,是本月服務業景氣回落的主要因素,零售、航空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低于45.0%,回落幅度較大。
建筑業則升至高位景氣區間,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高于上月3.7個百分點。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0%,是近4個月高點,表明近期出臺的盤活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建筑業生產活動擴張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