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
繼可轉債發行方案被否后,益生股份(002458.SZ)又馬不停蹄地拋出一份11.6億元的定增方案,誓要沿著種雞、種豬“雙輪驅動”的路走到底。
9月29日晚間,益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不超11.6億元,投入種豬養殖項目、種雞孵化場項目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發行對象為包含公司實控人曹積生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曹積生承諾認購此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比例不低于30%。
重點加碼種豬業務

界面新聞注意到,此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種豬養殖項目。其中,擬募集3.9億元用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益生種豬科技有限公司祖代種豬場建設項目,1.6億元用于山西3600頭能繁原種母豬場和100種公豬站項目,1.9億元用于威海益生種豬繁育有限公司新建豬場建設項目。此外,擬募集1.5億元用于利津益生種禽有限公司孵化場項目,2.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在益生股份看來,經歷了2021年低谷的生豬養殖行業將進入上行周期。自今年4月開始,生豬價格持續上揚,公司大力發展種豬產業,將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提高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
據悉,益生股份位于煙臺和黑龍江等地的原種豬場已投入使用,種豬產能將逐步釋放;位于黑龍江的祖代種豬場、位于山西等地的原種豬場正在建設中。

不過從益生股份的半年報來看,無論是雞收入還是豬收入,其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均繼續大幅下滑,其中豬收入的毛利率更是下滑162.76%。
不僅是益生股份,據同花順iFinD統計,上半年生豬養殖行業的10家上市公司,有9家處于虧損狀態。其中,虧損最多的是牧原股份,虧損金額達66.84億元,同比下滑170.16%。
在此背景下,益生股份仍然認為“豬周期”的拐點已到,稱此次募投項目實施有助于公司實現種雞、種豬“雙輪驅動”,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提高抵御風險和盈利的能力。
與此同時,益生股份還表示,公司所處的種禽畜養殖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對于資金投入的需求較大。隨著雞、豬養殖繁育規模不斷擴大及新建養殖場、孵化場、飼料廠的運營需求,公司需要更多流動資金以滿足運營資金的需求。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公司經營規模快速擴張所產生的營運資金缺口。
募資之路一波三折
公開資料顯示,益生股份總部位于山東煙臺,作為國內白羽肉雞行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是國內唯一擁有曾祖代白羽肉種雞的企業。同時,公司還是中國最大的祖代白羽肉種雞養殖企業,從事的業務在國內處于該產業鏈的頂端環節,是中國白羽肉雞產業鏈的源頭。
然而,經歷了2019年的“暴賺”行情之后,益生股份近年來的經營業績愈發慘淡,募資之路也頻頻遇阻。
就在兩個月前,益生股份宣布其可轉債發行申請未獲證監會核準。根據公司2021年10月披露的可轉債發行可行性分析報告,擬公開募集資金不超過10.4億元,用于投資4個種豬養殖項目,3個飼料生產項目和2個種雞孵化場項目。在隨后的修訂稿中,益生股份將募集資金總額縮減為8.9億元,種豬、種雞項目各被去掉一個。
與此次定增的初衷一樣,益生股份表示,擬通過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方式募集資金,實現公司種雞和種豬的雙輪驅動,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提高公司抵御風險和盈利的能力。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2年4月,益生股份就可轉債申請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項目審查二次反饋意見通知書,證監會指出,益生股份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比例占最近三年凈利潤的比例為104.54%。同時,公司長短借款金額從2019年末的0元上升至2020年末的8.74億元和2021年9月末的15.17億元,同期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的賬面金額也存在大幅上升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證監會要求益生股份說明借入資金進行大額資產投資的同時進行大額分紅的原因和合理性。
益生股份回應稱,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共計8.49億元,占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110.94%。綜合考慮公司當期的盈利規模、現金流狀況、發展階段及資金需求狀況,兼顧公司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和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后,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相關利潤分配方案。
益生股份強調,2020 年以來,公司根據雞豬行業周期的判斷和業務發展規劃等加大相關業務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投資等,形成較大資金缺口,需要增加借款滿足業務發展需求,由此導致報告期內長短借款金額以及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的賬面金額呈大幅上升的趨勢。因此,益生股份認為在借入資金進行大額資產投資的同時進行大額分紅具有其合理性。
此外,證監會還發現,益生股份與控股股東、參股企業間存在多筆資金拆借,要求其說明并披露相關關聯交易的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況及合規性。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益生股份與控股股東、參股企業間進行的部分資金拆借行為存在未及時履行決策程序或進行信息披露的情形。發行人內部決策機構已就該等情形進行了補充確認,該等情形未對發行人利益造成損害,不構成本次發行的實質性法律障礙。

對照上述可轉債方案中的投建項目,此次定增方案除了放棄了飼料生產項目外,種豬和種雞募資項目與之前幾乎完全一致。在擬投入的募集資金方面,只是黑龍江雙鴨山種豬場建設項目的投入規模較可轉債方案增加了1.0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推出可轉債方案的同一天,也就是2021年10月9日,益生股份宣布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籌劃新的再融資方案。理由是“根據當前市場環境變化,結合公司產融戰略、募投項目進程及調整融資方式等實際情況作出的決定”。
追溯益生股份2021年1月29日披露的該份定增預案,公司擬募資不超過15.70億元,用于養豬、養雞、飼料等業務布局。其中,養豬及飼料業務項目,擬使用募資在10億元左右,占比超過60%。
經過兩次募資計劃夭折,益生股份的“雙輪”能否靠此次定增轉起來,如今看來仍充滿未知。